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0),(0,6),动点P从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 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一动点E,且满足PE=AO.(1)当点C在线段OB上运动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2)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32秒时,求此时四边形ADEC的周长是多少?2.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A=5cm ,E 、F 为直线BD上的两个动点(点E 、F 始终在▱ABCD 的外面),且DE=12OD ,BF=12OB ,连接AE 、CE 、CF 、AF .(1)求证: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2)若DE=13OD ,BF=13OB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若CA 平分∠BCD ,∠AEC=60°,求四边形AECF 的周长.3.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E 、F 是AC 上两动点,E 、F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以2cm/s 的相同的速度向C 、A 运动(1)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你的理由.(2)若BD=10cm ,AC=18cm ,当运动时间t 为多少时,以D 、E 、B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4.如图,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两点.(1)若BM=MN=DN,求证: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2)若M、N为对角线BD上的动点(均可与端点重合),设BD=12cm,点M 由点B向点D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点N由点D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a(cm/s),运动时间为t(s).若要使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求a 的值及t的取值范围.5.如图,在▱ABCD中,AB=2,BC=4,∠ABC=60°,E,F分别是BC,AD上的两点,且BE=DF,连AE,BF,DE,CF分别交于点G,H.(1)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2)若E,F分别是BC,AD上的两个动点,设BE=DF=x,试推断当x等于多少时,四边形GEHF是矩形.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C=∠ACD=90°,∠B=∠D.(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若AB=3cm,BC=5cm,点P从B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C→CD→DA 运动至A点停止,则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ABP为等腰三角形?7.如图,在△ABC中,△ECD是△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的,连接AE,AC和BE相交于点O.(1)判断四边形ABCE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连接PO并延长交线段AB于点Q,四边形PQED的面积是否随点P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8.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24cm,BC=30cm,点P自点A 向D以1cm/s的速度运动,到D点即停止.点Q自点C向B以2cm/s的速度运动,到B点即停止,直线PQ截梯形为两个四边形.问当P,Q同时出发,几秒后其中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10,0),(2,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由点B向点C运动,速度为2cm/s(1)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四边形PCDA是平行四边形?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2)当△ODP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10.如图,Rt△ABC中,∠ACB=90°,BC=3,AC=4,D是AC中点,CE∥BA,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点A移动,连接PD并延长交CE于点F,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1)求AB与CE间的距离;(2)t为何值时,四边形PBCF为平行四边形;(3)直接写出t为何值时,PF=3.11.如图,在▱ABCD中,AB=4,BC=8,∠B=60°,点P以每秒2个单位速度,从点B出发沿射线BA方向运动,同时直线l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从CD出发沿射线CB方向运动,分别交BC,AC于点G,H,连结PG,设运动的时间为t,当G 与B重合时,运动停止.(1)当t为何值时,以P,G,H,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P,G,H,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1小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0),(0,6),动点P从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 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一动点E,且满足PE=AO.(1)当点C在线段OB上运动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2)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32秒时,求此时四边形ADEC的周长是多少?【分析】(1)连接CD交AE于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CF=DP,OF=PF,根据题意得到AF=EF,又CF=DP,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根据题意计算出OC、OP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CE,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1)证明:连接CD交AE于F,∵四边形PCOD是平行四边形,∴CF=DF,OF=PF,∵PE=AO,∴AF=EF,又CF=DF,∴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2)解: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32秒时,OP=32,OC=3,则OE=92, 由勾股定理得,AC=√OA 2+OC 2=3√2,CE=√OC 2+OE 2=32√13,∵四边形ADEC 为平行四边形, ∴周长为(3√2+32√13)×2=6√2+3√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坐标与图形的关系的应用.2.