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保健学 (第五、六章)

体育保健学 (第五、六章)



早锻炼可以迅速消除大脑皮层因一夜睡眠而形成的抑制, 活跃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振奋精神,以充沛的精力和愉快 的情绪,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经常在清新的空气中进行适当的早锻炼,对增进健 康,增强体质有显著的作用。 早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一般应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简单 易行的活动内容为主,如广播操、慢跑、拉韧带、武术基 本功和简单套路等。 早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以 20~30min为宜,运动 负荷也不宜过大,并避免作一些剧烈的运动或比赛。早锻 炼后至早餐前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三)健康分组的注意事项
1. 一般应在新生入学初,在体格检查(初查)的 基础上,由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协商确定组别。 2. 经过一定时期的锻炼后(一般是一个学期),再 根据学生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如原属医 疗体育组和准备组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健康 状况和功能水平提高了,可转入准备组或基本组。 3. 调整组别一般在每学期或每学年的体格复查后进 行。 4. 如分组发生困难时,可暂时将其编入较低的一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根据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材料,再 确定组别。 5.体格检查时,某些学生由于精神紧张、疲劳、发 烧等原因,往往出现功能异常反应,可改期进行功能检查, 予以鉴别。 6.分组确定后,要定期观察和检查分组是否恰当, 尤其对医疗体育组和刚转入较高一组的学生,更应加强医 务监督。
(二)体重 健康人在大运动负荷运动后,由于体液的丧失,会有 一时性体重下降,但1~2天后就能恢复正常。如果体 重持续下降,并伴有其他异常现象,可能是健康状况不 良或是过度训练。在进行自我监督时,应每周测体重 1~2次,记录下具体重量。 (三)运动成绩 自我监督时,根据运动成绩稳步提高、运动成绩保持原 有水平、运动成绩下降或动作协调性破坏等情况,可分 别记录为"良好"、"一般"和"不良"。 在客观检查中, 还可以记录背力、握力、肺活量、呼吸频率、伤病和女 子月经等情况。
二、课间操 课间操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身体锻炼这一积极性休息方 式,帮助学生消除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防治因长时 间坐位或单一的身体姿势导致的身体畸形发育,激发学 生愉快的情绪,松弛神经,使之精神愉快地投入再次学 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节 下午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
一、下午课外活动的意义 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活动,可使一天 处于紧张学习状态之中的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巩固和 提高体育课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学生自觉锻炼的 习惯,增强体质。同时,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 质和锻炼心肺功能的主要活动时间。
2.血压
在训练期间应经常做血压检查。正常成人动脉收缩 压<18.6kPa(14mmHg),舒张压<12 kPa(90mmHg),如果收缩压>21.3kP a(16 mmHg)和域舒张压>12.6kPa(9 mmHg),则称为高血压。 青少年可能是由神经、内分泌改变,而易引起血压 升高,称为青少年性高血压。对患"青少年性高血压"者, 应避免进行连续紧张激烈的比赛,并少参加举重、摔跤 等有屏气动作的运动项目 。 如果血压异常,不能改善,并伴有头晕、头痛等症 状就应做过一步检查。
第五章 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第五章 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第一节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
一、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健康分组的依据 1.健康状况 根据学生的既往病史和对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检查, 由医生得出健康状况良好或存在某些缺陷的结论,确定合适 的体育活动项目和适宜的运动负荷。 2.身体发育状况 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身体 发育上有无缺陷的情况,确定其参加体育活动的适宜组别。 3.生理功能状况 采用各种生理功能检查,确定各系统的功能水平,重点 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以及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 系统的功能状况。
二、客观检查 (-)脉搏 经常从事运动的人,特别是从事耐力性项目的运动 员,由于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安静时脉搏常较缓慢。训 练水平越高,身体机能状况越好,脉率越低。 在自我监督中,常用晨脉来评定训练水平和身体机能 状况。晨脉是早晨醒来后起床之前测得的每分钟脉搏数。 因为晨脉反映了基础代谢下的脉搏,健康人的晨脉是基本 稳定的。如果晨脉经常在较快水平,可能与过度训练有关。 在测量脉搏时,除注意频率外,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记 录时应写明每分钟脉搏数和心律是否整齐。
3.心功指数 根据测得的安静时的心率和血压,可算出布兰奇心功 指数,该指数能全面地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布兰奇心 功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 布兰奇心功指 数在110~160范围内为心血管功能正常,平均值是140。如 果超过200,可能是过度训练或机体功能状态不良的表现, 或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应做进一步临床检查。 4.尿蛋白 正常人尿中无蛋白或偶有微量蛋白。因运动导致的一 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正常情况下运动性蛋白 尿于数小时至24h内恢复正常。 运动性蛋白尿几乎可出现于所有的运动项目,以长距 离跑、游泳、足球等运动后出现率较高。
