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因素实验设计报告

单因素实验设计报告

单因素实验设计报告:因素实验报告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举例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案篇一:实验报告单因素方差分析5.1、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2个变量:PWK和DCGJSL,分别表示排污口和大肠杆菌数量。

2. 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弹出“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DCGJSL”进入“因变量”列表框,选择变量“PWK”进入“因子”列表框。

3(单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结果解读: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到,观测变量大肠杆菌数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460.438;如果仅考虑“排污口”单个因素的影响,则大肠杆菌数量总变差中,排污口可解释的变差为308.188,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152.250,它们的方差(平均变差)分别为102.729和12.688,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8.097,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3。

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的情况下。

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同的排污口对大肠杆菌数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它对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效应不全为0。

因此,可判断各个排污口的大肠杆菌数量是有差别的。

5.2、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2个变量:Branch和Turnover,分别表示分店和日营业额。

将Branch的值定义为1=第一分店,2=第二分店,3=第三分店,4=第四分店,5=第五分店。

2. 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弹出“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Turnover”进入“因变量”列表框,选择变量“Branch”进入“因子”列表框。

3(单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结果解读: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到,观测变量日营业额的总离差平方和为1187668.733;如果仅考虑“分店”单个因素的影响,则日营业额总变差中,分店可解释的变差为366120.900,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821547.833,它们的方差(平均变差)分别为91530.225和14937.233,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128,对应的概率P 值近似为0。

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的情况下,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同的分店对日营业额产生了显著影响,它对日营业额的影响效应不全为0。

因此,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五个分店的日营业额相同”这一假设不成立。

5.3、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3个变量:weight和method,分别表示幼苗干重(mg)和处理方式。

将method的值定义为1=HCI,2=丙酸,3=丁酸,4=对照。

2. 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弹出“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method”进入“因变量”列表框,选择变量“weight”进入“因子”列表框。

在“两两比较”选项中选择LSD、Bonferroni和Scheffe方法。

3(单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篇二:单因素实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是指只有一个因素(或仅考查一个因素)对试验指标构成影响的试验。

单因素试验设计要求对试验水平进行布局和优化,是一种水平试验设计。

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可分为两类:同时试验设计和序贯试验设计。

同时试验设计就是一次给出全部试验水平,一次完成全部试验并得到最佳试验结果,如穷举试验设计。

序贯试验设计要求分批进行试验,后批试验需根据前批试验结果进一步优化后序贯进行,直到获取最佳试验结果,如平分试验设计、黄金分割试验设计。

一、试验范围与试验精度(一)试验范围1试验范围指试验水平的范围。

试验设计时需预先确定试验范围,一般采用两种方法:?2预先试验。

经验估计。

可凭经验估计试验范围,并在试验过程中作调整。

?要求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探索,通过试验逐步缩小范围。

(二)试验间隔与试验精度试验间隔是指试验水平的间距,试验精度是指试验结果逼近最佳水平的程度。

显然,试验间隔与试验精度是一对矛盾,试验间隔越大,试验精度越低。

在保证试验精度的条件下,试验水平变化而引起的试验结果变动必须显著地超过试验误差。

(三)试验顺序在确定试验顺序时,往往习惯于按照试验水平高低依次做试验。

这样,随着试验的进行,有些因素会发生缓慢变化甚至影响试验结果。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采用随机化方法来确定试验顺序。

在试验工作量较少或者试验准确度要求较低时,也可以采用按水平高低或者选取中间试验点的方法来进行试验排序。

需强调指出,以上不仅对单因素试验设计,而且对所有试验设计方法都适用。

二、单因素试验设计(一)平分试验设计平分试验设计就是平分试验范围,把其中间点作为新试验点,然后不断缩小试验范围直到找到最佳条件。

当试验结果呈单向变化时,也就是说最佳试验点只可能在试验中间点的一侧,可采用平分试验设计。

该方法简便易行,但要注意单向性特征。

(二)穷举试验设计与均分试验设计穷举试验设计是将所有可能的试验点在一批试验中全部进行试验。

均分试验设计是根据试验精度要求,均分整个试验范围以获得所有试验点。

显然,均分试验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穷举试验设计的思想,而且也明确了具体试验设计方法。

如试验起始点为a,终点为b,试验点的间隔区间为L,则均分试验设计的试验点数n为 n?b?aL?1(1-1)该试验设计的特点是对所试验的范围进行“普查”,试验点数量较多,宜用于对目标函数性质没有掌握或很少掌握的情况。

