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地理说课稿【三篇】-最新范文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教学效果.无忧考网小编整理了初二上册地理说课稿【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辽阔的疆域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半岛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 (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二、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3、开展谜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四、新课讲述:导入: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洋,尾靠全球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一)、位置优越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寒带.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活动: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所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图)答: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图)答: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二)、国土辽阔1、国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称,通常涉及领土和领海.(附图)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2点20分.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4°)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点距离海面还有17.5米.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夏至日白昼长达17小时,东至日白昼短至7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俄罗斯1707,加拿大997)3、我国的疆域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4、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活动:1、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按逆时针方向沿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阅读下图,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三)补充:我国的领海与内海领海1、领海是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2、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3、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4、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参看教材上的阅读材料)自然地理学上: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内海政治地理学上: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包括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是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中国人口》一、说教材《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说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5、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四、说学情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五、说教法、学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六、说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新课学习:活动一感受130000000a. 多媒体展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b. 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c. 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说明: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我们来发现: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a. 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公元0年---- 公元2000年的变化状况,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慢较快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b. 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c. 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1949-1990 变1990-2005 化变慢,原因:计划生育d. 计划生育的国策说明: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观察,去发现,不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三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a. 人口密度的复习: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b. 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c. 展示人口密度图归纳总结:东多西少以上探索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测---科学证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课后拓展延伸:探究1. 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2. 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七、说板书一、人口多,是世界第一1、人口多2、人口增长快、原因国情→国策3、国策:计划生育二、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这篇八年级地理说课稿:《中国人口》说课稿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说教材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初二上册地理说课稿【三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4453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