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教学课件)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教学课件)
舌前2/3粘膜和下颌牙的感觉 张口偏向患侧、咬肌无力 角膜反射消失
精品 PPT
⑹ 外展神经: 复视、外展受限 ⑺ 面神经: 同侧面神经麻痹 ⑻ 听神经: 神经性耳聋、眩晕 ⑼ 舌咽神经: 舌后1/3感觉消失、软腭下陷、吞咽困难 ⑽ 迷走神经: 脉速、心悸、恶心呕吐、呼吸深慢
喉部感觉障碍、声嘶、呛咳
3 少见一些放疗抗拒的肿瘤,如腺癌。
精品 PPT
五 放射治疗
精品 PPT
一) 鼻咽癌首选放疗的理论基础
1 鼻咽癌在病理上分化差﹙中等分化占85~90%﹚ 对放射中等敏感,放疗有效。
2 鼻咽腔及周围组织能耐受较高剂量的射线。 ﹙耐受性好﹚
3 鼻咽部位置较深,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相邻, 淋巴结转移率高,手术治疗极受限制。
进展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 同步较序贯提高5年生存率由5%至8%。
靶向治疗 西妥昔单抗( EGFR单抗、 C225、爱必妥)
联合放疗5年生存率36.4%提高至45.6%,中位生存期23.9 个月提高至49个月。
精品 PPT
四 注意事项
放疗前准备
明确病理诊断、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贫血、感染、合 并疾病)、龋齿、有无妊娠、心理,放疗计划的制定等
二) 化学药物治疗
目前已有资料表明:化疗联合放疗(同步放化疗) 治疗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远处 转移率,从而提高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
精品 PPT
三)手术治疗
1 足量放疗后颈部孤立及残留淋巴结,经3-6月观察 确认原发灶已经控制,而残留淋巴结可推动者, 可行淋巴结局部切除术。
2 放疗后鼻咽局部孤立复发灶,且已经证实无颅底 破坏,无颅神经侵犯或远处转移,可行肿瘤的切 除或高频电凝切除术。
放疗中观察
定期检查血象、肿瘤消退情况、放疗副反应、及时调整 计划等
放疗后随访
2年内尽量不拔牙及放疗部位手术、随访记录等
精品 PPT
第二节 鼻咽癌的治疗
精品 PPT
一 概述
精品 PPT
一)流行病学:
1 地域聚集性
西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多见
(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发病率约10~25/10万)
欧美大陆及大洋洲少见(发病率低于1/10万)
4 目前还没有理想的化疗药。﹙达到根治目的﹚ 5 放疗避免了手术的破坏性,提高了生存质量。
精品 PPT
WHO与国内的鼻咽癌病理分类对照
WHO 分类
我国分类
Ⅰ型—角化鳞状细胞癌 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Ⅱ型—分化型非角化鳞状 细胞癌源自Ⅲ型—未分化型非角化鳞 状细胞癌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未分化癌,分化极差的鳞 状细胞癌,泡状核细胞癌, 分化极差的腺鳞癌
精品 PPT
二 临床表现
精品 PPT
通常为了便于记忆,临床表现概括为: 七大症状:
两侧壁--咽鼓管软骨,腭帆张肌,腭帆提肌, 咽鼓管咽肌。
精品 PPT
精品 PPT
精品 PPT
精品 PPT
咽旁间隙 是位于面颌上颈部的一个深在的脂肪间 隙,可分三个相邻的间隙。 【1】茎突前间隙:V3神经在此通过。 【2】茎突后间隙:其间颈内动脉及后组颅神经 (ⅨⅩⅪ Ⅻ)、颈交感神经链及颈内静脉穿行。 【3】咽后间隙:内含咽后淋巴结 (Rouviere氏淋巴结)。
精品 PPT
精品 PPT
咽旁间隙
翼外板 翼内板 腭帆张肌 咽隐窝
精品 PPT
茎突前间隙 茎突 茎突后间隙
咽后间隙
四)病理及生物学行为
鼻咽腔表面粘膜及咽隐窝被覆的是复层鳞状上皮, 纤毛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粘膜下含纤维组织, 小腺体和丰富的淋巴组织。
绝大多数类型为鳞癌(95%)且多为低分化鳞癌。
涕血、鼻阻、耳鸣、耳聋、头痛、面麻、复视。 三大体征:
鼻咽新生物、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
精品 PPT
七大症状 鼻阻 涕血 耳鸣 耳聋 头痛 面麻 复视
精品 PPT
三大体征
鼻咽肿物 颈部肿块 颅神经麻痹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以上体征和症状,可有 不同的组合,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症状,看侵犯 的部位而定。
3.未分化癌 约占5%。 特点: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较多见,对放疗 虽然敏感,但常常死于远处转移。
精品 PPT
4.其他类型 约占5%。 特点:包括腺癌,粘液表皮样癌,基底细胞癌, 恶性多形腺瘤,恶性混合瘤,淋巴瘤等,这些类 型淋巴结转移少见﹙除淋巴瘤﹚放疗抗拒,局部 放疗控制困难,常需要综合治疗。
其他类型包括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恶性多形腺 瘤、恶性混合瘤、淋巴瘤等(5%)。
精品 PPT
根据1979年全国第5届鼻咽癌协作会议意见分四种:
1.高分化鳞癌 占不到10%。 特点:局部侵润广泛,颅底侵范多(上行型)。 淋巴结转移相对较少,放疗敏感性较差,局部控 制较难。
精品 PPT
2.低分化鳞癌 占85-90%。 特点:淋巴结转移多见,常早期出现大而多的颈 淋巴结肿大(下行型)。对放疗较敏感。局部控 制及预后均较好。
