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08-29 15:11:17项目名称: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号:08068委托单位:达州市规划与建设局承编单位: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 0 8 1 1 2 4院长:樊晟高级规划师总工程师:毛刚高级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9年4月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责任总工:华副总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涛副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工高黄根副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主持人:樊川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奇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代明副总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黄剑云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岳波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亮规划师廖伟助理规划师马晓宇规划师廖竞谦规划师邓生文研究生协编单位:达州市规划和建设局前言受达州市规划与建设局的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编工作。

工作组于2008年7月进驻现场开始开展工作,在达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规划与建设局的直接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经过现场踏勘和有关部门调研,收集了大量现状资料和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在重点进行城市区域战略地位、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城市发展空间拓展、道路交通体系和城市风貌等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构思与方案,于2008年8月8日、9月25日与12月17日分别向达州市四大班子和相关部门领导与专家汇报,经过与会人员认真讨论,提出了修改完善审查意见。

一、文字成果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二、图纸成果1、区位关系图2、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4、市域生产力布局规划图5、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6、市域风景旅游规划图7、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8、市域交通规划图9、市域电力设施规划图10、市域给排水燃气设施规划图11、市域电信邮政设施规划图12、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13、历史沿革及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分析图14、地质灾害分布图15、用地评定图16、用地现状图17、用地布局规划图18、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图19、绿地系统规划图20、景观风貌规划图21、道路规划图22、交通规划图23、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图24、给水工程规划图25、燃气工程规划图26、电力工程规划图27、电信工程规划图28、雨水工程规划图29、污水工程规划图30、防灾规划图31、环境保护分区规划图32、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33、远景轮廓规划图34、中期用地布局规划图35、近期建设规划图36、近期建设重点项目布局规划图37、近期住房建设布局规划图38、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图39、空间管制规划图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 2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 2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第三节城镇化发展目标 3第四节城市发展目标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一节综合经济分区与产业布局 3第二节市域城镇发展与布局 4第四章市域城乡支撑保障系统规划 6第一节市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第二节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 8第三节市域风景旅游发展规划 9第四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1第五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11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1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2第三节新农村建设规划 12第六章市域空间管制与城市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13 第一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13第二节城市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14第七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5第八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5第一节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增长边界 15第二节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 15第三节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6第四节城市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18第九章城市绿地与山体景观保护规划 19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9第二节城市山体景观保护与利用规划 21第十章城市景观及风貌规划 22第一节城市景观风貌分区 22第二节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风貌塑造 22第三节城市滨水空间景观风貌塑造 23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4第一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 24第二节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5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5第十二章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26第一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26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27第三节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27第四节城市电力工程规划 28第五节城市电信工程规划 28第六节城市管线综合规划 29第七节城市环卫工程规划 29第十三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9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30第十五章旧城更新规划 31第十六章城市空间管制规划 31第十七章城市远景发展规划 32第十八章城市中期与近期建设规划 33第一节城市中期建设规划 33第二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33第十九章实施规划建议 34第二十章附则 34附表一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08年) 36 附表二近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15年) 36 附表三中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37 附表四远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37附表五达州城市近期重点项目表 38附表六达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览表 42第一章总则第1条近年来,在2000年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达州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省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等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达州城市南部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一方面给达州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另一方面重新审视2000年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其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和不足。

为了合理引导、促进达州市城市发展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特对达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2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达州”为基本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达州城市生态环境和山水格局,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塑造达州以能源化工为涵的新文化。

立足长远、着眼宏观,提高城市综合功能,构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运转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第3条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原则,关注中低收入人群,重点改善旧城与南外人居环境,维护公共安全。

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突出城市区域职能的提升,以城市发展目标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重大问题为出发点,提升达州在成渝地区、巴地区和省的作用与地位。

突出规划战略要素控制,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过境交通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突出城市空间特色,挖掘历史文化涵,确立特色鲜明的达州城市空间形态,为建设高品位的山水宜居城市提供指引。

第4条确定市域空间发展结构,对不同类型空间发展确定发展指引与管制要求。

把握城市发展定位,重新确定城市规模、城市发展目标。

重塑达州城市的空间形态,拓展城市空间,调整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格局,优化城市功能与用地布局。

充分挖掘山水资源潜力,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与生态特色,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空间。

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置,提高城市防灾能力。

第5条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8年至2030年。

近期:2008至2015年;中期:2015至2020年;远期:2021至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到本世纪中叶。

第6条本规划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组成。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围为达州市辖行政区划(万源市、通川区、、渠县、大竹县、宣汉县、开江县),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规划围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围,即:东至雷音铺山脚,北到莲花湖,西临铁山,南至铜钵河,围约189平方公里。

第7条达州城市规划区围为:通川区的全部,的南外、幺塘、新兴、河市、金垭、石板、百节、斌郎、江阳、亭子、大垭、大风与福善,以及宣汉的红岭、君塘、庙安、柏树与洋烈,面积约1130平方公里。

在城市规划区围的一切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活动和城市规划管理,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8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其中规划文本是对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容提出规定性的法律文件,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同时作用,具有法律效力。

第9条本规划强制性容指文本中粗斜体字条文。

强制性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10条本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批,由达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达州市规划与建设局是达州市人民政府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

第二章发展目标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第11条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有不同的服务半径。

国际公认的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距离是200km左右。

达州城市生长空间优越,有望成为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第12条沿长江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成渝城镇群的发展北轴,全省接触东中部的“桥头堡”,出川东大门,和组成的“K+1”字型城镇空间结构东北轴上重要交汇点,连接成渝经济带、经济带、关中经济带的桥梁。

第13条天然气储量大,资源丰富,占全国的1/10,正逐渐成为盆地的主力气田。

是继塔里木、鄂尔多斯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大气田。

第14条达州中国西部“天然气化工基地”和“硫化工基地”的建设,能夯实该地区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吸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国家战略理重心由东部发达经济区向西部相对落后区进行转移,缩小东西部差距,平衡区域发展落差,对革命老区进行扶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是国家从扩大出口向需拉动的战略转变。

第15条达州市位于“五横五纵”国家骨干网中的至运输大通道之上,交通部确定的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之一,紧邻国家运输网络东西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是沟通西部与中东部的重要节点,省第二大铁路枢纽,北上北大门。

第16条历史上的“川东工业重镇”、“巴商贸物流中心”;达州市发展潜力巨大,是国外投资热点;优势产业日趋突出,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巴地区经济发展领头羊,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第17条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初步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功能空间。

巴地区大部分被列为了限制开发区域,相反,达州市除万源县外均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

第18条发展的劣势地位1、、的区域中心城市的资源吸引和产业竞争压力;2、周边城市的同质竞争压力;3、东部发达地区的竞争压力;4、人均经济总量不高,总体实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尽合理;5、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强市弱县”的发展格局;6、城镇化水平低,人民收入水平不高;7、人地矛盾突出,环境脆弱;8、中心城区建设成本高,市县同城,多头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