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A=5cm ,E 、F 为直线BD上的两个动点(点E 、F 始终在▱ABCD 的外面),且DE=12OD ,BF=12OB ,连接AE 、CE 、CF 、AF .(1)求证: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2)若DE=13OD ,BF=13OB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若CA 平分∠BCD ,∠AEC=60°,求四边形AECF 的周长.【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OA=OC 、OB=OD ,结合DE=12OD 、BF=12OB 可得出OE=OF ,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出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2)由DE=13OD 、BF=13OB 可得出OE=OF ,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出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由此可得出原结论成立,再找出结论“若DE=1n OD ,BF=1nOB ,则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即可;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CA 平分∠BCD ,即可得出AD=CD ,进而可得出O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再根据∠AEC=60°可得出△ACE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OA 的长度即可得出AE 、CE 的长度,套用平行四边形周长公式即可求出四边形AECF 的周长.【解答】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OC ,OB=OD .∵DE=12OD ,BF=12OB , ∴DE=BF ,∴OE=OF ,∴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2)∵DE=13OD ,BF=13OB , ∴DE=BF ,∴OE=OF ,∴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上述结论成立,由此可得出结论:若DE=1n OD ,BF=1nOB ,则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3)在▱ABCD 中,AD ∥BC ,∴∠DAC=∠BCA .∵CA 平分∠BCD ,∴∠BCA=∠DCA ,∴∠DCA=∠DAC ,∴AD=CD .∵OA=OC ,∴OE ⊥AC ,∴O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CE.∵∠AEC=60°,∴△ACE是等边三角形,∴AE=CE=AC=2OA=10cm,=2(AE+CE)=2×(10+10)=40cm.∴C四边形A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出四边形AFCE为平行四边形;(2)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出四边形AFCE为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找出△ACE 是等边三角形.3.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E、F是AC上两动点,E、F分别从A、C两点同时以2cm/s的相同的速度向C、A运动(1)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你的理由.(2)若BD=10cm,AC=18cm,当运动时间t为多少时,以D、E、B、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ABCD中,可得OA=OC,OB=OD,又由若E、F是AC 上两动点,E、F分别从A、C两点同时以2cm/s的相同的速度向C、A运动,易得AE=CF,即可得OE=OF,则可判定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2)由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当EF=BD时,四边形DEBF为矩形,即可得方程:18﹣2t﹣2t=10,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1)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E、F是AC上两动点,E、F分别从A、C两点同时以2cm/s的相同的速度向C、A运动,∴AE=CF,∴OE=O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2)根据题意得:AE=CF=2tcm或18﹣2tcm,∵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当EF=BD时,四边形DEBF为矩形.即AC﹣AE﹣CF=BD或AE+CF﹣AC=EF,∴18﹣2t﹣2t=10或2t+2t﹣18=10,解得:t=2或t=7∴当运动时间t为2s或7s时,四边形DEBF为矩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正确应用矩形的判定方法得出EF=BD是解题关键.4.如图,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两点.(1)若BM=MN=DN,求证: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2)若M、N为对角线BD上的动点(均可与端点重合),设BD=12cm,点M 由点B向点D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点N由点D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a(cm/s),运动时间为t(s).若要使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求a 的值及t的取值范围.【分析】(1)首先连解AC,AC交BD于O,易证得AC、MN互相平分;即可判定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2)由要使四边形AMCN为平行四边形,即OM=ON,可得a=2;又由当M、M重合于点O ,即t=BD a+2=124=3时,则点A 、M 、C 、N 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组成四边形,且当点M 由A 运动到点D 时,t=12÷2=6,即可求得答案.