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第四章 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3第四章 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案例与思考
临床护理案例: 张女士,怀孕39+4周,因腹部阵痛5小时入院。 产妇因疼痛、担心胎儿能否顺利娩出,出现焦虑、紧 张。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检查正常。产科检查 :骨盆外测量正常,胎方位LOA,宫缩30~40秒/3~ 4分钟,胎心率140次/分,宫口开大5cm,前羊膜囊 膨隆。 请思考: 1.如何解除张女士的焦虑心理? 2.如何对张女士进行第一产程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法
体征 心率 呼吸 0分 0 0 1分 〈100次∕分 浅慢、不规则 2分 ≥100次∕分 规则、啼哭
肌张力
喉反射 皮肤颜色
瘫软
无反应 苍白
四肢稍曲
有些动作 青紫
四肢活动好
咳嗽、恶心 红润
(4)处理新生儿:擦净新生儿全身的羊水、 血迹及足底的胎脂,在新生儿病历上按上 新生儿足印和产妇的拇指指印。对新生儿 做详细体格检查,系上标有母亲姓名、床 号、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的手腕 带和包被。将新生儿抱给母亲,进行第一 次吸吮乳头。
妇产科护理
【影响分娩的因素】
产力:子宫肌、腹肌、膈肌、肛提肌的收缩力。
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胎儿:大小,胎位,畸形。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紧张、焦虑会引起机体发 生异常变化。
妇产科护理
【产力】
是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主力——子宫收缩力(贯穿整个产程) 辅力——腹肌、膈肌、肛提肌的收缩力
妇产科护理
4.检查软产道 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会阴 、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阴道、阴道穹隆及 宫颈有无裂伤,若有裂伤应立即缝合。 5.预防产后出血 正常分娩阴道出血量多不超 过300ml。在胎儿前肩娩出时静注缩宫素10~20U ,也可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缩宫素 10U或缩宫素10U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内 静脉快速注入,均能促使胎盘迅速剥离减少出血 。
BPD
枕下前囟径
妇产科护理
【精神心理因素 】
•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 足,致使子宫缺氧造成宫缩乏力、宫口 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 ,导致产妇疲劳衰竭。 • 促进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 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 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宫内窘迫。
妇产科护理
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妇产科护理
6.复位及外旋转
(1)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 头枕部再向左旋转45°,称复位。 (2)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 旋转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 致的方向,胎头枕部则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以保 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 此动作完成后胎头在体外已旋转45°+45°= 90°。
妇产科护理
(二)护理
1.新生儿处理 (1)清理呼吸道:是处理新生儿的首要任务。新 生儿娩出后,应立即用洗耳球或吸管吸出口鼻腔的 羊水和黏液,以免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新生儿 大声啼哭后即可处理脐带。 (2)处理脐带:目前常用气门芯、脐带夹、血管 钳等取代双重结扎脐带法,均有脐带脱落早和感染 发生率低的效果。
妇产科护理 【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护理】
(一)临床经过
1.规律宫缩 临床记录以分子式表示。 持续时间(短→长)/间歇时间(长→短) 2.宫口扩张与胎头下降 从规律宫缩~宫口扩张3cm,历时8小时 潜伏期 特点:宫缩不强,胎先露下降不明显 宫口扩张3cm~10cm,历时4h 活跃期 特点:宫缩加强,胎先露下降明显
妇产科护理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 娩出的全过程。初产妇需1~2小时,不应超过 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也有长 达1小时者,但不应超过1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后到胎 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全过程,需 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妇产科护理 第四节 产程护理
妇产科护理
4.内旋转 枕骨向耻骨联合方向转45 , 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
此时头与身体呈扭曲 状 (头转身体不动) 内旋转不完成 则胎儿不能产下降 娩出,从而导致滞 产
o
妇产科护理
5.仰伸 胎头内旋转完成后进行
①在宫缩、腹压向下压 二力合作 ②肛提肌向上推 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 为支点,胎头逐渐仰伸,胎头顶、额、鼻、 口、颏依次由会阴前缘娩出。
复位外旋转
妇产科护理
7.胎肩、胎身娩出 :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 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体及下 肢随之取侧位娩出。至此,胎儿娩出过程全部完成。
妇产科护理
第三节
临产的诊断及产程分期
【先兆临产】
1.假临产 即不规则的宫缩。 2.胎儿下降感 系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 使宫底位置下降所致。 3.见红 临产前24~48小时内,阴道有少量 出血,称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 征象。
(仅出现在第二、三产程中)
迫使宫颈管变短、消失、宫口扩张
先露部不断下降
胎儿及胎盘娩出
妇产科护理
1.子宫收缩力
特点 节律性 对称性和极性 缩复作用
妇产科护理
2.腹肌、膈肌收缩力(即腹压)
