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1)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1)


4
第一节 概述
据国外统计:
➢ 用手工编程时,一个零件的编程时间与机床 实际加工时间之比,平均约为 30:1。
➢ 数控机床不能开动的原因中,有20~30%是 由于加工程序不能及时编制出造成的
编程自动化是当今的趋势!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5
第一节 概述
二、手工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图纸工艺分析
这一步与普通机床加工零件时
的工艺分析相同,即在对图纸
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选定


机床、刀具与夹具;确定零件
加工的工艺线路、工步顺序及
切削用量等工艺参数等。
零件图纸 图纸工艺分析
计算运动轨迹 程序编制
制备控制介质 校验和试切
错误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6
第一节 概述
计算运动轨迹
根据零件图纸上尺寸及工艺线 路的要求,在选定的坐标系内 计算零件轮廓和刀具运动轨迹 的坐标值,并且按NC机床的规 定编程单位(脉冲当量)换算 为相应的数字量,以这些坐标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13
第一节 概述
Y
刀具运动轨迹 工件轮廓
R50 f20
C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X R30 R20
数控技术
Z 14
第一节 概述
刀位点: 用于确定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刀具上的特定点。 镗刀 钻头 立铣刀、端铣刀 面铣刀 指状铣刀 球头铣刀
车刀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15
第一节 概述
对刀: 就是使“对刀点”与“刀位点”重合的操作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16
第一节 概述
选择对刀点的原则:
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或与之相 关的位置上。
选在对刀方便,便于测量的地方。 选在便于坐标计算的地方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值作为编程尺寸。
零件图纸
图纸工艺分析
计算运动轨迹

程序编制

制备控制介质
校验和试切
错误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7
第一节 概述
编制程序及初步校验
根据制定的加工路线、切削用量、
零件图纸 图纸工艺分析
刀具号码、刀具补偿、辅助动作及
计算运动轨迹
刀具运动轨迹,按照数控系统规定 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零件加 工程序,并进行校核、检查上述两
数控技术
18
第一节 概述
➢ 车削或铣削: 原则: 尽量采用切向切入/出,不用径向切入/出,以避免由于 切入/出路线的不当降低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2
第一节 概述
程序编制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手动编程:整个编程过程由人工完成。对编程人员的要求高(不 仅要熟悉数控代码和编程规则,而且还必须具备机械加工工艺 知识和数值计算能力)
自动编程:编程人员只要根据零件图纸的要求,按照某个自动编 程系统的规定, 将零件的加工信息用较简便的方式送入计算机, 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程序的编制,编程系统能自动打印出程序单 和制备控制介质。
常用的校验和试切方法:
对于平面轮廓零件可在机床上用笔代替刀具、坐标纸代替工件 进行空运转空运行绘图。
对于空间曲面零件,可用蜡块、塑料或木料或价格低的材料作 工件,进行试切,以此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11
第一节 概述
在具有图形显示功能的机床上,用静态显示(机床不动)或动态显 示(模拟工件的加工过程)的方法,则更为方便。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内容提要
本章将讲述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和典型的加 工方法;加工程序的编制、结构及常用算法; 简要介绍自动编程。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1
第一节 概述
一.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从零件图纸到制成控制介质的全过程。
将零件的加工信息:加工顺序、零件轮廓轨迹尺寸、工艺参数(F、S、 T)及辅助动作(变速、换刀、冷却液启停、工件夹紧松开等)等,用 规定的文字、数字、符号组成的代码按一定的格式编写加工程序单, 并将程序单的信息变成控制介质的整个过程。

程序编制

制备控制介质
个步骤的错误。
校验和试切
错误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8
第一节 概述
零件图纸
制备控制介质
图纸工艺分析
将程序单上的内容,经转换
计算运动轨迹
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作为数 修

程序编制
控系统的输入信息,若程序
制备控制介质
较简单,也可直接通过键盘
输入。
校验和试切
错误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3
第一节 概述
手工编程适用于: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 自动编程适用于:
➢ 形状复杂的零件, ➢ 虽不复杂但编程工作量很大的零件(如有数千个孔的零件) ➢ 虽不复杂但计算工作量大的零件(如轮廓加工时,非圆曲线的计算)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三、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和数控加工方法
1. 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和工艺除按一般方式对零件进行分析外,还 必须注意 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对刀点
对刀点:确定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点(起刀点)。
对刀点 可以是工件或夹具上的点,或者与它们相关的易于测量的点。
对刀点 确定之后,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相对关系就确定了。
17
第一节 概述
加工线路的确定
加工线路——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次序。 ➢ 孔类加工(钻孔、镗孔)
原则: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 少空行程:
b
a n个
红线长 = b + 2(n -1)a +切入/出段 黄线长 =(n -1)(a + b) +切入/出段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9
第一节 概述
程序的校验和试切
所制备的控制介质,必须经过
零件图纸 图纸工艺分析
进一步的校验和试切削,证
计算运动轨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是正确无误,才能用于正 式加工。如有错误,应分析 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 的修改。

程序编制

制备控制介质
校验和试切
错误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10
第一节 概述
上述方法只能检查运动轨迹的正确性,不能判别工件的加工误差。 首件试切(在允许的条件下)方法不仅可查出程序单和控制介质是否 有错,还可知道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当发现错误时,应分析错误的性质,或修改程序单,或调整
刀具补偿尺寸,直到符合图纸规定的精度要求为止。
2020年11月11日1时36分
数控技术
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