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检样品正确采集方法简介
项玉英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317000)
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又称检样、捡样、取样、抽样等),是为了进行检验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的一定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在实际工作中,要化验的物料常常是大量的,其组成有的比较均匀,有的却很不均匀。
化验时所取的分析试样只需几克、几十毫克、甚至更少,而分析结果必须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
因此,必须正确地采取具有足够代表性的“平均试样”。
若所采集的样品组成没有代表性,那么之后分析再准确也没有用处,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给生产或科研带来很大的损失。
本院检测中心主要承接土壤、水质、肥料和植物等主要成份的系统检测,在多年的检测工作中,发现一些客户在采样上存在采样数量不足、采样点不够多等问题。
本文将有针对性地对这几大类物体的采样方法作一详细说明。
1土壤样品的采集
1.1土壤样品的采集原则
土壤采样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3.2春玉米
品种:选择苏玉1号和苏玉糯为主栽品种。
栽培要点:早春保湿育苗,2月下旬播种,小拱棚育苗、露地栽培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在适期范围早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但早播时间应在土壤10cm 、土温稳定在10~12℃以上方可播种。
本地常规年份在3月20日左右,叶龄在3叶1心时可移栽;生产上要抓好壮苗、攻穗两大环节,重施基肥和攻蒲肥;肥料施用比例按对半分或四、六开两次施入,施肥量为每667m 2施有机肥500~1000kg ,无机肥纯氮15kg 、P 2O 56kg 、K 2O 6kg 。
肥力较好的田块可适当减少。
有机肥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田间管理重点抓好苗期的地下害虫,前、中期杂草和中、后期的螟虫防治。
防鼠及地下害虫在移栽时用菜饼拌800倍敌百虫诱杀,除草害可用90%耐斯300ml 兑水喷洒,在玉米喇叭口展现期用杀螟松1000倍溶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灌雄穗防治螟虫,用10%一遍净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3.3夏玉米
6月下旬直播,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获。
田间管理重点抓好蚜虫和玉米螟虫防治,防治方法同春玉米相同,防治玉米螟也可在喇叭口时用5%锐劲特悬浮剂2000~3000倍灌心防治。
3.4秋马铃薯
8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播种方式和施肥量与春马铃薯露地一样。
4小结
山区旱地一年四熟高效农业的实践,深受山区群众的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为挖掘山区旱地的内在的潜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奠定了基础。
收稿日期:2004.12.24
台州农业2006,(1):21~23
Journal of Taizhou Agriculture
22台州农业8卷件。
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各个体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
因此,采集土壤样品必须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和“随机”、多点混合的原则。
在实地采样之前,一般要根据现场勘察和搜集有关资料,将研究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
采样单元的划分,可根据土壤类型、农田等级和地形等因素而定,原则上应使所采土样能对所研究的问题,在分析数据中得到应有的反应。
1.2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1.2.1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的不同而有差异。
如果是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在选择好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后,先挖一个1×1.5m(或1×2m)的长方形土坑,长方形较窄的向阳一面作为观察面,挖出的土壤应放在土坑两侧,土坑的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求达到母质或地下水即可,大多在1~2m之间。
然后根据土壤剖面的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湿度、植物根系分布等,自上而下的划分土层,进行仔细观察,描述记载,将剖面形态特征逐一记入剖面记载簿内,也可作为分析结果审查时的参考。
观察记载后,就自下而上的逐层采集分析样品,通常采集各发生土层中部位置的土壤,而不是整个发生层都采。
随后将所采样品放入塑料袋内,在土袋的内外应附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剖面号数,土层深度,采样深度,采集日期和采集人等。
1.2.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如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其样品可直接用环刀在各土层中部取样。
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的样品,采样时须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不使样品变形,并须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的部分,保留原状土样,然后将样品置于白铁盒中保存,携回室内进行处理。