– 促使胎儿娩出 – 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 – 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娩出 – 利于胎盘娩出
妇产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2.协助胎盘娩出 接生者熟练掌握胎盘剥离征象, 切忌在胎盘完全剥离前牵拉脐带或按揉子宫;当确 认胎盘已完全剥离时,立即协助胎盘娩出。
妇产科护理
3.检查胎盘、胎膜 将胎盘铺平,先检查胎盘母体 面胎盘小叶有无缺损。然后提起胎盘,检查胎膜是 否完整,再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能 够及时发现副胎盘。测量胎盘直径、厚度及脐带长 度并给予记录。
妇产科护理
【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护理】
(一)临床经过
1.宫缩 宫缩增强,每次持续1分钟或更长,间歇1~ 2分钟, 2.胎儿下降与娩出 (1)胎头拨露: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宫缩间 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 (2)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 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 (3)胎儿娩出:胎头枕骨于耻骨弓下露出,胎儿额 、鼻、口、颏部相继娩出,前肩和后肩、胎体很快 顺利娩出。
妇产科护理
(4)排尿与排便观察: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1 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排尿困 难者,必要时导尿。初产妇宫口扩张<4cm ,经 产妇<2cm 时,可行温肥皂水灌肠。灌肠的注意 事项:①操作前要向产妇作好解释工作,并顾及 其隐私;②在肛管插入前要用润滑剂润滑肛管前 端,以减轻插管时的不适;③插管应选择在两次 宫缩间歇期;④遇到宫缩时要减慢灌肠液输入速 度;⑤灌肠后要陪伴产妇上厕所,并嘱产妇不要 长时间蹲位屏气用力,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其他:用肥皂水和温开水清洗外阴;初产妇 、有难产史的经产妇,应再次行骨盆外测量。
妇产科护理
2.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呈间 歇性的并始终贯穿分娩全过程之中。
下降
妇产科护理
临床上以坐骨棘为判断胎头下降程度的重 要标志。
临床上可以通过肛门检查来了解、判断胎头是 否下降
妇产科护理
俯屈
3.俯屈
胎头进入骨盆腔降至 骨盆底时,遇肛提肌阻力 ,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 ,以最小的枕下前囟径取 代较大的枕额径,变胎头 衔接时的枕额周径(平均 34.8cm)为枕下前囟周 径(平均32.6cm)。
妇产科护理
4.接产 (1)会阴切开指征: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估计 分娩时会阴撕裂难以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 急需结束分娩者,应行会阴切开术。 (2)接产要领:每当宫缩时应向上向内方托压, 左手同时应下压胎头枕部,协助胎头俯屈和使胎 头缓慢下降。宫缩间歇期,保护会阴的右手稍放 松,以免压迫过久过紧引起会阴水肿。 (3)接产步骤:
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护理
(二)护理
1.密切监测胎心 每5~10分钟听1次胎心,若发 现胎心减慢,应立即通知医生,尽快结束分娩。 2.指导产妇屏气 应指导产妇宫缩时深吸气屏住 ,如排便样向下屏气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产 妇呼气并使全身肌肉放松。 3.接产准备 当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 张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应将产妇送至分娩室, 作好接产准备工作。
妇产科护理
【临产诊断】
1.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 持续时间/间歇时间 30秒以上/5~6分左右 2.宫颈管的消失。 3.宫口扩张与胎先露部下降。
妇产科护理
【产程的分期】
• 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 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的全过程。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指临产开始 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10cm)为止。初产 妇的宫颈较紧,宫口扩张缓慢,需11~12小时 ;经产妇的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需6~8 小时。
(3)观察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 1)宫口扩张: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2)胎头下降: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高低的标 志。 (4)观察破膜:一旦发现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胎 心,观察羊水性状和流出量,记录破膜时间。 (5)阴道检查:有取代肛查的趋势。但应注意, 必须在严密消毒后进行。 (6)肛门检查:可适时在宫缩时进行。
妇产科护理
第四章 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靳小辉
妇产科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分娩的因素、临产的诊断、产程分期及 各产程产妇的护理。
2.熟悉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3.了解分娩镇痛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妇产科护理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临产的诊断及产程分期 产程护理
妇产科护理
3.胎膜破裂 全时。
简称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
妇产科护理
(二)护理 1.一般护理
(1)精神安慰:初产妇产程长,容易产生焦虑、紧 张和急躁情绪,应安慰产妇并耐心讲解分娩是生 理过程。宫缩时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或用双手 轻揉下腹部。若腰骶部胀痛,用手拳压迫腰骶部 常能减轻不适感。 (2)测量血压:产程中应每隔4~6小时测量一次。 (3)饮食与活动指导:鼓励产妇少量多餐,吃高热 量易消化食物,摄入足够水分,必要时可静脉补 液,维持产妇体力。宫缩不强且未破膜时,产妇 可在病室内走动,有助于加速产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