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学管理方法
一、建立研究生教学管理规范
首先,摆正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位置。
明确好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对学校的相关规定与通知,做到上传下达,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其次,对研究生教学和管理文件实行系统整理。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使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可建
立的教学管理文件体系包括:教学类如课程教学安排(含教学大纲、
教师授课计划书、听课记录、课程试卷等)、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开题报告、科研情况等;管理类文件包括研究生推免工作章程、中期
考核办法、导师守则等。
最后,制定教学工作安排。
条理安排学期各
阶段事务,有条不紊展开工作,切实为师生服务,提升教学管理工作
的实效性。
二、增强学风管理
要严肃学风纪律,做好教学情况检查,完善考勤管理制度。
可成立学
院研究生教学情况检查小组,由教学院长担任组长。
小组成员有:学
科带头人、各导师、教学秘书、辅导员等。
其中,教学院长重点负责
对教师上课实行听课检查和评价;学科带头人重点负责对本专业的教
师授课准备工作实行检查;导师重点负责对学生专业学习、科研活动
情况实行检查;辅导员重点负责对学生报到情况、学风等方面实行检查;教学秘书重点负责对学生上课情况实行检查,并对相关工作实行
协调和总结。
任课教师增强上课点名制度,缺勤学生履行请假手续,
限制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的出现。
三、增强研究生专业兴趣培养、学术实践及交流
在研究生入学动机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
研究生
扩招后,在绝绝大多数学生追求学术理想的趋势下,不乏存有学生为
逃避社会压力、获取高学历文凭等而读书的现象。
所以,培养研究生
的专业兴趣,将其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
首要任务。
学术实践和交流则是研究生科研水平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锻炼和检验其学习效果的最好机会。
可采取措施有:(1)鼓
励学生增强学术实践,定期参加各种读书会、学术交流,在认真读书
的基础上,撰写各类学术论文,以此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2)增强
学术交流。
鼓励导师带领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拓宽其研究视野
和领域;在本学科和跨学科领域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给研究生讲学,
通过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协助研究生了解治学途径,掌握研究方法,熟悉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等。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阶段。
通过系统的课
程学习,打好学术基础,能够使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
所以,
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文科课程设置一般
在一年内上完所有课程,论文写作、答辩在余下两年完成。
第一年大
量课程的设置使研究生缺少时间主动学习研究,后两年的空闲又容易
滋生惰性,不利研究生的健康成长。
这种情况下,以一级学科下课程
设置实践为例,我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院情况及培
养合格研究生的需要,对课时实行了必要的调整。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中专业类课程实行整合、精简,修订后每生需修公共基础课2门,专
业基础课2门,专业课2门,选修课6门(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一门,跨学科选修一门),总学分达到34学分,符合学校要求。
此外,专业
类课程授课方式调整为讲授与实践两方面,基础理论课程讲授课时精
简了三分之一,选修课程课时精简了二分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将更
多的精力放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理论实践部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五、增强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
增强对毕业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的管理是提升研究生
培养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
在实行培养环节的过程中组织学科实行自查。
制定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工作的时间表及工作步骤,定期召开
学科带头人会议,通报各学科毕业生论文撰写基本情况,即时布置学
科实行自查工作。
毕业论文的开题确定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进
度计划等,是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立足之本。
开题环节要求学生与导师
反复调查和论证,确定选题,做好开题报告。
论文中期检查能够即时
发现研究生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增强论文工作的过程控制,保证论文的质量。
论文预答辩、答辩的组织管理主要做到按时提交学
位论文,评审人员认真做好论文评阅工作,答辩过程严格公正。
抓好
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同时,还可在学生、导师、学科各个群体层面分别
展开工作。
针对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培养进度对其实行教育。
对处于课
程阶段的一年级学生,鼓励其对自身严格要求,定好学习计划和发展
目标。
对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的二、三年级学生,增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强调论文抽检不合格的后果,要求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端正态度、尽心尽力,严格遵照论文规范,严禁剽窃、抄袭等。
此外,可聘
请相关博士,对硕士生开题、答辩、修改等环节实行辅导,协助学生
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
学科之间实行经验交流也是提升研究生培养水
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文艺学、语言学
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
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个二级学科。
其中,汉语言文
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3个学科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
生培养经验,在按照学校统一步调实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招生、
订立培养方案、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到毕业答辩等,都能根据专业特
色即时实行培养措施的调整和增强,做到切实可行。
在历届毕业论文
抽检中,被检论文均顺利通过检验。
新增学科尚缺乏研究生培养经验,学习老学科的经验,努力提升带教导师的个人水平,是顺利完成研究
生培养任务的良好途径。
六、增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
研究生主要跟从导师学习专业知识,展开科
研工作,两者之间接触多,联系紧密。
导师最容易了解带教学生的思
想品性和学习水平,在学术、教育、阅历等方面具有权威性,容易被
研究生接受。
所以,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让导师参与管理,对
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学院应增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
导师品德素质、学术素养。
要求导师敦促学生认真对待论文,抓好学
生撰写论文中的各个环节,准确引导学生论文方向。
此外,针对新增
导师培养研究生经验缺乏的问题,可定期对导师实行培训和师德教育,提供导师之间交流经验的机会,协助导师指导好自己的硕士生,使其
顺利修完课程,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
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复
杂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把握教学管理工作方法的客观规律,即时总结经验,对各种工作方法加以综合,做到与时俱进,坚持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研究生教学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