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 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及其 关系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 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 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 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 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 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 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 程。
(四)聚焦法
形象思维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 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是表象、 想象和联想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 关于事物的形象。从表象产生的 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 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直觉思维就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其 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 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 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 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 ①认识的跳跃性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 1、专家在如何表征问题上不同于新手。 新手分类更多地依赖于问题的表面信息,即 以客体和关键词为参照,肤浅地在问题表层上 表征问题;而专家分类问题则以解决问题所需 涉及的主要原则为依据,专家运用经验从问题 的更深层面和更精细加工的水平上表征问题。 2、专家用以表征问题的图式比新手的图式包含 更多抽象的信息和更多组织起来的子图式。 3、专家与新手解题时运用不同的策略。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 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划 分,可以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 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 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 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 维活动。灵长类动物和幼儿的思维活动 大多属于这种类型。成人也有动作思维, 不过,成人的动作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 上,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这比儿童的动作思维水平高。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 部分、各个属性、要素、方面或阶段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
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彼此相 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是相互依赖、互 为条件的。 分析和综合有三种不同的水平: ①动作思维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 ②形象思维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 ③抽象思维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
D O N A L D
+ G E R A L D
R O B E R T
(三)目标反推法
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从目标状态 出发向初始状态反推,直至达到初始状 态为止,然后再由初始状态沿反推路线 一步一步正向求解。
(四)简化策略 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先抛 开某些细节而抓住问题解决中的 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较简单 的形式,然后解决这个简单的问 题,据此解决整个复杂问题。
(一)目的—手段分析策略
指通过对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的 分析,有步骤、有条理地把解决的 问题分成一些子目标,通过逐个解 决子目标向最终目标逼近,直至达 到问题最后解决。
(一)目的-手段分析策略
(二)试探搜索策略
设在下列加法算式中,有10个不同 的字母,每个字母分别代表0—9的一个 数码。现已知字母D=5,要求找出每一 个字母所代表的一个数码,运用通常的 加法规则,使下列的算式得以成立:
•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是人脑通过一系列

的心智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问题解决是思维的“一般”形式,提出问题、明 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四个 基本步骤。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 独特性和价值性的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 形象思维、直觉、灵感、辩证思维等都是可以产 生创新成果的思维方式。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脑对已有的记 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 过程。
形象思维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表象 进行的思维活动。 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个体 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
形象思维具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水 平的形象思维是幼儿的思维,它只能反 映同类事物中的一些直观的、非本质的 特征;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成人对 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 象思维是艺术思维,这是一种高级的、 复杂的思维形式。
(五)特殊化与普遍化
特殊化,通常是指一般性命题的特殊例 子。特殊化还可以指将问题从相对一般的
(抽象的或任意的)状态引渡到相对特殊的
(具体的或特定的)状态,或用具体的数据 进行代入,等等。
一般化,是指由某些特例抽象、概括出
某类事物共同的特性。一般化还可以指将问 题从某些特定状态引渡到任意状态,从较低
横向思维的几种方式:①横向移入 把其他领域的好方法移到本领域来。 ②横向移出 把本领域的成功方法移到 其他领域去。③横向转换 不直接解 决问题,转换成其他问题。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 “整体思维”、“空间思维”或“多维型思维”, 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 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思考:在一块 土地上种植四棵 树,使得每两棵 树之间的距离都 相等。
集中思维也称收敛思维、辐合思维、求 同思维、聚敛思维,是一种集中导向的思维, 其思维方向总是指向问题中心。
雷达 隐身
红外 隐身
飞机 隐身
见光 隐身
声波 隐身
收敛思维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目标确定法
(二)求同思维法
(三)求异思维法
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 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 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 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 的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 解决做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按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聚合 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 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 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 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 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根据思维包含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 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 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 解决问题的思维。
问题是现有知识经验难以直接解决或 应对的事务或情境。
现状
目标
障碍
1、明确限定性问题和非明确限定性 问题
2、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
3、知识丰富性问题和知识贫乏性 问题
4、对手问题和非对手问题
检验假设
提出假设 明确问题
提出 问题
(一)提出问题 Title in here
有助于思考的问题是那些非明 确界定的、非常规的问题,如:为 什么(原因探究)?什么意思(深 刻理解)?有何不同(比较)?如 何得到(思维过程)?能解释哪些 现象或有哪些表现形式(演绎)? 共同之处或主要内容是什么(综 合)?以及假如问题、替代问题、 除了问题、可能问题、想象问题、 组合问题,等等。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验 和实践活动来检验。这是检验 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在头脑 中根据已掌握的科学原理、原 则,利用思维对假设进行论证。
知识 经验 迁移 动机 强度
问题 解决
功能 固着
思维 定势
(一)知识经验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问题空间” 这一概念,虽然强调客观的任务相 同,但不同问题解决者头脑中对问 题的理解却不同。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问题可以用语言表征,还可以 借助图、表和其它符号来表征问题。 无论使用何种形式表征问题,都要 力求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零散的 问题系统化、杂乱的问题条理化、 重要的问题突出化,以利于问题的 解决。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 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 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 加工来进行反映。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相互 联系的。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 操作来实现的。人们在头脑中,运 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 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
梦像型
广义的逻辑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狭 义的逻辑思维是指在理性认识过程中,借助概 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抽象和概括的方 法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
保鲜 容器 船
玻璃 瓶子
镜片
轮子 武器
逆向思维,就是指突破常规考虑问 题的固定思维模式,采用与一般习惯相 反的方向进行思考、分析的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反向 思考:原理相反、功能相反、结构相反、
属性相反、因果相反、程序相反、观念
相反。
侧向思维又叫旁通思维,当思 维主路受阻时,从与问题相距较 远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解决 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假设的提出是从分析问题开始 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问 题的性质、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及 个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推 测、预想和推论,然后有指向、有 选择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即假设)。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假设的提出依赖于许多条 件。已有的知识经验、智力水 平、创造想象力、直观的感性 形象、尝试性的实际操作、言 语表达和创造性构想等对其有 重要影响。
②反应的快速‍ 性
③发生的潜在性 ④豁然性
所谓灵感思维即长期思考的问题,受到某 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到解决的心理过程。 灵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产物。
灵感的基本特征: ①突发性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兴奋性
③跳跃性
④创造性
灵感产生的方式: 机遇型(触发点燃型、原型 启示型、情景感发型 ) 闪光型 (遐想型和自发型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