5.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具有携氧功能的含铁蛋白质。我 国标准正常男子血红蛋白含量为 120~160g / L,女子 为 105一150 g / L。血红蛋白是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 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在训练期间,血红蛋白正常, 成绩提高,说明机体功能状况好;如果血红蛋白下降至男 子低于 120 g / L,女子低于 105 g / L,称为运动 性贫血。 6.心电图 心电图既是临床上检查心脏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又 是观察运动员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心电图出现多发 性早搏、显著窦性心律不齐、ST段及T波变化,提示有 过度训练、过度疲劳等引起的心肌损害、心功能下降。此 时运动员往往会有更明显的不良感觉。应进一步作临床检 查,调整训练计划,或暂停训练。
3.肺结核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分组时,除考虑病变的类型 和现有体征外,还需了解 机体的代偿功能水平。因为 同一类型的病变,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 同水平的代偿功能。可从功能试验的结果和自我感觉 两方面来评价其代偿功能的好坏。 4.风湿性关节炎 运动后关节疼痛或肿胀者,列入医疗体育组。关节 轻度疼痛,但与运动及气候变化无关,且经常参加体 育锻炼者列入基本组,不经常运动者则列入准备组。
第二节
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
1.脉搏 常人安静时平均脉率(心率) 70次 / min左右,正 常范围是 60一 100次 / min。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 心率较低,一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心率常小于50次 / m in。一般心率低于 60次 / min称为心动过缓。运 动员的心率缓慢是由于长期训练,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引 起,是心血管系统对长期训练产生适应的表现,多数情况 下标志着良好的训练状态。如果安静时心率超过 100次 / min,称为心动过速。常由心脏疾病、甲亢、发热等病 理原因引起。 检查体育或训练课后心率的恢复情况,可了解运动量 大小。课后5~10min,心率已恢复到课前水平属小 运动负荷;心率较课前快2~5次 / min,属中等运 动负荷;心率较课前快 6~ 9次 / min,属大运动 负荷 。
(四)睡眠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睡眠应该是良好的,表现为入 睡快、睡得熟、少梦或无梦,醒后精神良好。记录时可填写 睡眠的时间、睡眠状况,如良好、一般、不好(如失眠、多 梦、易醒等)。 (五)食欲 健康的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食欲应当良好。记录时可填 写食欲良好、一般、不好、厌食等。 (六)排汗量 排汗量的多少与气温、湿度、饮水量、衣着有关,也和 训练水平、身体机能状况、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运动负荷等 有关。记录时可填写出汗正常、减少。增多、夜间盗汗等。
二、体育课的医学观察 (-)观察学生的机体反应 1.课前询问学生的自我感觉,测定脉搏、血压、 肺活量和呼吸频率等生理功能指标; 2.在课的各个部分结束后,或某个练习开始前或 结束后,测量脉搏等指标,并观察某些外部表现(如面 色、神情、动作和出汗量等),以确定疲劳程度; 3.课结束后 (1) 立即进行检查(内容同运动前),同时询问学 生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的自我感觉; (2) 课后 10~15min,还可进行补充负荷试验。 (3)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检查学生课后恢复期的机 体情况,如询问自我感觉,测量脉搏、血压、呼吸频率、 肺活量和体重等指标。
4.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 通过询问运动史和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素质测试,了解 其过去的运动习惯、参加运动的年限、成绩水平、身体 素质、运动能力、运动伤病情况等。 (二)健康分组的组别 1.基本组 凡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无异常,可参加基本组。凡 参加此组的学生,应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 2.准备组 凡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可编入准备组。 此组学生可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但进度应 放慢,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也要减小,不宜参加运动训 练和激烈的运动竞赛。 3.医疗体育组 凡身体发育不良或健康状况明显异常者(如病残 者等),编人此组。参加医疗体育组的学生,必须按特 殊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医疗体育活动,以帮助其治疗疾 病,恢复健康。
三、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 测量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需了解运动负荷的大小以及 机体对运动负荷的生理反应。运动负荷的大小又取决于强 度、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其中强度因素更为重要。常用 的评定方法有两种,即指数法和百分法。上述两种方法的医务监督 一、早锻炼(早操)
(四)几种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分组 1.心脏异常者 常见的心脏异常征象是心脏杂音,心脏杂音应区别是病 理性还是生理性杂音,心脏杂音如为生理性者,运动后 杂音消失或无变化,功能试验结果正常且身体发育良好, 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可编入基本组。功能试验结果异常, 平时少运动者,编人医疗体育组。 2.血压增高 对血压增高的人,特别是青少年,首先要分析是否受精 神因素的影响,其次从病史中找原因。检查时若发现18 岁以下的青少年有血压增高征象,应考虑是否为"青少年 性高血压",对患"青少年性高血压"者,如果过去一直从 事运动,则不应中止体育锻炼,但应加强保健指导,适 当控制运动负荷和强度,避免进行连续紧张激烈的比赛, 并少参加举重、摔跤等有屏气动作的运动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