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学 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3)

医学影像学 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3)


六、胆系结石症
★ 根据化学成分分为 ◆ 胆色素结石 多发,形如桑葚,小而无一 定形态(我国常见)
六、胆系结石症
★ 根据化学成分分为 ◆ 胆固醇和胆色素合并组成者 中心为胆固 醇,周围为成层的胆色素和胆固醇
六、胆系结石症
★ 根据化学成分分为 ◆ 含有钙盐的混合性结石 多发,分叶状或多 面状,多见于胆囊内 ◆ 滞积性结石 单发或多发,多见于胆管内 (胆囊内形成,移入胆管),形态不一, 大多由胆色素和胆固醇组成
胆系病变的诊断
★ 胆系结石症 ★ 胆囊炎 ★ 胆系肿瘤 ★ 胆道梗阻
六、胆系结石症
★ 胆系结石由不同成分的胆固醇、胆色素和钙 盐组成
★ 感染和胆汁郁积是结石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 ★ 胆囊结石常伴胆囊炎
六、胆系结石症
★ 根据化学成分分为 ◆ 胆固醇结石 单发,圆形,较大,剖面见 胆固醇结晶(西方国家多见)
★ 胆囊 位于肝右叶、方叶下 方的胆囊窝内,囊壁厚度 1~2mm,大于3mm为异常
胆总管
★ 胆总管分为三段 ◆ 近段(第一段)大部分位于十二指肠后方,上 方,从肝-十二指肠韧带间通过,约2-3cm长 ◆ 中段(第二段)大部分位于胰头后方,可完全 埋于胰头内,长4-5cm ◆ 远段(末段)穿过十二指肠壁的一段,数毫米 长
胆囊高密度结石
胆囊多发低密度结石
六、胆系结石症
★ 胆管石:高密度结石多见
◆ 肝内胆管石:点状、结节状、不规则状 与肝管走向一致,常伴有周围胆道扩张
◆ 胆总管石:上端胆管扩张,至结石层面扩张的胆 管突然消失,于充满低密度胆汁的扩张胆管中央 或后部可见高密度的结石,形成“环靶”征或 “半月”征
肝内胆管结石
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胆囊腺瘤
胆囊底部密度 稍高门脉期和 延迟期见轻度强化
(二)胆囊癌
★ 胆囊癌(carcinoma of gallbladder)胆道系 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3 ★ 50-80岁高发 ★ 80%的病例伴有胆囊结石 ★ 早期为胆结石症状,后期进行性体重减
(二)慢性胆囊炎
★ 可为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也可开始 即为慢性
★ 女性多见,30-50岁高发 ★ 病理改变
◆ 胆囊壁增厚,瘢痕收缩,周围粘连 ◆ 镜下见粘膜破坏,被肉芽组织或瘢痕组织
替代,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钙化
(二)慢性胆囊炎
★ 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性增厚(>3mm)是主要 表现
★ 胆囊壁的钙化是典型表现 ★ 胆囊萎缩致胆囊缩小 ★ 胆囊积水致胆囊增大 ★ 增强检查,增厚的胆囊壁出现均匀强化 ★ 合并胆囊石
六、胆系结石症
胆囊石合并胆总管石
六、胆系结石症
★ T1WI和T2WI均呈低或无信号
六、胆石症
MRCP显示胆囊内和胆总管结石
七、胆囊炎
★ 胆囊炎 (cholecystitis) ◆ 急性胆囊炎 ◆ 慢性胆囊炎
(一)急性胆囊炎
★ 多见45岁以下女性 ★ 临床表现
◆ 右上腹痛,伴发热、畏寒、轻度黄疸 ★ 体征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石
八、胆系肿瘤与胆囊增生性疾病
★ 胆系肿瘤 ◆ 胆囊息肉和腺瘤 ◆ 胆囊癌 ◆ 胆管癌
★ 胆囊增生性疾病 ◆ 胆囊腺肌增生症
(一)胆囊息肉和腺瘤
胆囊息肉和腺瘤
◆ 平扫:向胆囊腔内突出的软组织小结节(直径 <1cm时CT检出率很低)
◆ 增强:明显强化,胆囊壁无增厚 ◆ 肿瘤直径超过1cm,或肿瘤位于胆囊颈部,应高
★ 胆囊增大,直径大于5cm ★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3mm ★ 增厚的胆囊壁有明显均匀增强,增强时间长 ★ 胆囊周围水肿形成胆囊周围环形低密度 ★ 胆囊周围可有液体渗出 ★ 胆囊坏死、穿孔,胆囊窝可见包含有液平面
的脓肿
急性胆囊炎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合并肝脓肿
胆囊炎并胆道出血:胆囊积血和肝包膜下血肿
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
Image Diagnosi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and Peritoneal Cavity
赵新 天津医科大学
第二节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脏
胆系疾病
第二节 肝脏、胆系、胰腺和
★ 胆系疾病应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 掌握胆系结石症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 炎的影像学表现和胆系肿瘤(以胆囊癌为 主)的影像学表现 ◆ 熟悉胆系梗阻影像学表现及其意义 ◆ 了解胆囊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
(二)胆囊癌
★ CT平扫: ◆ 胆囊壁增厚型:(15%-22%)胆囊壁不规则 或结节状增厚 ◆ 腔内型:胆囊腔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 ◆ 肿块型:多见(41%-70%),胆囊腔被软组 织肿块占据,可以累及周围肝实质
六、胆系结石症
★ 胆囊石CT表现:(CT值胆固醇含量负相关, 与胆红素和钙含量正相关) ◆ 高密度石:单发或多发、圆形、多边形或泥 沙状高密度影(CT值>25HU) ◆ 等、低密度结石:平扫不易分辨,胆囊造影 CT表现为胆囊内的充盈缺损,其位置可随体 位变换而改变、(等密度CT值0HU~25HU, 低密度CT值<0HU)
◆ 右上腹压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一)急性胆囊炎
★ 梗阻、感染、缺血是急性胆囊的主要病因 ★ 病理分型
◆ 急性单纯性:胆囊粘膜的炎症、充血和水肿 ◆ 急性化脓性:炎症波及胆囊全部,胆囊内充
满脓液,浆膜面纤维素渗出 ◆ 急性坏疽性:胆囊内充满脓液,胆囊壁缺
血、坏死,易穿孔
(一)急性胆囊炎
轻,持续性右上腹痛,黄疸,发热和腹水
(二)胆囊癌
★ 多发于胆囊底或颈部 ★ 腺癌最多见
◆ 浸润型 最常见,胆囊壁的局限性不规则增 厚,晚期可使胆囊完全闭塞
◆ 乳头型 约占20%,肿瘤向腔内生长,形成 菜花样肿物
◆ 粘液型 少见,呈广泛浸润生长
(二)胆囊癌
★ 转移 ◆ 直接侵犯邻近组织 主要是肝左内叶和右 叶前段,其次是十二指肠、胃和结肠 ◆ 经门脉或肝动脉形成肝内转移 ◆ 经淋巴途径转移到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
第二节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
★ 胆系疾病学习中的难点: ◆ 胆囊癌影像学表现 ◆ 胆道梗阻的影像学表现
正常解剖
★ 肝内胆 直径2~3mm, 平扫不显示
★ 左、右肝管 常规增 强,HRCT可显示
★ 总肝管 直径3~5mm, 在肝门三结构,大于 10mm为异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