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诊断学-消化系统与腹膜腔1

影像诊断学-消化系统与腹膜腔1

82
影像学表现-CT、MRI
胃肠壁明显增厚,但发生在胃部者,胃 仍可有一定柔软度,发生在肠道者较少发 生梗阻
病变段肠管呈动脉瘤样扩张,原因是肠 壁植物神经丛破坏,肠壁肌力下降,此为 特征性表现
肿块密度或信号均匀,中等度强化
弥漫的胃周或系膜淋巴结及腹膜后淋巴 结肿大
83
淋巴瘤(三明治征)
84
70
结直肠癌: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主要表现为排便
习惯与性状的改变(便血、腹泻、便秘、里急后重,粪便
变细)。
①增生型:肿瘤向腔内生长,呈菜花状,可有浅溃疡,基 底宽,肠壁增厚; ②侵润型:癌瘤沿肠壁浸润,使肠壁增厚,呈环形生长, 使肠壁向心性狭窄; ③溃疡型:深而不规则的溃疡。
71
影像学表现-X线
幽门痉挛,开放延迟 球部有固定压痛
鉴别诊断:胃癌产生的恶性溃疡(见胃 癌)
58
疾病诊断
胃癌 (gastric carcinoma)
59
临床与病理
胃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40~60岁。临床 表现为上腹疼痛、呕血或黑便,可触及肿块或发生梗阻。 以胃窦、小弯侧及贲门区常见。 大体分为三型:
28
基本病变表现胃
CT和MR检查
壁 增
腔壁局限性增厚和 厚 肿块
腔壁密度或信号异

系膜血管的改变和 淋
淋 巴
巴结异常
结 增

29
疾病诊断
食道癌 (esophageal carcinoma)
30
临床与病理
好发于40~70岁男性,主要症状是进行性 吞咽困难
大体分三型:①浸润型 管腔狭窄 ②增生型 肿块 ③溃疡型 大溃疡
43
44
特殊类型:
•穿透性溃疡:深达浆膜层 •后壁溃疡:易慢性穿孔,与网膜胰腺粘连 •胼胝性溃疡: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
45
影像学表现-X线
可归纳为两类: 直接征象-代表溃疡本身的改变 间接征象-功能性和瘢痕性改变
46
影像学表现-胃溃疡
(1)直接征象-龛影
80
临床与病理
起源于胃肠道粘膜下的淋巴组织,以胃最 多见,其次是小肠,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回 盲部 病理上多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恶性、呕吐、腹泻、 消瘦和发热等
81
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
粘膜皱襞变平、增宽、破坏消失 充盈缺损:弥漫性多发结节样或肿块样 龛影 胃肠壁多柔软、狭窄不明显
• 早期为肠壁水肿,继而出现裂隙状溃疡, 炎症及纤维化可导致肠壁增厚、狭窄、梗 阻。溃疡穿透可致肠瘘。
•87
影像学表现- X线
• 分泌增多,钡剂涂布不良 • 线样龛影,多位于肠系膜侧肠壁 • 鹅卵石征:纵横交错的溃疡及其间水肿隆起的
粘膜 • 非对称性狭窄 • 节段性分布、跳跃征 • 窦道和瘘管
•88
消化系统与腹膜腔
2020/3/17
2
第一节 食管与胃肠道
2020/3/17
3
检查方法
X线检查
X线平片 仅用于急 症检查 (高密度 异物、穿 孔、梗阻、 结石)
4
检查方法
X线检查
钡剂造影检查(首选)
上消化道造影
检查前禁食、水 禁忌:肠梗阻,急性消化道出血;便秘者慎用
小肠钡剂造影 结肠钡灌肠
影像学表现- CT和MRI
• 多累及回肠末端、节段性受累 • 肠壁增厚,炎症活动期强化较明显。 • 活动期系膜内小血管明显增多,呈“梳征”。 • 并发症表现:蜂窝织炎、脓肿、瘘管、梗阻、
粘连。 • 系膜血管周围淋巴结增大。
鉴别诊断:肠结核和小肠淋巴瘤
•89
•90
鉴别诊断: 食道Ca :食管静脉曲张的管壁柔软伸缩自如,是
与食管癌的重要鉴别点。
39
•40
食 道 胃 底 静 脉 曲 张
•41
疾病诊断
胃、十二指肠溃疡 (gastric ulcer,duodenal ulcer)
42
临床与病理
好发于20~50岁,十二指肠溃疡更常见。 胃溃疡从黏膜层开始,常深达肌层,溃疡 口周围为炎性水肿。 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部疼痛,具有反复性、 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
CT或MR:胃肠道起源的实性肿块,直径小 于5cm者,边界清晰,密度/信号均匀, 中度或明显强化;较大的肿块,常伴有 坏死、囊变和出血,强化不均,边界欠 清,肝脏转移较为常见。
77
小肠间质瘤
•78
胃 底 间 质 瘤
•79
疾病诊断
胃肠道淋巴瘤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检查前清洁肠道(缓泻剂或灌肠),经肛门注入气 体及钡剂
•5
•6
注意
透视与点片相结合 形态与功能改变并重 适当加压
•7
• CT
• 平扫+增强 空腹+口服水 • CT小肠造影检查 • 仿真结肠内镜
• MR • 超声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正常影像表现



