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官僚文化

官僚文化


汉 武 帝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 唐太宗 魏征
•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
•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589年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 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 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 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 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三省之间既相互 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 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 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图解
皇帝
负 中 书 省 起 草 诏 尚 书 省 责 执 行
门 下 省
封 驳 审 议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赵普是宋初有名的宰相(左图为宋太祖; 赵普是宋初有名的宰相(左图为宋太祖;右图为描述宋太 祖与赵普夜商统一天下大计的《雪夜访普图》 刘俊) 祖与赵普夜商统一天下大计的《雪夜访普图》,明,刘俊)

官僚文化
一、中国历代职官制度演变的特点 二、古代官制文化的主要特色 三、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四、清官文化
官僚文化
一、中国历代职官制度演变的特点
以君主为核心的尊君意识特别突出 官制象天的思想, 官制象天的思想,是历代建立官制的理论 基础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官制的发展变化有着 深远影响
二、古代官制文化的主要特色
参考书目
吴宗国主编: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月版 2004年 月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刘泽华等:《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 刘泽华等: 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月版;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刘泽华著: 王权思想论》 刘泽华著:《王权思想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006年 月版;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周良霄著: 皇帝与皇权》 增订本), 周良霄著:《皇帝与皇权》(增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月版 2006年 月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韦庆远、柏桦: 中国官制史》 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 东方出版中心2006 2006年 月第2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第2版。
明代监察御史王抒的象牙腰牌
龙 ( 图 为 清 皇 帝 的 龙 袍 ) 袍 是 中 央 集 权 专 制 的 标 志
清代文官一品仙鹤的补子
清代武官一品麒麟补子
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三、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趋势
萌芽期:黄帝至西周时期。 萌芽期:黄帝至西周时期。 创立期:春秋至秦。 创立期:春秋至秦。 鼎盛期:汉初至武帝时。 鼎盛期:汉初至武帝时。 调整期:魏晋至宋。 调整期:魏晋至宋。 衰落期:元至清末。 衰落期:元至清末。
1. 中央集权问题始终伴随着中国古代官制的发 展变化。表现在四个方面: 展变化。表现在四个方面:
以宰相制度的演变为标志的中央集权的强化 军事机构及职官的设立是贯穿历代官制的一条主线 宦官制度是集权政治的产物 皇室管理系统的建制, 皇室管理系统的建制,是尊皇室意识的彰显
2、为实现权力制衡而设监察机构 在完整的组织形式之外, 3、在完整的组织形式之外,古代职官制度也规 定了包括官品、禄秩、 定了包括官品、禄秩、爵位等在内的严密的 官阶体系,反映出官本位的思想特色。 官阶体系,反映出官本位的思想特色。
清代遗留下来的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江西景德镇浮梁县衙大堂
铜镜在古代是为官清廉的象征 图为汉代铜镜) (图为汉代铜镜)
四、清官文化
1、清官文化的起源 、 2、清官文化的本质 、
清官是人治社会的产物 清官是德治思维的产物 清官是民众对权力依赖和依附的产物
3、清官文化的影响 、
思考题
• 在中国历史上,随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 在中国历史上, 发展,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发展,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统治 者如何一步步地扩张皇权? 者如何一步步地扩张皇权?中枢决策机构 又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 又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这对中国社会的 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知识链接:从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看皇权的上升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 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 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 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 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 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 璋起,就明文规定, 大朝仪” 众官皆跪” 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 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 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 护膝。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自从宋代以后, 护膝。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自从宋代以后,皇帝的 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却不断下降。 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却不断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