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和灌浆工程施工方案1 概述1.1 范围本章规定适用于本合同程施工图纸所示建筑物的钻孔和灌浆,其内容包括:⑴钻孔:包括灌浆孔、检查孔和排水孔的钻孔,以及钻孔和灌浆所需进行的试验、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前孔口加塞保护等全部钻孔作业。
⑵灌浆:采用水泥灌浆。
本标的灌浆类型有固结灌浆、帷幕灌浆。
1.2 工程项目⑴。
大坝左岸灌浆洞回填灌浆、坝基固结灌、坝基帷幕灌浆、坝基排水孔。
⑶消力池工程固结灌浆、排水孔(Φ76)。
⑷边坡工程排水孔(Φ56)。
2 施工原则2.1 施工依据⑴工程施工招标文件;⑵DL/T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⑶SL25-9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⑷DL/T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⑸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⑹SL264-200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⑺JGJ63-89《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⑻DL/T5123-2000《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⑼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2.2 施工程序⑴固结灌浆在有混凝土盖重的情况下施工,盖重混凝土一般为3m厚。
⑵同一地段在完成固结灌浆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帷幕灌浆。
⑶在需要从岩石表面进行灌浆的区域,在灌浆前将漏浆或漏水的裂隙进行清理,并将松动岩石移走,以便堵漏。
⑷对设有抬动观测设备的灌区,待抬动观测仪器装置完毕,并完成灌浆前测试工作后,进行灌浆作业。
在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施工过程中均进行抬动观测,观测成果报送监理人,抬动变形值超过设计值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⑸在已完成或正在灌浆的地区,其附近30m以内一般不进行爆破作业,如要进行爆破作业,须作出专门的爆破设计,采取必要的减震、防震措施,报经监理人批准后实施。
⑹在灌浆过程中出现灌浆中断、串孔、冒浆、漏浆、孔口涌水、吸浆量大等情况时,立即通知监理人,并将处理方案报送监理人审批。
⑺在排水孔周边30m范围内(或监理人指示范围内)的灌浆孔尚未完成灌浆之前不得钻进排水孔。
⑻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各灌区的接缝灌浆及其验收工作。
未完灌区的接缝灌浆在库水位低于灌区底部高程时进行。
⑼岸坡接触灌浆等待坝块混凝土的温度达到设计规定值后方可进行。
3 施工布置3.1 施工用风、水、电⑴施工用风固结灌浆钻孔需要高风压,施工供风以移动式空压机供风为主,局部地段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中供风系统供风。
基础灌浆廊道部位用风,从集中供风系统取用,并沿廊道壁架设供风管路。
接缝灌浆、接触灌浆、回填灌浆和排水孔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或从集中供风系统取用。
⑵施工用水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坝基排水孔、消力池排水孔施工从集中供水系统中采用,个别部位的钻灌用水将设置临时抽水机供水。
⑶施工用电采用专电缆线自总布置提供的接线点接至各施工部位。
3.2 集中制浆站根据本工程灌浆工程分布的位置及地形,拟在左右岸边坡靠公路大坝的上游及下游的适当位置各布一座集中制浆站,共四座集中制浆站。
采用Φ1.5″钢管及石棉瓦搭设,布设可储存不少于30t袋装水泥的储灰仓库和倒灰平台,采用ZJ400型高速搅拌机拌制0.5:1标准浓浆,1m3储浆桶贮浆,用BW250/50型输浆泵通过Φ1.25″输浆管路输送至各工作面供灌浆作业使用,集中制浆站结构图见附图《集中制浆站布置图》(GZ/C02-TB-02-03-01)所示。
每个制浆站分别设一个约2m3废浆沉淀池,并设排水排污沟,废浆经排水排污沟进入沉淀池沉淀后,排至监理人指定的地点。
3.3 废渣废水处理灌浆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浆和岩粉等通过地表排水沟引至集水坑,经沉淀后,排至监理人指定地方,废渣清理后运至指定堆渣场,同时为防止灌浆作业对其他工作面的污染,在工作面四周设置挡水堰。
4 灌浆原材料和灌浆试验4.1 灌浆材料4.1.1水泥⑴根据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选用灌浆用的水泥品种。
用于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帷幕灌浆的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
用于接缝灌浆、接触灌浆的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
帷幕灌浆、接缝灌浆所用水泥的细度为通过80µ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
⑵灌浆用的水泥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不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水泥不应存放过久,出厂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不得使用。
4.1.2 水灌浆用水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要求,拌浆水的温度不高于30℃。
4.1.3 掺合料如果因施工需要,经监理人批准后,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水玻璃等掺合料。
各种掺合料质量符合DL/T5148-2001第5.1.6条规定,其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4.1.4 外加剂经监理人批准,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以及监理人指示或批准的其它外加剂。
各种外加剂的质量符合DL/T5148-2001第5.1.7条规定,其最优掺加量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试验成果及时报送监理人。
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4.2浆液试验按监理人指示对不同水灰比、不同掺合料和不同外加剂的浆液进行下列项目的试验:⑴浆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时间;⑵浆液密度或比重测定;⑶浆液流动性或流变参数;⑷浆液的沉淀稳定性;⑸浆液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或终凝时间;⑹浆液结石的容重、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⑺监理人指示的其它试验内容。
