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ppt课件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ppt课件


肾上腺素能. 受体分类
5
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
具有兴奋α受体及β受 体的药物,临床上用 于升高血压、抗休克、 止血和平喘。
具有兴奋β受体(特别是 β主2受要体用)于的平药喘物和,改临善床微上循 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血管加压药
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 巴胺) 非儿茶酚胺类(间羟胺)
.
7
1.肾上腺素——药理作用
适应症特征:低灌注压、高血流量(血管舒张)、血
流分布不均。 ➢ 感染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收缩血管、增高外周循环阻力
的紧急情况) ➢ 心源性休克(升高冠脉灌注压) ➢ 各种危及生命的低血压状态,且对其他缩血管药物反应欠
佳时可用。
.
12
2.去甲肾上腺素(NE)——注意事项
➢ 静脉给药时必须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严格控制点滴速度 ;
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能迅速改善过敏性休克症状(降低毛细 血管通透性、改善心功能、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一般0.51mg皮下或肌注,紧急情况下可稀释后静脉推注。
支气管哮喘:肾上腺素较强的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作用使其能较 快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可采用0.5-1mg皮下或肌注。
粘膜出血:稀释后局部应用可制止气道粘膜、鼻粘膜等出血。
肤管粘。膜α血受管体和内脏血
α2-R:主要存在于突 触前膜或中枢神经系 统突触后膜。
α受体兴奋时,主要表 现为皮肤粘膜血管和内 脏血管收缩,使外周阻 力增大,血压上升。
β1-R:主要分布在心
脏β。2-R:主β受要体分布在骨
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 、支气管、平滑肌。
β3-R:主要分布在脂 肪组织中。
β受体兴奋时,心肌收缩力加 强,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排 血量;同时舒张骨骼肌血管和 冠状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 静脉给药时间不易过长,应经常观察给药部位有无缺血表 现,如有苍白等异样出现,需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尽快热 敷,并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作局部浸润注射,以扩张 血管。
➢ 本品遇光即渐变色,应避光贮存,如注射液呈棕色或有沉 淀,即不宜再用。
.
13
3.多巴胺——药理作用
小剂量(2-5ug/kg·min):主要兴奋多巴胺能受体,有肾血管 扩张作用,尿量可能增加;同时兴奋心脏β1-受体,有轻度正性 肌力作用,但心率和血压不变。
肾上腺髓质产生的儿茶酚胺,直接兴奋α和β受体,其作用 呈剂量依赖性,并随剂量增加效应增强。
小到中剂量(0.03-0.09ug/kg·min)引起β受体兴奋,扩张 阻力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肌做功,使静脉系 统容量血管收缩,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从而提高心排量。( 低血压、休克)
较大剂量时,兴奋α受体,使阻力血管收缩,收缩压和舒张 压均明显升高,改善冠脉血流量;兴奋β1-受体,使冠脉扩 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从而提高心脏复苏成功率。(心跳 停止、心肺复苏)
.
9
1.肾上腺素——注意事项
本药性质不稳定,遇光易分解,应避光贮存于阴凉处保存 。如被氧化变为粉红色或棕色,药液失效不可再用。
本药作用强,使用时需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及途径。 不能与碱性药物同管,否则会失效。 给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患者面色及情绪的变化。
.
10
2.去甲肾上腺素(NE)——药理作用
高剂量时应加用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硝甘等),以对抗 其缩血管作用。
.
16
3.多巴胺——注意事项
一般只采用静脉给药,穿刺时和输液过程中严防药液外渗 。
静滴速度从慢速开始逐渐增加,大剂量时仍可发生肾脏缺 血,在静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并监测血压及尿 量。
静滴结束后,仍需要观察给药局部有无变化。发现有水肿 等可疑情况时,应每30nim观察1次或酌情对局部进行热 敷或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对抗。
中等剂量(5-10ug/kg·min):主要激动β受体,起正性肌力作 用,提高心脏每搏输出量。
大剂量(>10ug/kg·min)使用时,α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 ,致体循环和内脏血管床动、静脉收缩,全身血管阻力增高, 血压升高;肾动脉开始收缩后尿量逐步减少;随着剂量增加, α受体强烈兴奋,可逆转其肾、肠系膜等血管扩张作用,使其 血流量减少,同时使心率加快,甚至引起心律失常。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
1
学习目标
了解血管活性药物的分类和药理作用。 熟悉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掌握常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及护 理要点。
.
2
目录
血管活性药物分类 ➢血管加压药 ➢正性肌力药 ➢血管舒张剂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护理指导
.
3
血管活性药物分类
.
4
α1-R:主要分布在皮
时无明显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可增加心排量,降低肺和体 动脉阻力,改善心功能。尚可用于心脏手术后低排高阻型 心功能不全。
.
15
3.多巴胺——剂量和用法
根据病情选择剂量,危急情况下可直接静脉注射。由于该 药半衰期短,应持续静滴维持其功能,并在血流动力学监 测下按心功能、血压等变化调节剂量。
治疗休克时,一般起始剂量为5-10ug/kg·min,逐渐增加 至血压、尿量和其他器官灌注参数改善。
>25ug/kg·min的剂量其血流动力学效应类似于去甲肾上腺素。
.
14
3.多巴胺——临床应用
各种类型的休克: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出血
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激动多巴胺受体,使肾血管扩
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与利尿药合用可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力衰竭:多巴胺中等剂量使用时有正性肌力作用,同
为内源性儿茶酚胺; 主要兴奋α-受体,对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均有强烈的 收缩作用,是一强效外周血管收缩剂,升高外周循环 阻力; 其β1受体(微弱)兴奋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可使心 肌收缩力增强,但不是主要作用; 无β2受体作用。
.
11
2.去甲肾上腺素(NE)——临床应用
由于能强烈收缩外周血管,不利于微循环和肾灌注,故临 床上很少应用,仅在下列情况下考虑使用。
兴奋β2-受体,使支气管和肠道平滑肌舒张松弛,并抑制肥 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具有抗过敏作用。
.
8
1.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心脏骤停: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的常规抢救用药,适用于任何 原因导致的心肺骤停的抢救,主要治疗作用机制是其α受体兴 奋作用,舒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且作用迅速, 可提高心脏复苏成功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