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单因素实验设计.
x2 a 0.382 (b a) 设和表示x1、x2两点的实验结果,且值越大, 效果越好,分几种情况讨论 (1) 若 f(x 1 ) > f(x 2 ) ,即 f(x 1 ) 比 f(x 2 ) 好,则根据 “留好去坏”的原则,去掉实验范围 [ a , x 2 ] 部 分,在[x2,b]内继续实验。见图1。
af ac ad ad ad ab 或
2 1
联列条件一、二的方程可得
2 1 0
5 1 解得: 0.618 ; 2 0.382 2
0.618法一般步骤
确定实验范围(在一般情况下,通过预实验 或其它先验信息,确定了实验范围[a,b] ) 选实验点(这一点与前述均分、对分法的不 同处在于它是按 0.618 、0.382的特殊位置定点的, 一次可得出两个实验点x1, x2的实验结果
1
λ β β
(a)
a
c
d
b
(b)
a
e
f(c)
d
f(c)<f(d)
以图 a 看,设区间 [a , b] 的长为 1 ,在与点 a 相 距分别为β、λ的点处插入c、d两点,为确定β、λ 的数值,提出如下条件: 条件一:c、d两点在[a,b]中的位置是对称的, 此时,无论删除哪一段,总能保留长度为 λ 的区 间,即有:
例:称量质量为 20~60g 某种样品时,第一次 砝码的质量为40g,如果砝码偏轻,则可判断样 品的质量为 40~60g ,于是,第二次砝码的质量 为50g,如果砝码又偏轻,则可判断样品的质量 为50~60g,接下来砝码的质量为55g,如此称下 去,直到天平平衡为准
20
40
50 55
60
黄金分割法(0.618法)
单峰函数(实验中指标函数)
单峰函数不一定是光滑的, 甚至也不一定是连续的,它只 要求在定义区间内只有一个 “峰” 函数的单峰性使我们可以 根据消去法原理逐步地缩小搜 索区间,已知其中包括了极小 点的区间,称为搜索区间
0.618法(黄金分割法)的构思
设指标函数是一个单峰函数,即在某区间内 只有一极小点,为最佳实验点
根据“留好去坏” 的原则对实验结果进行 比较,留下好点,从坏 点处将实验范围去掉, 从而缩小了实验范围 在新实验范围内按 0.618 、 0.382 的特殊位 置再次安排实验点,重 复上述过程,直至得到 满意结果,找出最佳点
0.618法具体步骤 计算实验点位置
按下列公式计算 x1 a 0.618 (b a)
若去掉实验范围的左边区间,则新试验点将 安排在新实验范围的0.618的位置上(x3),另一个 试验点在新范围的0.382的位置上(x4)
x3 x2 0.618( x2 b) 新点 x4 x2 0.382( x2 b) a 0.382(b a) 0.382[b a 0.382(b a)] a 0.382(b a) 0.382(b a ) 0.3822 (b a ) a (2 0.382 0.3822 )(b a) a 0.618 (b a) x1 1号点(原好点)
操作方法
每次实验点都取在实验范围的中点,即中点 取点法
优点
每做一个实验就可去掉试验范围的一半,且 取点方便,试验次数大大减小,故效果较好
适用情况
适用于预先已了解所考察因素对指标的影响 规律,能从一个试验的结果直接分析出该因素的 值是取大了或取小了的情况,即每做一次实验, 根据结果就可确定下次实验方向的情况,这无疑 使对分法应用受到限制(单调!!)
即除第一次要取二个试点外,以后每次只取 一个试点,另一个试验点在已试点上(不做) 同理,比较结果,去点坏点,进一步实验
(2)若f(x1)<f(x2),即f(x2)比f(x1) 好,则根据 “留好去坏”的原则,去掉实验范围[x1,b] 部 分,在[a,x1] 内继续实验。见图1 若去掉实验范围的右边区间,则新试验点将安 排在新实验范围的0.618的位置上(x4),另一个试 验点在新范围的0.382的位置上(x3)
单因素优化实验设计方法 单因素试验方法分类
均分法 对分法 黄金分割法(0.618法) 分数法
第二节单因素实验基本方法 2.1均分法
操作方法
x:实验点 a<x<b
优点
只要把实验放在等分点上,实验点安排简单。 n次实验可同时做,节约时间,也可一个接一个做, 灵活性强
缺点
实验次数较多,代价较大,不经济
对分法(中点取点)
第七章单因素实验设计
第一节概述
定义
实验中只有一个影响因素,或虽有多个影响因 素,在安排实验时,只考虑一个对指标影响最大 的因素,其它因素尽量保持不变的实验,即为单 因素实验。
步骤
确定实验范围 x:实验点 a<x<b 确定目标 根据实际及实验要求,科学安 解率,做了如下初步试验,结果如下: 电解温度 x 电解率(%) y 65 94.3 74 98.9 80 81.5
其中,74度结果较好,但是,74是不是最佳温 度?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一:在 74 度附近逐点做实验,如: 70 , 71,72,显然太费时间 方案二:根据试验结果呈抛物线特点,可以 预先拟合为:
y ax bx c
2
应用测定的多组数据,可以拟合出曲线,求得 相应的参数 a,b,c,然后由方程求极大值的方法, 可以获得对应的温度为 70.5 ℃,经核实在该温度 下电解率达到99.5%,表明优化一次成功
ac db 或 1
条件二:无论删掉哪一段,例如,删掉(db), 在留下的新区间[a,d]内,再插入一新点e,使e, f(原区间中的c)在新区间的位置与c, d在原区间[a, b]中的位置具有相同的比例
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次都以同一λ的比率缩短区 间,达到减少函数的计算次数之目的 从图 a, b看,在新区间[a, d]内,已经包含了 算出函数值的 f( 原区间中的 c) 。所以在其内只需 要再取一个点(而不是两个点)计算函数值,就 可以进一步将新区缩短 根据条件二,可以获得如下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