【解答】(1)证明:连接AC ,交BD 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OC ,OB=OD ,∵BM=DN ,∴OB ﹣BM=OD ﹣DN ,∴OM=ON ,∴四边形AMCN 为平行四边形;(2)解:要使四边形AMCN 为平行四边形,即OM=ON ,∴a=2;∵当M 、N 重合于点O ,即t=BD a+2=124=3时,则点A 、M 、C 、N 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组成四边形,且当点M 由B 运动到点D 时,t=12÷2=6,∴当0≤t <3或3<t ≤6时,四边形AMCN 为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5.如图,在▱ABCD 中,AB=2,BC=4,∠ABC=60°,E ,F 分别是BC ,AD 上的两点,且BE=DF ,连AE ,BF ,DE ,CF 分别交于点G ,H .(1)求证:四边形GEHF 是平行四边形.(2)若E ,F 分别是BC ,AD 上的两个动点,设BE=DF=x ,试推断当x 等于多少时,四边形GEHF 是矩形.【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D=BC,证明四边形FBED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F∥ED,同理: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AE∥FC,即可得出结论;(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AD=120°,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E=DF=AB=2,证出AB=AF,得出∠ABG=∠AFG=30°,证出∠EGF=90°,即可得出四边形GEHF是矩形.【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BE∥DF,∵BE=DF,∴四边形FBED是平行四边形,∴BF∥ED,即GF∥EH,同理: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E∥FC,即GE∥FH,∴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2)解:当AE平分∠BAD,CF平分∠BCD时,BE=DF=2,四边形GEHF是矩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180°﹣∠ABC=180°﹣60°=120°,∴∠ABC=∠BAC=∠AEB=60°,∴△ABE是等边三角形,∴BE=DF=AB=2,∴AF=CE=BC﹣BE=4﹣2=2,∴AB=AF,∴∠ABG=∠AFG=30°,∴∠AGB=90°,∴∠EGF=90°,∴四边形GEHF是矩形;即当x=2时,四边形GEHF 是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AC=∠ACD=90°,∠B=∠D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若AB=3cm ,BC=5cm ,点P 从B 点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C→CD→DA 运动至A 点停止,则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ABP 为等腰三角形?【分析】(1)利用AAS 先证明△ABC ≌△CDA ,可得AD=BC ,AB=CD ,所以可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得AC 的长,再根据点P 在BC 上,点P 在CD 上,点P 在AD 上三种情况,结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证明:在△ABC 和△CDA 中,∵{∠BAC =∠ACD =90°∠B =∠D AC =CA,∴△ABC ≌△CDA (AAS ),∴AD=BC ,AB=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在Rt △ABC 中,∠BAC=90°,AC=√BC 2−AB 2=√52−32=4.设经过ts 时,△ABP 为等腰三角形.当P 在BC 上时,①BA=BP=3,即t=3时,△ABP 为等腰三角形;②BP=AP=12BC=52,即t=52时,△ABP 为等腰三角形; ③AB=AP .过A 作AE ⊥BC ,垂足为E ,AE=AB⋅AC BC =125.在Rt△ABE中,BE=√AB2−AE2=√32−(125)2=9 5.∴BP=2BE=185,即t=185时,△ABP为等腰三角形;当P在CD上不能得出等腰三角形;当P在AD上时,只能AB=AP=3,∴BC+CD+DP=10,即t=10时,△ABP为等腰三角形.答:从运动开始经过52s或3s或185s或10s时,△ABP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注意要分情况考虑问题.7.如图,在△ABC中,△ECD是△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的,连接AE,AC和BE相交于点O.(1)判断四边形ABCE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连接PO并延长交线段AB于点Q,四边形PQED的面积是否随点P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ECD是△ABC平移得到的,可得AB∥EC,AB=EC,继而可证得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2)易证得△AOQ≌△COP,则可得四边形QP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CDE的面积,继而可证得四边形PQED的面积是不随点P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解答】解:(1)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理由:∵△ECD是△ABC平移得到的∴AB∥EC,AB=EC,(2)不发生变化.理由:∵AE ∥BC ,∴∠QAO=∠PCO ,∵四边形ABCE 是平行四边形,∴OA=OC ,在△AOQ 和△COP 中,{∠QAO =∠PCOOA =OC ∠AOQ =∠COP,∴△AOQ ≌△COP (ASA ),∴四边形QPDE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CDE 的面积,∴四边形PQED 的面积是不随点P 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平移图形的性质,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8.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24cm ,BC=30cm ,点P 自点A 向D 以1cm/s 的速度运动,到D 点即停止.点Q 自点C 向B 以2cm/s 的速度运动,到B 点即停止,直线PQ 截梯形为两个四边形.问当P ,Q 同时出发,几秒后其中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分析】若四边形PDCQ 或四边形APQB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QD=CQ 或AP=BQ 或PD=BQ ,根据这个结论列出方程就可以求出时间.【解答】解:设P ,Q 同时出发t 秒后四边形PDCQ 或四边形APQB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已知得到AP=t ,PD=24﹣t ,CQ=2t ,BQ=30﹣2t .