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第四章 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第四章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一、考试重点1.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影响分娩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是分娩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的全过程,正常宫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的特点。

产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

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子宫峡部非孕时1cm,到妊娠末期及临产后逐渐被拉长至7~10cm,形成子宫下段。

2.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形态特点,被动地进行一系列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衔接是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枕左前位时胎头以枕额径衔接。

3.见红是分娩比较可靠的征兆。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展平、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4.总产程临床分为3个时期。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h,经产妇约需6~8h。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约需1~2h,经产妇数分钟或1h。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min,不超过30min。

5.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又分潜伏期和活跃期)、胎先露下降及胎心情况,根据情况给予灌肠。

通过肛查或阴道检查可确定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程度。

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高度的标志。

6.第二产程当胎头拨露、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协助胎儿娩出。

7.第三产程注意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协助胎盘娩出,检查胎盘胎膜,预防产后出血,并做好新生儿即时护理和Apgar评分(指标有心率、呼吸、肌紧张、皮肤颜色、喉反射)。

其中清理呼吸道是首要措施。

产后在产房观察2h,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会阴及阴道血肿、膀胱充盈等情况。

二、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分娩2.分娩机制3.衔接4.胎头拨露5.胎头着冠6.潜伏期7.活跃期(二)填空题1.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是、、及。

2.正常宫缩具有、、和的特点。

3.左枕前位时,正常情况下,胎头以衔接,并且胎头矢状缝衔接在骨盆入口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

4.第一产程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和。

5.临产开始的标志为且,同时伴随、和。

6.Apgar评分以、、、及 5项体征为依据。

7. Apgar评分:分属正常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需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处理;分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

8.临产后,应鼓励产妇每 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

9.潜伏期每 h听一次胎心,进入活跃期每 min听一次,每次听诊 min,应在期听诊。

10.破膜后应立即,并及时记录。

11.软产道是由、、及组成的一弯曲管道。

12.通过或可确定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程度。

13.枕骨露出耻骨弓时,嘱产妇宫缩时,宫缩间歇期,接生者协助胎头仰伸娩出。

14.枕前位分娩机制主要动作有、、、、、及和。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评分的指标A.心率B.呼吸C.肌紧张D.体温E.喉反射2.枕先露时,胎头以哪条径线通过骨盆?A.枕额径B.枕颏径C.矢状缝D.双顶径E.枕下前囱径3.新生儿护理首选的措施是A.保暖B.清理呼吸道C.结扎脐带D.记录出生时间E.新生儿评分4.临产的主要标志是A.不规则宫缩B.规律性宫缩,阴道流血C.规律性宫缩,宫颈口不扩张D.见红E.规律性宫缩并逐渐加强,伴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5.下述哪种情况可以灌肠A.经产妇宫口开至lcmB.子宫收缩过强C.胎儿宫内窘迫D.重度妊高征E.妊娠合并心脏病6.第三产程处理错误的是A.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挤压子宫,促使胎盘娩出B.胎盘娩出后详细检查胎盘胎膜C.检查阴道,会阴有无裂伤D.产妇在产房观察2hE.产后2h情况良好,护送到休养室7.第三产程对胎盘、胎膜的检查,下列错误的是A.平铺胎盘,看胎盘是否完整B.提起胎盘,看胎膜是否完整C.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的血管D.疑有少许小块胎膜残留,应手入宫腔取出E.疑有副胎盘或部分胎盘残留,应手入宫腔取出8.关于正常枕先露分娩机转,正确的是A.下降、衔接、内旋转、俯屈、仰伸、复位外旋转B.衔接、俯屈、内旋转、下降、仰伸、复位外旋转C.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D.下降、俯屈、衔接、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E.衔接、下降、内旋转、俯屈、仰伸、复位外旋转9.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A.产妇屏气向下用力B.胎足露出阴道口C.产妇排便感强烈D.子宫口开全E.脐带脱出于阴道口外10.观察先露下降程度的标志是A.骶岬B.骶骨C.坐骨结节D.坐骨棘E.坐骨切迹11.何时开始保护会阴A.宫口开全时B.胎头拨露使会阴后联合紧张时C.胎头着冠时D.胎头仰伸时E.胎头俯屈时12.下列哪项不是胎盘剥离的征象A.宫底上升B.阴道少量流血C.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缩回D.阴道口外露脐带自行延伸E.用手按压子宫下段时,阴道口外露脐带不回缩13.出生1分钟的新生儿,心率94次/分,无呼吸,四肢稍屈,无喉反射,口唇青紫全身苍白。

