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教材
内容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1、学生能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的技术要领。
2、通过练习,95%以上的学生能正确做出传接球动作。
3、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强化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场地
器材
篮球4个;篮球场二块。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1、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上课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
集中。
准备部分10’一、慢跑:4路纵队绕篮球场。
二、徒手操(5’)
内容:(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4)弓步压腿
(5)侧压腿;(7)腹背运动;
(8)碗、踝关节绕环运动
三游戏:渔网(5’)
方法:游戏开始,由两位同学手拉手担任“小渔
网”,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
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
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
以此类推,直到全部
抓住时游戏结束。
二、组织:集体练习
4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动作规范、整齐、有力。
三、组织:如图示二: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
“鱼网”要动脑筋、协
力、果断、快速。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20个篮球授课年级:高一上课人数:40人
课程分析:传、接球技术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
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其中双手胸前传接球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接球方法,具有准球性高、容易控制,便于变化等优点。
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在竞赛中运用传接球技术时应做到准确、及时、隐蔽、多变,根据战术要求,支配进攻队员有目的的转移球,从而达到破坏对方防御部署,是防守出现漏洞,创造更多更好的进攻机会。
传球由传球的持球手法、传球用力、球的飞行路线和球的落点四种要素组成。
其中传球的用力是主要的,它决定球的飞行路线、飞行速度和落点的准球性。
及时的传球和准确的落点能给同伴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给防守者带来极大的威胁性。
所以只有学习胸前双手传接球这一基本技术才能为今后学习篮球运动打下夯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胸前双手传接球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过该项技术,但同学们对这一技术的熟练程度不好,尤其是在比赛中的运用不自如,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的原地胸前双手传接球技术加以巩固、提高,同时对有能力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达到提高技术质量的目的。
设计理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辅以教师的引导,结合篮球技术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体会技术动作的精髓。
学习目标:
1、学生知道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正确动作姿势;能记住传球的重点是手腕的弹动。
2、通过反复练习、讨论,教师点拨动作重点、难点,使80%以上的同学能够掌握原地胸前双手传接球
技术,对于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加大难度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胸前双手传接球技术。
3、通过反复练习和讨论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综合协同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为“终身
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流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游戏:“鱼网”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戏“鱼网”。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3、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4、三角传球
重点:传球速度快,跑动积极
5、四角传三球(上篮)
重点:传球要柔和掌握好时机
6、抢断传球游戏
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恢复整理阶段;
1、伸展放松操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五)、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一片;
2、篮球20个。
(六)、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