(三)黄金分割试验设计黄金分割试验设计就是在预定试验范围内采用0.618黄金分割原理安排新试验点,直到找到最佳试验结果为止,因而又称0.618试验设计。

黄金分割就是在特定范围内寻求黄金分割点(k)及对称点(1-k)。

在0~1的试验范围内,黄金分割点(k)为0.618,其对称点(1-k)为0.382。

黄金分割点试验设计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已知试验范围内的黄金分割点的寻求,二是新试验范围的确定与进一步寻优。

如图1-1所示,首先在试验范围(a,b)内,按照0.618黄金分割原理安排两个试验点x1、x2;然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进一步的试验范围,如b点的试验结果差,新试验范围就变成(a,x1),这样开始新一轮的黄金分割。

如此不断地进行下去,直到找到最优点为止。

与其他单因素试验设计相比,黄金分割试验设计稍显复杂。

例1-1 某选矿厂研究磨矿细度X对选矿金属回收率的影响。

已知磨矿细度范围为小于200网目含量为80%~95%。

要求利用黄金分割试验设计寻求最佳磨矿细度。

解已知试验起点a为80%,试验终点b为95%,用黄金分割分批进行试验。

第一批试验。

试验范围极差R=95%-80%=15%,黄金分割试验点X1=R×0.618+80%=89.27%;X2=R×0.382+80%=85.73%。

包含两端点在内,共四个试验点进行试验并得到第一批试验结果。

若没有得到最佳磨矿细度,进行第二批试验。

第二批试验。

假定较高回收率为X2,则说明应在较粗磨矿细度范围继续进行试验。

去掉较细磨矿细度点b(95%),新试验范围为80%~89.27%,其范围极差R1为9.27%。

黄金分割的试验点为X3=R×0.382+80%=83.54%;X4=R×0.618+80%=85.73%。

这样,新增一个试验点。

包含已有的a、X1、X2的试验结果在内,形成第二批试验结果。

若得到最佳磨矿细度,试验结束。

若没有得到最佳磨矿细度,则继续进行第三批试验直至得到最佳磨矿细度为止。

该例表明,黄金分割试验设计充分体现了序贯试验设计的思想,同时随着试验的不断进行,试验间隔不断缩小,试验精度不断提高,至于试验终点的判断,严格意义上应以试验结果变化小于试验误差为原则。

篇三: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报告天水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属课程名称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日期2011.11.22班级 09统计一班学号 291050146 姓名成绩【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数据研究各个因素对总体的影响效果,判定因素在总变异中的重要程度【实验原理】比较因素A的r个水平的差异归结为比较这r个总体的均值.即检验假设Ho : μ1 = μ2 = … = μr, H1 : μ1, μ2, … , μr 不全相等给定显著水平α,用P值检验法,当P值大于α时,接受原假设Ho,否则拒绝原假设Ho【实验环境】 R 2.13.1Pentinu(R)Dual-Core CPU E6700 3.20GHz 3.19GHz,2.00GB的内存【实验方案】准备数据,查找相关R程序代码并进行编写运行得出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根据四种不同配方下的元件寿命数据材料使用寿命A1 1600 1610 1650 1680 1700 1700 1780 A2 1500 1640 14001700 1750A3 1640 1550 1600 1620 1640 1600 1740 1800 A4 1510 15201530 1570 1640 16002.利用主函数aov()编写该数据的方差分析R程序3.运行得出结果Df Sum Sq Mean Sq F value Pr(F)A3 49212 16404 2.1659 0.1208 Residuals 22 166622 75744.对所得结果分析Df表示自由度 Sum Sq表示平方和 F value表示F值Pr(F)表示p值Residuals是残差 A就是因素 5.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根据P值(0.1208 0.05)可以接受H0.【实验结论】(结果)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Df Sum Sq Mean Sq F value Pr(F)A349212 16404 2.1659 0.1208 Residuals 22 166622 7574可以判断出四种材料生产出的元件寿命无显著差异【实验小结】(收获体会)三、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1.实验报告按时完成,字迹清楚,文字叙述流畅,逻辑性强评语等级优良中及不及格格2.实验方案设计合理3.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详细,记录完整,数据合理,分析透彻) 4实验结论正确.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批阅日期:附录1:源程序附录2:实验报告填写说明1(实验项目名称:要求与实验教学大纲一致。

2(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

3(实验原理:简要说明本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

4(实验环境: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5(实验方案(思路、步骤和方法等):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概括整个实验过程。

对于验证性实验,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

对于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