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选)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心理学
(优选)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心理学
6 65 60 50 58 86 88 82 85
7 56 57 66 60 79 84 83 82
8 48 49 53 50 74 87 76 79
射击训练效果检测方式的改进,增加前 测后测次数 如何检验?
前后测量分别平均作组间T检验
定时系列设计评价
优点:除具有前后设计的优点,还具有
降低由于一次观测而得到被试不正常行为的几率 提供测量过程中的信息,获得发展趋势
1 X1 O1 X0 O2 X1 O3 X0 O4
X1O1
X0O2 X1O3 X0O4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X1
O1
O3
X0
O2
O4
确定试验处理与控制条件的不同效应 对两轮测量的时间效应进行分析 对测量顺序与处理效应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
析
O2 O1
一、被试内设计
也叫单组实验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 况的处理。
基本原理:每个被试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 后比较系统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在实验研究中,如果实验者主要想研究每一个 被试对实验处理所引起的行为上的变化,可考 虑采用被试内设计。
训练 8名被试: 前测成绩
后测成绩
有区别吗? 如何检验?
用配对T检验
编号 1 2 3 4 5 6 7 8 平均
训练前 51 49 31 20 70 65 56 48 48.75
配对T检验:P=0.000295
训练后 71 80 89 67 99 86 79 74 80.625
差值 20 31 68 57 29 21 23 26
实验处理
定时系列设计举例
目的:第一次参加射击运动的人在接受打靶训练前后 打靶成绩的变化
方法:选择8名从来没有参加过射击运动的被试,在他 们进行打靶练习前,先进行3次打靶测验,记录下他们 的打靶成绩(前测成绩)。然后对他们进行为期1周的 打靶训练,每天2小时。训练结束后,再次对他们的进 行3次打靶测验,记录下他们的成绩(后测成绩)。将 前后的成绩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1周的训练是否有效 果。
(优选)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 心理学
实验设计的概念
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 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 验程序的计划。它的目的在于找出实验 条件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 的结论,来检验解决问题的假设。
实验设计的内容
①刺激变量(或刺激变项)的确定及其呈现的方式; ②反应变量(或反应变项)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③对一切有关变量(或变项)的控制措施; ④确定被试总体及被试样本人数和选择被试的方法; ⑤拟定主试在实验开始前对被试者要说的指示语; ⑥规定实验次数; ⑦安排实验程序; ⑧规定使用仪器的型号; ⑨规定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缺点:
由于更多次的观测,势必延长实验时间,从而会有 更多的外来影响
也正是更多次的观测,更易引起顺序误差,更易导 致练习、疲劳、紧张或厌烦等效应
(四)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应,在单组试验中设立等 价的两个时间样本,分别给予和不给予试验处 理
组数 处理 测量 处理 测量 处理 测量 处理 测量
编 号1
训练前 2 3 平均 1
训练后 2 3 平均
1 51 61 55 56 71 75 89 78
2 49 32 40 40 80 89 75 81
3 31 39 45 38 89 88 78 85
4 20 25 40 28 67 70 57 6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70 50 60 60 99 89 96 95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从对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
①真实验设计 ②准实验设计 ③非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少:
①单因素实验设计 ②多因素实验设计
根据在各种自变量及各种处理水平中是否用相同被试:
①被试内设计 ②被试间设计 ③混合设计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Ⅰ
被试内设计 被试间设计 混合设计
数学课外辅导讲座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缺点:
无前测或对照组,只是叙述后测结果, 没有比较的依据
没有对机体变量、自变量及额外变量进 行控制,结果不可靠
无法排除历史、选择及成熟等无效源的 作用是一种非试验设计
(二)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指在实验条件处理前对被试进行观测的 结果与实验条件处理所做的同样观测结 果加以对比的设计。即,这种设计类型 是实验(处理)前后的比较设计。
O1 X
O2
O1表示实验处理前对被试者观测所得值
O2表示实验处理后对被试者观测所得值
X表示实验条件处理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举例
目的:第一次参加射击运动的人在接受打靶训练前
后打靶成绩的变化。
方法:选择8名从来没有参加过射击运动的被试,在
他们进行打靶练习前,先进行一次打靶测验,记录下 他们的打靶成绩(前测成绩)。然后对他们进行为期1 周的打靶训练,每天2小时。训练结束后,再次对他们 的进行打靶测验,记录下他们的成绩(后测成绩)。 将前后两次成绩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1周的训练是否 有效果。
为减少成熟、历史等原因带来的误差, 可增加控制组---如:固定组比较设计 (组间设计)
(三)定时系列设计
(时间序列设计)
指实验处理前对一组被试作一系列的定 时重复观测,然后实施实验处理。在对 被试作一系列的定时重复观测,分析自 变量(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关系。
定时系列设计模式
系列前测
系列后测
被试内设计类型
单组后测设计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定时系列设计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
(一)单组后测设计
只设一个实验组,给予实验处理,得到一个后测 成绩,把后测结果归结于试验处理
X
O
例如:某单位新领导上任,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在 之后,取得了一些成绩,于是把这些成绩归结于自己 的改革措施得力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评价
优点:
(1)能较明显地检测初实验处理的效果如何 (2)对被试的需要量较少,一组被试当两组被试用,无
须设控制组,不但提高效率,被试变量也得到较好控 制
缺点:
(1)前后两次观测之间存在时间间隔,会带来外来影响 (2)易产生顺序误差,疲劳误差,随机误差等
解决的办法:
为减少一次测量的随机误差,可增加前 测与后测的次数---如:定时系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