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求图示电路在开关K 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的等效电阻ab R 。
解:先求开关K 断开后的等效电阻:
()()Ω=++=9612//126ab R
再求开关K 闭合后的等效电阻:
()()Ω=+=86//1212//6ab R
2-2(2).求图示电路在开关K 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的等效电阻ab R 。
解:先求开关K 断开后的等效电阻:
()Ω=+=384//4ab R
再求开关K 闭合后的等效电阻:
Ω==24//4ab R
2-3.试求题图2-3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ab R 。
(a )
解:
题图2-3(a )
a
Ω
Ωa
Ω
Ω
a
题图2-2(1)
题图2-2(2)
a
b
Ω
4Ω
8
240//360144ab R =ΩΩ=Ω
(b )
解:
40ab R =Ω
题图2-3(b )
a
b
a
b
20Ω60
Ω
a
40
Ω
a
b 20
Ω60
Ω
a
20ΩΩ
a
Ω
Ω
a
a
a a
Ω
2-25(1). 求图示电路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 R 。
解:在图中画一条垂线,使左右两边对称,参见图中虚线所示。
显然虚线为等位线,没有电流流过,故图中电阻0R 可去掉,其等效电阻为:
()()[]Ω=++=48//88//88ab R
2-25(2). 求图示电路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 R 。
解:此题与上题相同,只是其中电阻的阻值不同,但仍保持其对称性。
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有:
()()[]Ω=++=7
12
4//22//66ab R
2-25(3). 求图示电路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 R 。
解:在图中画一条垂线,使左右两边对称,参见图中虚线所示。
显然虚线为等位线,没有电流流过,故可将图中c 点分开,参见其等效图(题图2-25(3-1))所示,其等效电阻为:
()[]R R R R R R R ab 9
10
2//2//2//2=
+=
2-8.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模型。
(1)解:等效电压源模型如题图2-8(1-1)所示。
题图2-25(1)
题图2-25(2)
题图2-8(1) a
b
V 10题图2-8(1-1)
题图2-25(3)
题图2-25(3-1) R
(2)解:等效电压源模型如题图2-8(2-1)和2-8(2-2)所示。
(3)解:等效电压源模型如题图2-8(3-1)、2-8(3-2)和2-8(3-3)所示。
(4)解:等效电压源模型如题图2-8(4-1)、2-8(4-2)和2-8(4-3)所示。
2-9.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流源模型。
(1)解:等效电流源模型如题图2-9(1-1)所示。
题图2-8(2)
题图2-8(2-1)
题图2-8(2-2)
题图2-8(3)
题图2-8
(3-1)
题图2-8(3-2)
a
b
题图2-8(3-3)
题图2-8(4)
V
10
题图2-8(4-1)
题图2-8(4-2)
V
题图
2-8(
4-3)
题图2-9(1-1)
a
b
V
10题图2-9(1)
(2)解:等效电流源模型如题图2-9(2-1)、2-9(2-2)所示。
(3)解:等效电流源模型如题图2-9(3-1)、2-9(3-2)、2-9(3-3)所示。
(4)解:等效电流源模型如题图2-9(4-1)、2-9(4-2)、2-9(4-3)所示。
*2-10.求图示各电路的最简等效电路。
(1)解:
题图2-9(2)
题图2-9(2-1)
题图
2-9(
2-2)
a
b
题图2-9(3-1)
题图2-9(3-2)
题图2-9(1-1)
题图2-9(3
)
题图2-9(4-2)
题图2-9(4-3)
题图2-9(4)
V b
a 题图2-9
(4-1)
V
b
a
题图2-10(1)
1b a
题图2-10(1-1)
b
a
题图2-10(3)
1题图2-10(3-1)
题图2-10(3-2)
题图2-10(4) 题图2-10(4-1)
(2)解:
(3
)解:
(4)解:
*2-16.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模型。
解:将图中4V 电压源和2欧姆电阻组成的电压源模型变换成电流源模型,并将两个2欧姆电阻并联等效成一个1欧姆电阻,参见题图2-16(1)所示:
再独立电流源模型和受控电流源模型均转换成相应的独立电压源模型和受控电压源模型, 并将两个串联电阻等效成一个电阻,参见题图2-16(2)所示:
题图2-10(2
)
题图2-10(2-1)
题图2-16
列写题图2-16(2)所示电路的端口伏安关系:
U I U 632++=
解得: I U 5
3
52--=
由此,得电路的等效电压源模型如图2-16(3)所示。
*2-17.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模型。
解:将并联于25V 电压源的10欧姆电阻去掉,其等效图如题图2-17(1)所示。
列写端口伏安关系: ()11115161056I I I I I I U +=+++= 另一方面,列写电压等式: ()1115101025I I I I ++=- 由此解得: I I 4.011-= 代入端口伏安关系式得:
()I I I I I U 10154.01151615161+=-+=+=
由此建立原电路的等效电压源模型如图2-17(2)所示。
2-20.用电源转移法求图示电路中电流I 。
解:先将电路化减,在计算电流I :
题图2-17
V 25题图2-17(1)
V
25题图2-16
(1)
题图2-16(2)
题图2-16(3)
Ω-3V 5
2-题图2-17(2)
()683240I ++++=
17A 6
I =-
2-21.用电源转移法求图示电路中电流I 。
解:先将电路化减,在计算电流I :
1.5A I =
2-23.求图示T 型网络的等效π网络。
(1)R R R R ca bc ab 3===
c
a
(2)Ω==⨯+⨯+⨯=
3010300106101015156ab R ;Ω==506300bc R ;Ω==2015
300
ca R
2-24.求图示π网络的等效T 型网络。
(1)3R R R R c b a ===
(
2
)
Ω=++⨯=
510
152525
10a R ;Ω=++⨯=
31015251510b R ;Ω=++⨯=5.71015252515c R
题图2-24(1)
a
题图2-24(1-1)
c
题图2-17(2-1)
c
题图2-17(2)
a
题图2-23(2-1)
a
题图2-23(2) c
*2-26.求图示电路中90欧姆电阻吸收的功率。
解:将虚线右侧电路作T π变换,参见题图2-26(1)所示,求其等效电阻:
[]027//927//1//276R =+=Ω
原电路等效成题图2-26(2)所示电路。
计算电压源输出电流: ()A I 210
20
64//90120==++=
依分流公式有: A A I 2.0210
9010
1=⨯+=
90欧姆电阻吸收的功率:W R I P 6.3902.02
9021=⨯==
题图2-26(1)
Ω
Ω
题图2-26(2)
Ω
题图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