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心得笔记
1.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降低社会总福利;
出口补贴有利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降低了社会总福利。
2.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3.出口贫困化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4.产品的水平差异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
5.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为铸币平价。
6.国际收支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是采用单式记账法。
7.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注意瓦解时间)所实行的金汇兑
本位制,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没有挂钩。
8.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9.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部分。
10.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式: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借贷;
短期:贸易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金融性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
1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基石)、市场开发原则、公平贸易原则、
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
(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1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商品。
13.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
间。
14.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15.绝对技术差异理论和相对技术差异理论均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
16.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钉住汇率制。
17.非关税壁垒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理、出口补贴、倾销、反倾销、
自愿出口限制、政府采购政策、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
18.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19.倾销行为有两种: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
20.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21.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经常项目差额,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
分。
23.国际贸易使商品价格均等化(主导力量),生产要素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24.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五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
经济一体化。
25.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26.自由贸易会使参加国商品价格均等化,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27.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本国国币不能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
28.套汇、套利、套期保值均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错)套期保值不是。
29.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保护程度相对较高。
30.若将国际投资看成一种交换,则是用现在的商品去交换未来的商品。
31.国际收支表组成: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国际寸头。
32.一个大国对进口征收关税,会导致世界价格下降,从而改善贸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