1.2.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采样,而自地表起每10cm 或20cm采集一个样品。
1.2.4耕作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作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样一般不需挖土坑,只需取耕作层土壤20cm左右,最多采到梨底层的土壤。
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为了正确地反映土壤养分动态和植物长势之间的关系,可根据试验区的面积确定采样点的多少,通常为5~20个点,可采用图1所示的蛇形(S形)取样法进行采样。
采样方法是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壤样品,然后将样品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
++++++
+++
图1土壤采样点分布(+代表采样点位置)
一般1kg左右的土壤样品即够供化学、物理分析之用,如果采来的土壤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四分法的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弄碎混合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再把对角的两份并为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仍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所需数量为止。
1.3土壤样品的采集时间
土壤,特别是农田土壤,其某些性状(如养分水平,甚至pH值)可因季节不同而有变化。
这些变化的原因有施肥、作物吸收、土壤有机物矿化、雨水淋溶等。
一般说,某些有效养分水平在冬季或早春可能较高,而在夏末秋初较低。
所以,在秋季采样可能更能反映土壤对养分的需求程度。
因而建议在定期采样是在一年一熟农田的采样期放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和后茬作物种植前为宜,如一年多熟农田则放在一年作物收获后。
在进行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比较,每年的采样时间应予以固定。
项玉英:送检样品正确采集方法简介
1期23 2水样的采集
水样的采集,是水质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水样采集,要求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并不改变水样原有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不受污染。
水样的采集应注意以下几点:
2.1供一般确定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分析用的水样有2L即可。
如分析项目较多,可适当增大水样量,单项分析用的水样,一般需要100~1000ml。
2.2水样瓶可用无色磨口塞的硬质玻璃细口瓶或聚乙烯塑料瓶。
当水样中含有油类或其他有机物时,以玻璃瓶为宜,当测定微量金属离子时,采用塑料瓶较好,因塑料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较小。
2.3采样瓶要洗得很干净,正式采样前应用拟采样水体冲洗至少3次,然后取样,取样时,水要缓缓流入采样瓶,不要完全装满,要留出5~10ml空间。
2.4采集自来水水样时,应将水龙头打开,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水管中的陈旧水及杂质冲洗掉,然后取样。
取河、湖、水库、池塘等表面水样,应将取样瓶浸入水面以下20~50cm处,打开瓶塞,将水采入瓶中,如水面较宽时,应在不同的断面分别取几处水样。
2.5水样采集后,应立即塞紧瓶塞,不能有漏水现象,尽快地送交化验室进行分析,以免放置过久引起水中某些成分的变化,而使分析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水的质量。
3肥料样品的采集
肥料样品的采集首先要求有足够的取样点数,其次要求取样点尽量分布均匀,再则每点的取样量要足够,以保证满足测定的需要。
3.1固体肥料样品的采集
单一、复合或混合化肥,分为包装和散装化肥两种,其采样方法为:将样品摊至清洁的平板上或者容器中,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取样,最后缩减为200g左右。
厩肥、堆肥等农家有机肥料和杂毛、油饼肥等工业下脚肥,由于混杂不一,成分复杂,因此,必须采用多点取样。
可在样品各部位取出10~15份,每份约50g左右,集中混匀,再按四分法取样,缩减为200g左右。
3.2液体肥料样品的采集
取样前应先充分摇动使液体化肥混合均匀后取500g左右,贮于密封容器中保存备用。
4植物样品的采集
植物样品主要包括植株茎叶组织、籽粒、蔬菜和瓜果等样品。
各类样品的采集须根椐分析项目、分析目的,以及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而定。
4.1植株采样方法
植株组织样品的采取,首先要选定样株。
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
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在采样区内多点采取,组成混合样品。
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长势等条件的一致,株体过大过小,或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以及田边路旁的植株都不应采集。
4.2籽粒样品的采集
可按照植株组织样品的采样方法,选定样株收获后脱粒,混匀,用四分法缩分,取得约250g左右。
4.3瓜果样品的采集
瓜果样品一般在成熟期采样,应在试验区中随机采取10株以上簇位相同、成熟度一致的瓜果组成平均样品。
平均样品的果数10~30个,数量多时,可切取果实的1/4组成平均样品,总重以1kg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