4.3 现场灌浆试验⑴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现场灌浆试验,试验的目的、方案、地点由设计、监理人、施工单位共同商定或监理人指定,选取与实际灌浆区地质条件相似且有代表性地段进行现场灌浆试验。
⑵试验按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和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及监理人指示、单位耗灰量等的试验资料,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进行,每一试验区内灌浆试验完毕,及时整理分析各序孔和检查孔的单位吸水率通过试验取得可靠的灌浆技术参数及施工经验,为全面展开灌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固结灌浆5.1 固结灌浆部位及工程量5.2 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固结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施工,先进行边排孔的施工,然后进行中排孔施工。
固结灌浆施工顺序是:抬动孔→物探测试孔→Ⅰ序孔→Ⅱ序孔→灌浆效果检查孔,或者按监理要求的分序原则进行施工。
固结孔采用MD30或MG灌浆方式进行施工,循环式灌浆方式见附图《循环灌浆与纯压灌浆工艺流程图》(J-50型锚固钻机配移动空压机钻孔。
固结灌浆采用“循环式”GZ/C02-TB-02-04-01)。
固结灌浆孔的孔深不大于6m时,全孔作一段灌浆;大于6m时,采用自上而下孔内阻塞分段灌浆法。
灌浆施工全过程采用GJY—Ⅳ型灌浆自记录仪记录各灌浆参数。
对设有抬动观测设备的灌区,待抬动观测仪器装置完毕,并完成灌浆前测试工作后,进行灌浆作业。
在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施工的全过程中,密切注意抬动变形,及时做好变形监测记录,抬动变形允许值为100μm,变形超过100μm抬动观测仪自动报警时,立即停止施工,报请业主、设计和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4-1所示:图2-4-1 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5.3 固结灌浆钻孔及钻孔冲洗⑴按设计图纸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测量放样,其孔位误差不大于10cm⑵钻孔孔位、孔向及孔斜严格按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开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孔底偏差不大于1/40孔深或按设计要求执行,在钻孔过程中,进行孔斜测量,并采取措施控制孔斜。
若发现孔斜超过允许值,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⑶钻孔次序、段长与灌浆次序、段长一致。
⑷固结孔采用MD30或MGJ-50型锚固钻机配空压机钻孔,孔径为Φ56mm,或按设计图纸或监理人的指示执行。
在有钢筋的部位,采用在混凝土内预埋管从中钻孔的方法施工。
⑸钻孔冲洗:固结灌浆孔(段)钻进结束后,使用清水对孔(段)进行冲洗或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法对孔(段)进行冲洗,钻孔冲洗的结束标准是:孔内沉积物的厚度不超过20cm。
5.4 固结灌浆施工在设有抬动观测的灌浆区域,在下灌浆塞前完成抬动观测仪的安装并进行初始读数,在裂隙冲洗、压水试验、灌浆的三个阶段均进行抬动观测,升压过程采用“分级升压”法,升压过程要慢,并对抬动仪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如果有抬动,升压要更谨慎,并报知监理人,以累计抬动值不超过100μm为准。
⑴段长划分当岩石孔深不大于6米时,作一段灌浆,当大于6m时,分段灌浆,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分段灌浆,其分段方法按设计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执行。
⑵下塞、裂隙冲洗采用新型气压塞灌浆,塞卡在接触面以上50cm的混凝土内;采用脉冲方法进行裂隙冲洗,脉冲周期为5分钟,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裂隙冲洗的结束标准是:回水澄清后持续10min。
⑶灌前压水试验取不小于总孔数5%的灌浆孔进行灌前压水试验,灌前压水在灌浆段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压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如该值大于1MPa,采用1 MPa。
压水稳定标准:在稳定压力下,每5分钟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压水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透水率的计算值。
⑷灌浆1) 灌浆压力、灌浆水灰比:按试验结果或设计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执行。
2) 浆液变换原则:①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注入率保持不变,压力持续升高,不得改变水灰比;②当某一级比浆液灌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持续灌注时间已超过1小时,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改浓一级水灰比;③当注入率大于30L/min,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3) 各灌浆段结束条件: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30分钟,可结束灌浆。
4) 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
5) 封孔: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
⑸灌浆过程中特殊情况处理灌浆试验过程中,当遇下列特殊情况时,按相应原则进行处理。
1) 出现漏、冒浆情况的处理灌浆过程中出现冒浆时,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降低压力,改灌浓浆,表面封堵,限流等办法灌注,停止漏、冒浆后,又逐级提高灌浆压力。
当采取以上处理措施之后,而漏、冒浆量仍然大时,在浆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水玻璃等速凝材料灌注,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2) 与其他孔串浆的处理a) 如果被串孔正在钻进,而串浆量又比较小时,可继续钻进,当串浆量大时,则停止钻进,提出钻具,封闭孔口,待灌浆孔灌浆结束之后,再打开孔口进行扫孔钻进。
b) 如果被串孔是待灌浆孔,串浆量小时,用清水冲洗之,以防浆液在孔内沉淀,堵塞孔内裂隙通道;当串浆量较大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两孔可同时灌浆,若无条件同时灌则应先封闭被串孔,待灌浆孔灌结束后,立即打开被串孔,进行扫孔冲洗,并尽早进行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