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语文教学,需要从丰富的文本意蕴中寻求深刻,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来探究问题,来挖掘并发现事物本身的多样联系和核心矛盾。

本课教学设计,抓住“老人扫天游峰是累还是不累”这一文本主题的核心矛盾展开。

老人扫天游峰累还是不累?当然是累的。

学生一下找到了第二和第七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从天游峰的高、险以及游客登天游峰的累,侧面烘托出了扫路人每天清扫天游峰的累。

在这里,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练笔,加深理解和感受。

课件出示:
雨大路滑,老人();山风呼啸,老人();冰天雪地,老人()……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选取了三个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下雨天、大风天、冰雪天,要求学生选一个情境写一、两句话。

学生写话:
生1:冰天雪地,山中空无一人,北风呼啸,老人依旧拿着他的那把竹扫帚,披着雨衣,穿着雨鞋,小心翼翼地一级一级扫上山,再一级一级扫下山。

他的手冻得通红,好像早已失去了知觉,他不时停下来搓搓手,暖和一下,继续扫起来……
生2:雨天,路面上积起了一滩滩雨水,老人一边扫一边不住地打滑,好几次都险些摔倒,但他还是坚持一级一级地扫着。

生3:冰天雪地,老人顶着大雪,用那双长满冻疮的手拿着扫把在石阶上扫雪。

他那黝黑的脸早已被风雪冻得通红,但老人不惧严寒,继续低头扫雪。

生4:雨大路滑,老人穿着雨衣,拿着竹扫帚艰难地扫着台阶。

一不小心滑了一跤,他站起来拍掉身上的泥水,拿起一边的竹扫帚继续颇有节奏地清扫路面。

豆大的雨点打在老人脸上,他抹一把雨水,继续低头扫路。

…………
对于扫天游峰的累,学生有了充分的感受。

但老人又说“不累,不累!”接着找出说不累的理由来。

老人把这样一份工作当作享受,到了该退休的年龄都不舍得离开这里。

既累又不累,到底老人的什么累什么不累呢?学生一下子就领悟到,老人是“身累心不累”,有这样一颗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之心,有这样一份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每天清扫一千八百多级的石阶又何累之有?
由于抓住了文本主题的核心矛盾,整堂课教学主线清晰,学
生依托这个主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学习、思考、探究,从丰富的文本意蕴中读懂了文本主题,对老人自信豁达、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对文本侧面烘托的写法有所感悟,得言得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