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盐城:盐城中学上期末考试

江苏盐城:盐城中学上期末考试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36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毗.邻纰.漏考妣.蚍.蜉撼树B.蚊蚋.纳.闷木讷.方枘.圆凿C.泥淖.飞棹.悼.念绰绰..有余D.妯.娌甲胄.车轴.舳.舻千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戴罪立功融会贯通推崇倍至什锦开胃羹B.事必恭亲浮想联翩身败名裂外向形经济C.耳根清静不容置疑兵荒马乱城乡结合部D.待价而沽流芳百世平心而论海滨度假村3、下列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沙龙病重住院后,以色列各派力量纷纷使出重拳,加快权力争夺的步伐,一时间,朝野上下,闹得扬汤止沸....。

B.目前虽然全国各级机关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机关工作作风改革,但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C.一只发黑的藤编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就是舍不得扔掉,这是老年人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

D.舍甫琴科的三粒进球对已经连负两场的乌克兰队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等待他们的将是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4.下列各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数码媒体艺术,对于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

B.青灰色的方形地砖,原木色的一组藤椅依稀有些斑驳,客厅右侧那面墙边放置着的同样刻画着岁月痕迹的书橱,古气中渲染出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质。

C. 人们往往重视了语数外理化等基础课程,却常常与它们有密切关系的逻辑思维的训练擦肩而过。

D. 昨天,中国足协通过其官方网站,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对深化中国足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8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公布了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入选。

2005年11月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又成为继2001年、2003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同样付出了时间的代价。

三十年前(1972年),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遗产公约,当时主要指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简称物质遗产或有形遗产。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开始把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日程上来。

《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指出:“列入《名录》的必须是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

”围绕着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我们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如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皮影戏、面花等,还有南方的傩戏,苗族刺绣,藏族口传史诗《格萨尔》,蒙古长调,都蕴含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

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化时空含量的传统。

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一旦消失,是不可再生的。

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

中国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在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阂,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

5.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面临失传和正在失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总称。

B.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独特的传统杰出工艺及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

C.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遗产、活态文化、民间文化。

D.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有着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形态血脉相连。

6.对文中画横线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基因,具有鲜活的生命风采。

B.处于弱势边缘文化的民族,如果不设法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将有被强势文化侵蚀的危险。

C.每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突出代表了该民族的文化认同,表达该民族独特思维传统,所以是该民族的基本标志。

D.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独特的精神存在的重视,是民族发展进步的前提。

7.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全世界关注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取得全球一致的认识,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文化之根,也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

C.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

D.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迅速消亡流变,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多元存在和持续发展。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全球工业现代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将导致全球文化一元化的趋势。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实质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

C.加强各民族多元文化的沟通交融,应是中国搞好文化环保的重要方面。

D.已公布的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下定能免于失传。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贾岛传岛,字阆仙,范阳人也。

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

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

元和中,元、白变尚轻浅,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欲归未得,逗留长安。

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

”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

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到马前。

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韩驻久之曰:“敲字佳。

”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

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

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

既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

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

后稍迁普州司仓。

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

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

况味萧条,生计龃龉。

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

”痛饮长谣而罢。

今集十卷,并《诗格》一卷,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贾岛》有删改)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矫:纠正B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衢:大道C 喜不自胜.胜:能承受D 后稍迁.普州司仓迁:贬职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一组是A.岛独按格人僻,以.矫浮艳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B.韩驻久之.,曰:“敲字佳。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馀年D.乃.授遂州长江主簿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①岛独按格人僻,以矫浮艳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

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

还俗后,中了进士,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由此也可见刘栖楚心胸狭窄,而相比之下,韩愈不仅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个爱才惜才的伯乐。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侮辱。

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的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

每到除夕之夜,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谣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第二卷(共114分)四(23分)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译文:(2)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译文:(3)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译文:14.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红叶韩氏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两首诗中的宫女有相同的遭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简析。

答:相同点:都表达了宫女的寂寞和哀怨的感情。

不同点:①韩诗②元诗(2)曾有诗评家引清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中“其写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际”,一句话赞赏两首诗的抒情艺术。

两首诗是怎样来表现“怨意”的?请结合原诗作简析。

答:15、根据要求和语境填充。

(任选其中三题完成)(6分)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韩愈《师说》)⑵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⑶“,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一句写出了苏东坡泛舟江上的感受。

(《赤壁赋》)⑷求学为什么要持之以恒?(用荀子《劝学》中原话回答);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9分)逃离郭静娟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一年四季,树干上都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

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象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