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江苏省卫生信息化
发展规划
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7-28
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 )》的通知
苏卫办〔〕13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各有关单位:
为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健康、有序发展,我厅研究制订了《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卫生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现状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对于改进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政府与社会对卫生服务的监管、促进人人享
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卫生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卫生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发展不够平衡、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互通、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

为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进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用高效的原则,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目的
本规划的目的是,明确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和基本原则,确立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提出规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实现卫生信息资源的集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投入效率和建设效益,推动我省卫生信息化全面、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规划是为我省卫生信息化“十二五”建设发展提供指导,不代替具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

规划的适用期限为-。

(二)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来,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改进,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人才队伍有所加强、水平得到提升,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的重要保障。

1、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

县及县以上医院基本都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也在相当部分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得到应用。

各地围绕医保和新农合基金结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建设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规范化程度和服务能力。

2、疾病控制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已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以个案为基础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及结核病、艾滋病、鼠疫、流感等10多个专项疾病和学生因病缺课的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管理实现了信息系统全省联网运行、实时监控。

3、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省暨各地开展了以医疗资源调度为基础的急救医疗指挥系统、12320公共卫生咨询服务系统、采供血管理业务系统等建设,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公众咨询服务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新农合省级信息平台暨县级业务系统规范化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实现了统筹区域内参合农民看病就医的即时结报,基金管理更加完善。

省级平台为参合农民
转外就医获得即时补偿、经办机构加强费用控制等提供了有效手段。

5、卫生监督、药品供应保障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应用。

为规范各级卫生监督工作业务、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我省于开始全面实施卫生监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底项目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全省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与监管平台于初基本建成并投入常态化运行,为我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6、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加强。

省级卫生统计、卫生财务网络直报系统于建成投入运行,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统计、财务、医改监测信息的在线报告。

加强对报告数据的深度挖掘与综合分析,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

7、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开始试点。

苏州、无锡、南京、镇江等地积极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如苏州市将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列入政府“惠民工程”,推进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探索健康管理和服务新模式,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

(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顶层设计和信息标准,信息孤岛和烟囱问题突出
医疗机构内部的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但机构之间的业务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