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发育概况与分布规律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发育概况与分布规律
四、泥石流带来的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 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 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 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 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 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五、地震带来的危害
1949年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近 35万人,伤残近130万人。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 亡,16.4人受伤,唐山市变成一 片废墟。
汶川地震
甘肃舟曲泥石流
火山喷发
地面塌陷
三、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从总体上看,中国大陆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可划分为四 个大区:东部平原沉降区、中部山地崩滑区、西部高原冻 土区和北部草原沙漠区。
1.东部平原沉降区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移动的 广大地区。 2.中部山地崩滑区包括从晋、陕、陇东的黄土高原经四川盆 地直到云贵高原这一狭长地带。 3.西北高原冻土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分地区。 4.北部草原沙漠区包括新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北、宁 夏北部和甘肃西部。
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 征、发育概和分布规律班级:环工1221 姓名:杨微莉 学号:201250409109
一、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地质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预防性
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 周期性 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 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
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
一、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地质灾害的区域性
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建设性” 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人为地质灾害的日趋显著性
.
地址灾害预防的社会性和迫切性
二、地质灾害的发育概况
如地震、火 山喷发、断 层错动等;
地壳活 动灾害
斜坡岩 土体运动 灾害
如崩塌、滑 坡、泥石流 等; 如煤层自燃、 洞井塌方、 冒顶、偏帮 、鼓底、岩 爆、高温、 突水、瓦斯 爆炸等;
如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地面开裂(地 裂缝)等;
地面变形 矿山与地下 灾害 工程灾害
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 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 积等;
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 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 育化、沼泽化等; 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 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 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