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疗法PPT课件

运动疗法PPT课件


-
3
1个月:全前倾,竖头不稳 2—4个月:半前倾,逐竖头稳 5个月:扶腰坐 6个月:弓背坐,前方平衡建立 7个月:直腰坐 8个月:直腰坐,侧方平衡建立 9个月:扭身坐 10个月:坐位自由玩,卧坐位
自由转换
-
4
1个月:扶腋下阳性支持反射 2个月:扶腋下不支持 3个月:扶腋下短暂支持 4个月:扶腋下尖足支持 5—6个月:扶手臀立位跳跃 7个月:扶物站起,支持体重 9个月:扶站,一脚抬起 10—11个月:独站牵手走 12—18个月:独走
-
14
目的及意义
促进躯体回旋运动完成,促使非对称性姿 势的消失。为坐位平衡打下基础。
-
15
1、躯干直立反射出现 2、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等原始反射消失。 3、股膝关节屈曲 4、躯干回旋运动良好 5、肘关节、膝关节支撑的实现
-
16
1)仰卧位、俯卧位肩部控制翻身训练 2)仰卧位、俯卧位骨盆控制翻身训练 3)巴氏球、被单、楔形垫上体轴回旋训练 4)主动翻身训练 5)双下肢被动伸展训练 6)上田正下肢法(右下肢法) 7)弯腰拾物训练 8)长坐位训练
3)促通长坐位坐位平衡手技
4)由俯卧位到坐位、仰卧位到长坐位、俯 卧位到长坐位、长坐位到横坐位、长坐位 到正坐位姿势转换
-
20
目的及意义
促进下肢的交互动作协调,为独立行走打下基础。 促使患儿重心前移,双下肢分离运动出现,提高 双下肢负重能力。爬行运动是直立运动的基础。
-
21
1)手支撑位双肩关节负重训练 2)滚桶上四爬位训练 3)四爬位重心移动训练(控制肩部、髋部) 4)助爬器或围巾悬吊辅助四爬训练 5)四爬训练 6)高爬训练 7)三点支撑训练
-
24
1)下肢异常姿势(主要指下肢的)的消除 2)髋关节充分伸展 3)良好的髋关节控制能力及负重能力 4)跪位立直建立 5)跪位平衡出现
-
25
1)下肢外展训练及使用外展训练器 2)搭桥训练 3)燕式训练 4 ) 髋关节自我控制训练 5)膝立位保护性伸展训练 6)双膝、单膝立位训练 7)单、双膝立位转换训练 8)跪位平衡板训练
-
10
1)上肢的支撑与保护性伸展 2) 脊柱的对称性伸展 3)体轴回旋 4)仰卧、俯卧与坐位的平衡反应建立 5)从仰卧位到坐位到四爬位的姿势变化,拥抱反射消失。
-
11
1、肘、手支撑训练及加压训练
2、头控重力训练
A、仰卧位拉起头抗重力训练 B、俯卧位头抗重力训练 C、坐位头抗重力训练 D、坐位上肢伸展头抗重力训 练
儿童运动疗法的应用目的在于改善功能、 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 发育
-
8
1)头部控制训练 2)翻身训练 3)独坐训练 4)爬行训练 5)膝(跪)立位训练 6)独站训练 7) 行走训练 8)从坐位到站位的转换训练
-பைடு நூலகம்
9
目的及意义
主要是完成头与颈的中间位控制,为翻身运动完成 与躯干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2)具有两下肢持重能力及立位静态反应
3)立位动态平衡反应及两下肢交互伸展能 力
-
32
1)站立双肩、髋关节加压训练 2)纵向站立重心转换训练 3)并足、齐肩、分腿、纵向、弓步站立训练 4)控制肩关节、骨盆带助行训练 5)踩小车、踩脚踏器训练 6)扶球、助行器协助行走训练 7)扶双杠、上下斜坡、上下楼梯训练 8)走直线、纠内外八字步态、纠内外翻步行
-
17
目的及意义
完促进躯干立直及平衡反射的发育,为站 立打基层。它的完成标志着人最基本动作— —坐位的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完成。
-
18
1)上肢将身体支起到坐位高度 2)从四爬位独自进行体轴的回旋 3)坐位平衡反射出现 4)躯干肌群的连锁反应
-
19
1)坐位前、侧、后方平衡训练
2)在治疗师、滚桶、巴氏球、平衡板上进 行坐位平衡及体轴回旋训练
小儿姿势运动发育
-
1
1个月:头向一侧
2—3个月:头正中位, 手入口
4—7个月:四肢对称性 屈曲、手口眼协调,翻 身出现
8 —10个月:四肢自由 伸展,翻身坐起
-
2
新生儿期:TLR姿势,瞬间抬头 2个月:臀头同高, TLR姿势,瞬间抬头 3个月:抬头45度,手移位,两肘支撑 4个月:抬头45—90度,胸离床 5个月:抬头90度,两手支撑 6个月:单手支撑 7个月:向后爬 8个月:腹爬 10个月:四爬 12个月:高爬
3、侧卧位、坐位体轴回 旋训练
-
12
4、脊柱伸展训练
A、上田正颈部2法 B、上田正颈部2法变法 C、坐位被动头控训练 D、巴氏球、楔形垫上脊柱伸展训练 E、治疗师胸前俯卧位促脊柱伸展 F、滚桶刺激腰骶部 G、手法提高腰部肌力
-
13
5、手口眼足协调模式训练 6、仰卧位、坐位抱球姿势训练 7、角椅训练
-
5
4个月
头不能控制
6个月
不能翻身
9个月
不能独坐
18个月 不能走
发育落后超过3个月
异常姿势出现
-
6
廖凤芝 2014年12月16日
-
7
运动疗法是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 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 功能障碍的方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部分。 是患者应用各种运动来治疗机体功能障碍, 矫正运动姿势异常的方法。
-
26
目的及意义
完成正确的站位姿势是为正确行走打基础, 也是完成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良好的 控制能力。是行走的基础。
-
27
1)四爬运动完成 2)站位立直及立位平衡反应出现
-
28
1)手法牵拉跟腱、足背屈训练器、立位楔 形板辅助、立位牵拉跟腱、主动踝背屈、 跳跳床训练
2)股四头肌训练器训练
3)直腿抬高训练
4)纠内、外翻板站立训练
-
29
5)扶站位及单膝立位骨盆控制、膝立位行 走、立位姿势控制、被动站、单膝立位向 立位的姿势转换训练
6)单脚站训练
7)立位平衡板训练
8)儿童脚踏车训练
-
30
目的及意义
独立行走,步态协调正常。为患儿以后的 生活自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31
1)四爬运动完成良好
-
22
1)两手支撑的完成 2)四爬位的实现 3)直立和平衡反应的进一步完善 4)从俯爬位到四爬位再到俯爬位姿势变换
的能力 5)四肢交互运动模式的完成 6)侧卧位单肘支撑的完成
-
23
目的及意义
促通跪位立直反射,促通跪位静、动态平 衡反射,增强髋关节的负重能力及自控能 力。是站立位的前期训练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