(1)若四边形PDCQ 是平行四边形,则PD=CQ ,∴24﹣t=2t ,∴t=8,∴8秒后四边形PDCQ 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APQB 是平行四边形,则AP=BQ ,∴t=30﹣2t ,∴t=10,∴10秒∴出发后10秒或8秒其中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不过用运动的观点结合梯形的知识出题学生不是很适应.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10,0),(2,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上由点B 向点C 运动,速度为2cm/s(1)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四边形PCDA 是平行四边形?并求此时点P 的坐标;(2)当△ODP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分析】由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OA=BC ,OA ∥BC ,于是得到OA=10,OE=AF=2,得到OD=AD=12OA=5, (1)根据四边形PCDA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PC=AD ,即10﹣2t=5,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2,分三种情况①当PD=OD=5时,过P 作PE ⊥OA 于E ,则PE=4,得到DE=3,求出P 1(8,4),②当PD=OP 时,过P 作PF ⊥OA 于F ,则PF=4,OF=52,得到P 3(52,4);③当PO=OD=5时,过P 作PG ⊥OA 于G ,则PG=4,得到P 2(3.4). 【解答】解:如图1,过C 作CE ⊥OA 于E ,过B 作BF ⊥OA 于F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OA=BC ,OA ∥BC ,∵A ,C 的坐标分别为(10,0),(2,4),∴OA=10,OE=AF=2,∴BC=10,∵点D 是OA 的中点,∴OD=AD=12OA=5,(1)设点P 运动t 秒时,四边形PCDA 是平行四边形,由题意得:PC=10﹣2t ,∵四边形PCDA 是平行四边形,∴PC=AD ,即10﹣2t=5,∴t=52,∴当点P 运动52秒时,四边形PCDA 是平行四边形;∴P (92,4);(2)如图2,①当PD=OD=5时,过P 作PE ⊥OA 于E ,则PE=4,∴DE=3,∴P 1(8,4),②当PD=OP 时,过P 作PF ⊥OA 于F ,则PF=4,OF=52,∴P 3(52,4);③当PO=OD=5时,过P 作PG ⊥OA 于G ,则PG=4,∴OG=3,∴P 2(3.4),综上所述:当△ODP 是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为(8,4),(52,4),(3.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世界的推根据.10.如图,Rt △ABC 中,∠ACB=90°,BC=3,AC=4,D 是AC 中点,CE ∥BA ,动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B 出发向点A 移动,连接PD 并延长交CE 于点F ,设点P 移动时间为t 秒.(1)求AB 与CE 间的距离;(2)t 为何值时,四边形PBCF 为平行四边形;(3)直接写出t 为何值时,PF=3.【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的长,根据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得答案;(2)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答案;(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5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t=4.3.【解答】解:(1)如图,作CH ⊥AB 于点H ,∵BC=3,AC=4,∴根据勾股定理得:AB=√BC 2+AC 2=5,∴12AB•CH=12AC•BC ,即12×5×CH=12×4×3,∴CH=125, 则AB 与CE 间的距离为125; (2)∵D 是AC 中点,∴当P 为AB 中点时,PD ∥BC , 又∵CE ∥BA ,∴四边形PBCF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PB=12AB ,即t=52; (3)∵EC ∥AB ,∴∠A=∠FCD ,∠APD=∠CFD . 在△ADP 和△CDF 中,{∠A =∠FCD ∠APD =∠CFD AD =CP∴△ADP ≌△CDF ,FD=DP=32=12BC , ∴P 是AB 的中点,PB=52,即t=52; 作FH ∥BC ,FG ⊥AB 于G ,如图1, ∵EC ∥AB ,∴∠A=∠FCD ,∠APD=∠CFD . 在△ADP 和△CDF 中,{∠A =∠FCD ∠APD =∠CFD AD =CP∴△ADP ≌△CDF ,AP=FC .∵FH ∥BC ,FC ∥HB ,∴FH=BC=PF=3,HB=FC=AP.∵FG=AC⋅BCAB=125=2.4.HG=√HB2−FG2=√32−(2.4)2=1.8,PH=2HG=3.6.HB=AP=5−3.62=0.7,PB=AB﹣AP=5﹣0.7=4.3,即t=4.3,综上所述:t的值为52,4.3.【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1.如图,在▱ABCD中,AB=4,BC=8,∠B=60°,点P以每秒2个单位速度,从点B出发沿射线BA方向运动,同时直线l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从CD出发沿射线CB方向运动,分别交BC,AC于点G,H,连结PG,设运动的时间为t,当G 与B重合时,运动停止.(1)当t为何值时,以P,G,H,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P,G,H,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当PA=GH时,以P,G,H,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列出方程即可解决.(2)不存在,根据(1)中的两种情形进行证明.【解答】解:(1)当PA=GH时,以P,G,H,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图取BC中点M,连接AM,∵AB=4,BM=MC=4,∠ABC=60°,∴△ABM 是等边三角形,∴AM=MC=4,∠AMB=60°,∴∠MAC=∠MCA ,∵∠AMB=∠MAC +∠MCA ,∴∠BCA=30°,∴∠BAC=90°,∵AB ∥GH ,∴∠GHC=∠BAC=90°∵PA=4﹣2t 或2t ﹣4,GH=12CG=12t 由题意:4﹣2t=12t 或2t ﹣4=12t , t=85或83, (2)不存在.理由如下:由(1)可知①t=85时 四边形APGH 是平行四边形, ∵∠PAH=90°,∴四边形APGH 是矩形,∵GH=45,PG=16√35, ∴GH ≠PG ,∴四边形APGH 不是正方形.②t=83时,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四边形PAGH 显然不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