在我国,鼻咽癌的发病呈南高北低趋势。 华南、西南各省高发(广东、广西、海南、港澳等)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年发病率约10-25/10万人口;占该地区头颈部恶性肿 瘤的70%以上。
华北、西北各省少见。
精品 PPT
精品 PPT
2 种族易感性
蒙古人种高发。 同属蒙古人种的爱基斯摩人鼻咽癌的发病率也高。 旅居欧美的华侨及其在欧美出生的后代鼻咽癌的
皮肤侵及
精品 PPT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精品 PPT
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1M0 Ⅲ期:T3N0-2M0 Ⅳa期:T4N0-3M0 Ⅳb期:任何T、N 、M1
精品 PPT
临床分型
上行型:有前组颅神经侵犯或颅底破坏,无颈 淋巴结转移
混合型:有颈淋巴结转移,颅神经及颅底破坏 下行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可累及锁骨上窝,
发病率仍高于当地人群。
精品 PPT
3 家族高发倾向
文献报道: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约10%的患者有家 族史。 一家族两代49人中有鼻咽癌患者13例(海南) 244例鼻咽癌肿有25例有家族史(中山大学)
精品 PPT
4 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3~86岁;其中30~60岁多见。 40~59岁为发病高峰。 男女之比为2.5~ 2.8比1。
头颈部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0%。南方常见。
精品 PPT
二 分类
头颈部肿瘤分头部与颈部肿瘤。广义的头颈部肿 瘤又分为颅内肿瘤和颅外肿瘤。
总的来说,狭义的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人体锁 骨水平以上,颅腔以外各组织器官的肿瘤。
精品 PPT
三 治疗
放射治疗或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头颈部肿 瘤基本治疗原则。
精品 PPT
12对颅神经受累的症状:
⑴ 嗅神经: 与鼻塞不易鉴别 ⑵ 视神经: 单侧失明 ⑶ 动眼神经: 半固定眼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 ⑷ 滑车神经: 眼球向外下运动障碍
1支: 上睑、额部、感觉 ⑸ 三叉神经: 2支: 眶下部、上唇、上颌牙齿感觉
3支: 耳廓前部、颞部、面颊部、下唇 和颏部皮肤感觉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
精品 PPT
第一节 总论
精品 PPT
一 概述
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包括中枢神经、呼吸、 消化系统和视、听、讲话器官等集中地。它是具 有器官种类多、功能复杂、解剖结构特别的部位。
头颈部肿瘤不仅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的性质,更具 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它可影响人体 的呼吸、消化、内分泌功能及视、听、说功能, 也可以影响人体的美容和中枢神经。
精品 PPT
二)病因
在病因方面,尚未明了。可能相关的因素如下: EB病毒感染 化学致癌因素 遗传因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控
精品 PPT
三)临床解剖
鼻咽腔是被颅底,颈椎 ,软腭背侧,鼻腔后端围 绕的一个深在的腔隙。
前后径约2-3cm。 上下径,左右径各约3-4cm。
精品 PPT
前壁--鼻中隔后缘,双后鼻孔,翼突。 后壁--第1、2颈椎 顶壁--蝶骨体与枕骨体 底壁--软腭口咽狭部。
但无颅神经破坏,及颅底的骨质破坏
精品 PPT
有人研究: 上行型的远转率约15.4%, 下行型远转率为24.0%, 下行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远处转移率达100%, 故也有人建议将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归入M1。
精品 PPT
四 治疗原则
精品 PPT
一) 放射治疗
世界上仍公认放射治疗的疗效为最佳,首选放疗。 目前观点:强调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精品 PPT
6 复视 约占10~16%。 即视物有双影发生,由于肿瘤侵至颅底、海面窦、 眶尖、眶底或侵犯外展神经,或滑车神经。
7 其他颅神经侵犯症状 如伸舌偏斜、张口下颌偏斜、眼睑下垂、眼球固 定、视力下降或消失、声哑、吞咽困难等。
精品 PPT
8 张口困难 提示鼻咽癌肿物已有鼻咽腔外侵入颞下窝,及茎 突前后间隙,翼内外肌受侵犯等致张口困难。
精品 PPT
3 头痛 约占初发症状的20%;确诊时有约57~70%的患 者伴有头痛。 原因可能有肿瘤直接侵犯颅底、颅神经、椎体, 合并感染等。 放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完全缓解。
精品 PPT
4 鼻阻 约占初发症状的10~20%;确诊时约40%患者有 此症状。 肿瘤长入鼻腔或阻塞后鼻孔所致。
5 面麻 约占15~27%。 为侵犯三叉神经所致,常见侵犯额支、面支、下 颌支,可一支或全部侵犯。
精品 PPT
2 血行转移
初治鼻咽癌的血行转移率约10~13%,尸检远处 转移率为45~ 60%。
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肺、肝等,其中骨转移以 椎体、骨盆、四肢、肋骨多见.
远处转移与原发病灶大小及颈部淋巴结大小,关 系密切。
精品 PPT
三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