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样本

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样本

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单价
1、概述
1.1 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的作用
钻孔灌浆及锚固属于地基处理, 其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提高地基承载力, 改进其变形特性及抗渗性能;
2)改进地基的剪切特性, 防止剪切破坏, 减少剪切变形;
3)改进地基的压缩性能, 减少不均匀沉降;
4)减少地基的透水性, 降低扬压力和地下水位, 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5)改进地基的动力特性, 防止液化;
6)防止地下洞室围岩坍塌和边坡危岩、陡壁滑落;
7)在地基中设置人: 工基础构筑物, 使其与地基共同承受各种荷载。

1.2 地基处理工程的种类(按处理方法分)
由于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和地基的地质条件不同, 地基处理工程的种类很多, 按处理方法可分为:
(1)灌浆。

按作用分: 帷幕、固结、接触、接缝和回填灌浆: 按灌浆材料又可分为水泥、粘土、化学灌浆; 按灌浆压力可分为低压(<0.5Mpa) , 中压(0.5~4MPa), 高压(>4MPa)。

(2)防渗墙。

有钢筋混凝土防渗墙、素混凝土防渗墙、粘土混凝土防渗墙、固化灰浆防渗墙和泥浆槽防渗墙等。

(3)桩基。

主要有钻孔灌浆、振冲桩、混凝土灌注桩、水泥搅拌桩和高压喷射等。

(4)预应力锚固。

建筑物地基锚固、挡土边墙锚固以及高边坡锚固等。

(5)其它。

主要有坝体截水槽、防渗竖井、沉箱、软弱地带传力洞、混凝土塞和抗滑桩等。

各种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法及适用条件见下表。

除地基处理钻孔灌浆项目外, 还有用于土坝(堤)坝体防渗的劈裂灌浆和充填灌浆。

另外, 还有混凝土坝体接缝灌浆工程。

2、钻孔灌浆
钻孔灌浆的内容有: 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劈裂灌浆、回填灌浆和坝体接封灌浆等。

2.1 帷幕灌浆
2.1.1帷幕灌浆的一般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钻孔冲洗--表面处理一-压水试验--灌浆--封孔--质量检查
1)施工准备: 包括场地清理、劳动组合、材料准备、孔位放样、电风水布置, 以及机具设备就位、检查等。

2)钻孔: 采用手风钻、回转钻钻机、冲击钻、复合钻(如冲击回旋钻、潜孔钻)等钻机进行, 冲洗再用水将残存在孔内的岩粉和铁砂末冲出孔外, 并将裂隙中的充填物冲洗干净, 以保证灌浆效果。

3)表面处理: 为防止有压情况下浆液沿裂隙冒出地面采取的塞缝、浇盖面混凝土等措施。

4)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地层的渗透特性, 为岩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5)灌浆。

灌浆是利用灌浆机施压, 将浆液经过预先设置的钻孔或灌浆管, 灌入岩石、土或建筑物中, 使其胶结成相对坚固、相对密实而透水性较小的整体。

6)封孔。

人工或机械(灌浆及送浆)用砂浆封填孔口。

7)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的方法较多, 最常见的是打检查孔检查, 取岩心,
做压水试验检查, 看Lu值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2分类特点
1)按照灌浆时浆液灌注和流动的特点, 可分为纯压式和循环式灌浆两种。

纯压式灌浆单纯地把浆液沿灌浆管路压入钻孔, 再扩张到岩层裂隙中。

适用于裂隙较大, 吸浆量多和孔深不超过15m的岩层。

这种方式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当吃浆量逐渐变小时, 浆液梳动慢, 易沉淀, 影响灌浆效果。

循环式灌浆浆液经过进浆管进入钻孔后, 一部分被压入裂豫, 另一部分由回浆管返回拌浆筒。

这样可使浆液始终保持流动状态, 防止水泥沉淀, 保证了浆液的稳定和均匀, 提高灌浆效果。

2)按照施工方法分为岩石基础帷幕灌浆、砂砾石层帷幕灌浆。

砂砾石地基帷幕灌浆分打管法、跟管法、循环钻灌法和预埋花管珐等。

打管法适用于厚度较浅、结构松散、无孤石层的砂砾石地层, 多用于临时性工程, 采用吊锤或振动沉管带有桩靴的钢管打入设计深度, 灌完一段拔起一段。

跟管法适用于埋深较深的砂砾石地层, 边钻边进, 边下护壁套管(或随冲掏砂砾石), 直到套管下到设计深度为止, 冲孔, 下套管, 而后起拔至第一灌浆顶部, 安好灌浆塞, 再灌, 如此循环, 缺点是起拔困难甚至拔不出。

循环钻灌法采用孔口封闭, 自上而下分段进行钻孔灌浆; 利用符合配比要求的灌浆浆液代替泥浆循环固壁, 同时在一定压力下灌入地层一部分, 钻完一段后接着进行灌浆。

其主要施工程序是: 镶铸孔口管、钻孔灌
浆及封口等。

预埋花管法在钻孔内预先下入带有射浆孔的灌浆花管, 管外于孔壁间灌入填料, 后在灌浆管内用双层灌浆塞进行分段灌浆。

其工艺复杂工: 效高, 单价也较高。

3)按灌浆顺序分为封孔灌浆、分段(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及综合灌浆及综合灌浆法。

封孔灌浆适用于基岩完整, 透水率小的地层。

将孔一次钻到设计深度, 孔深10m内, 再沿全孔一次灌浆, 孔口封闭高压灌浆。

自下而上分段灌浆适用于坚硬、完整、不至于发生串浆、绕塞返浆和地面冒浆的岩层。

一次钻到设计深度, 然后利用灌浆塞逐段灌浆。

这种方法钻灌连续, 速度较快, 但灌浆压力不大。

自上而下分段灌浆适用于断层区、岩溶区及其它软弱岩层。

自上而下钻一段(第一段<2m, 各段一般不超过5m, 吃浆量小, 可放长<10m后, 冲洗、压水试验、灌浆。

待上一段浆液凝结后, 再进行下一段钻灌工作。

如此钻、灌交替, 直至设计深度。

综合灌浆法如表层的岩层较破碎、往下则越完整时, 上部采用自下而上分段, 下部采用自上而下分段。

2.1.3定额的表现形式。

概算定额分造孔及帷幕灌浆两部分, 造孔和灌浆均以单位延长m计, 帷幕灌浆概算定额包括制浆、灌浆、封孔、孔位转移、检杳孔钻孔、压水试验等的内容。

预算定额则另计检查孔压水试验, 检查孔压水试验按试段计。

压水试验一般采用三压力五阶段法, 试段数量为帷幕灌浆m×l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