Apgar评分评为A.4分B.3分C.2分D.1分E.0分14.有关分娩临床过程,错误的是A.规律性宫缩由弱到强B.宫颈口扩张分潜伏期与活跃期C.潜伏期约需18hD.活跃期约需4hE.破膜多在第一产程末15.分娩期产妇灌肠,应使用A.温肥皂水B.生理盐水C.白开水D.1,2,3溶液E.各种植物油16.肛门检查不能了解A.胎儿成熟度B.宫口扩张情况C.先露高低D.骨盆腔情况E.有无破膜17.于第一产程期间,下列哪项适宜灌肠A.经产妇宫口扩张4cmB.胎膜破裂C.有剖宫产史D.初产妇宫口扩张2cmE.以上都不是18.下列哪项不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A.胎儿大小B.胎方位C.胎心率D.骨盆大小E.产力强弱19.关于分娩先兆,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见红多在分娩开始前24~48小时B.见红是分娩开始较可靠的征象C.初产妇见红血量比经产妇多D.哌替啶能抑制假阵缩E.假阵缩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20.王女士,第二胎,孕40周,5年前第一胎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检查宫口开大2cm,胎位为枕左前,胎心音132次/min。

下列护理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备皮B.鼓励少量多次进食C.灌肠D.严密观察产程E.勤听胎心音21.王女士,妊娠39周住院待产,检查:规律宫缩,枕左前位,胎心146次/min,宫口开大3cm,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指导合理进食B.休息时取左侧卧位C.宫缩时嘱正确用腹压D.每隔1~2h听一次胎心E.鼓励2~4h排尿一次22.产妇孙女士自然分娩,产后2h观察内容不包括A.血压及脉搏B.子宫收缩情况C.阴道流血量D.乳汁分泌情况E.膀胱充盈情况23.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A.子宫收缩力B.肛提肌收缩力C.腹肌收缩力D.膈肌收缩力E.骨骼肌收缩力24.新生儿Apgar评分为4分,首选措施是A.口对口人工呼吸法B.清理呼吸道C.肌注呼吸兴奋剂D.心脑复苏E.脐静脉注射“三联针”25.子宫颈口开全是指A.宫口开大4cmB.宫口开大5cmC.宫口开大8cmD.宫口开大8~9cmE.宫口开大10cm(四)简答题1.简述子宫收缩力的作用及特点。

2.如何处理第三产程,以预防产后出血?3.简述产程分期。

4.简述胎盘剥离的征象。

5.简述产后2h观察的内容。

(五)论述题王女士,27岁,初孕39周,腹部阵痛并逐渐增强5小时入院待产。

产前检查各项记录均无异常,听诊心肺无异常,精神较紧张。

产科检查:枕左前位,宫缩持续50秒、间歇3~4分钟,宫缩强度中等,胎心140次/min,宫口开大3cm,触及前羊水囊,先露为头,S-1。

问题:(1)说出主要的处理方法。

(2)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2.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形态特点,被动地进行一系列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3.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

4.胎头拨露:是指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在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

5.胎头着冠:是指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后,间歇期胎头也不再回缩。

6.潜伏期:是指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约需8h, 最大时限为16 h。

7.活跃期:是指从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约需4h, 最大时限为8h。

(二)填空题1.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2.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3.枕额径右斜径左前方4.规律宫缩宫颈扩张先露下降破膜5.规律宫缩逐渐增强宫颈管展平子宫颈口扩张先露部下降6.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7.8~10 4~7 0~38.2~49.1~2 15~30 1 宫缩间歇10.听胎心破膜时间11.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12.肛查阴道检查13.张口哈气减轻腹压稍向下屏气14.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胎儿娩出(三)单项选择题1.D2.E3.B4.E5.A6.A7.D8.C9.D 10.D 11.B 12.C 13.C 14.C 15.A 16.A 17.D 18.C 19.C 20.C 21.C 22.D 23.A 24.B 25.E(四)简答题1.①子宫收缩力是分娩的主要力量,贯穿于分娩的始终。

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能迫使宫颈管短缩直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和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②正常宫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的特点。

2.①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切忌在胎盘未剥离前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或脐带拉断,甚至造成子宫内翻。

②协助胎盘娩出: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后,方可协助胎盘娩出。

③检查胎盘胎膜:检查胎盘小叶和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胎盘边缘血管有无断裂。

④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立即缝合。

⑤留产房观察2h: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会阴及阴道血肿、膀胱充盈等情况。

3.①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h,经产妇约需6~8h。

②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约需1~2h,经产妇一般数分钟或1h。

③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约需5~15min,一般不超过30min。

4.①宫底上升,子宫收缩呈球形。

②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下降延长。

③阴道少量流血。

④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5.①观察血压脉搏:产后脉搏过快、血压下降要警惕产后出血的发生。

②注意阴道后壁有无血肿:如有肛门坠胀感、便意感的主诉要检查阴道后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