食道
弓 压 迹
钡餐造影检查 CT与MRI检查

早期胃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胃癌, 不论其大小和有无转移。
61
进展期胃癌蕈伞型
•62
胃角后壁的溃疡型癌
•63
进展期胃癌浸润型
•64
半月综合征:
龛影形态不规则, 多呈半月形,位于胃轮 廓之内,周围绕以宽窄 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 堤,环堤上见结节状和 指压迹状充盈缺损(指 压痕),指压痕间有裂 隙状钡剂影(裂隙征), 以上表现被称为半月综 合征。
18
胃淋巴瘤 食道癌
充盈缺损
•19
基本病变表现
2、轮廓改变:
②龛影(niche):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 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 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 所致;轴位呈火山口状。
20
龛 影
•21
基本病变表现
2、轮廓改变:
③憩室(diverticulum) 为向壁外的囊袋状膨 出,有正常的粘膜通 入,与龛影不同。
龛影的形态:多位于小弯 侧,切线位突出于胃轮廓 外,呈火山口状、乳头状、 锥状或其他形状。 边缘光滑整齐,底部平整 或稍不平。
47
•48
影像学表现-胃溃疡
(1)直接征象-龛影
龛影口部:常有粘膜水肿造成的透明带,良性 溃疡的特征,依范围不同有不同表现:
粘膜线:龛影口部光滑整齐的透明线,宽12mm 项圈征: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
胃窦
•12
胃底
胃体 胃大弯
胃的分形:牛角型、钩型、瀑布型、长型
•13
充盈相
粘膜相
•14
正常影像表现
小肠
钡剂造影:
空肠位于左中上腹,环状、 羽毛状粘膜皱襞,与回肠没 有明显分界,回肠位于右下 腹和盆腔,粘膜皱襞少而浅。 服钡后2-6小时钡剂前端达 回盲部,7- 9小时排空。
CT、MR检查
15
狭颈征:龛影口部明显狭小,透明带短缩
49
项圈征
↖ 狭颈
项圈征 •50
影像学表现-胃溃疡
(1)直接征象-龛影
粘膜集中:慢性溃疡周围的瘢痕收缩,造成 粘膜皱襞均匀性纠集。这种皱襞如车轮状, 向龛影口部集中,且逐渐变窄直达口部边缘, 是良性溃疡的特征。
(2)间接征象-胃溃疡引起瘢痕性改变可 使胃变形、狭窄。幽门处溃疡性瘢痕可 造成幽门狭窄及梗阻。
正常影像表现
结、直肠
X线造影:
主要特征是可见 多个
大致对称的袋状突 出,
称结肠袋。
CT、MR检查
壁厚度一般1-3mm,
大于5mm提示病
变可
16
基本病变表现
X线造影检查
1、内腔改变 ①内腔狭窄 ②内腔扩张
食道癌 贲门失迟缓
17
基本病变表现
2、轮廓改变:
①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指钡剂涂布的 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 性肿块向腔内突出,导致局部钡剂不能充盈 所致。
小肠腺癌:管腔向心性狭窄、粘膜破坏、充 盈缺损、管壁僵硬、钡剂受阻、伴窄前扩张。 结肠癌:①不规则肿块,可使钡剂受阻
②管腔狭窄,偏心性或向心性 ③龛影,常伴充盈缺损和管腔狭窄 ④病变段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
72
结肠肝曲癌浸润型
乙状结肠癌浸润型
•73
鉴别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淋巴瘤
74
疾病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51
•52
•53
影像学表现-十二指肠溃疡
90%以上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 直接征象为龛影,但以球部变形更为常见, 可以是“山”字形,三叶草形,葫芦形 球部溃疡愈合后龛影消失,但变形可持续 存在
54
球 底 部 钡 斑
•55
球 部 钡 斑
•56
球 变 形
•57
其他征象:
激惹征:球部痉挛,钡剂于球部不能停留, 排空迅速


支 气


谿
压 迹



房 压




10
正常影像表现
胃与十二指肠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
胃分为胃底、胃体和胃窦三部分及胃大 弯和小弯。 十二指肠呈C型,分为球部、降部、水 平部和升部,包绕胰头。
CT与MRI检查胃壁厚度不超过5mm
11
胃小弯 胃窦
贲门
胃底
十二指 肠球部
胃大弯 胃体
幽门
胃小弯 胃角
食管平滑肌瘤:边缘光滑锐利,粘膜大 多光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