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第一章)
1.
(3)配离子中配体顺序: ① 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 Trans-[CoCl2(en)2]Cl 反-氯化二氯· 二(乙 二胺)合钴(Ⅲ) [IrCl4(Py)2] 四氯· 二(吡啶)合铱(Ⅳ ) ② 在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中,先阴离子, 后中性分子 [Al(OH)(H2O)5]2+ 羟基· 五水合铝( Ⅲ)配 离子
2、螯合物
[Cu(en)2]2+
H2C
H2N Cu
H2N CH 2 H2N
O C O O C
2+
由多基配体与 金属离子形成,具 有螯环,以五、六 原子环最普遍。
[Ca(EDTA)]2-
H2C H2N
CH 2
CH2 CH2 N
O Ca2+
CH2 N CH2 CH2
OOCH2C OOCH2C
-
N CH2 CH2 N
CH2COOCH2COOO C O O C O
CH2
3、多核配合物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离子,两个中心离 子之间常以配体连接起来。
[(H2O)4Fe(OH)2Fe(H2O)4]4+ 二羟基·八水合二铁(Ⅲ )离子
H O (H2O)4Fe O H Fe(H2O)4 4+
4、特殊配合物 这类配合物是最近几十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一 类新型配合物, 与前两类配合物在成键方面有很大 的不同,并具有一些特殊性能,故而得名。
(3) 配体的次序 原则—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先简单后复杂。 ① 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 cis - [PtCl2(Ph3P)2] 顺-二氯 二· (三苯基磷)合 铂(II) ②先列出阴离子,后列出中性分子(的名称) K[PtCl3(NH3)] 三氯· 氨合铂(II)酸 钾 ③同类配体(无机或有机类)按配位原子元素 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Co(NH3)5(H2O)]Cl3 三氯化五氨· 水合钴(III)
④同类配体同一配位原子时,将含较少原子 数的配体排在前面。 [Pt(NO2)(NH3)(NH2OH)(Py)]Cl 氯化硝基· 氨· 羟氨· 吡啶合铂(II) ⑤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也 相同时,按结构式中与配原子相连的原子 的元素符号的英文顺序排列。 [Pt (NH2)(NO2)(NH3)2] 胺基· 硝基· 二氨合 配合物的组成
内界
外界
[Cu(NH3 )4 ]SO4
形成体 配 位 原 子
配 体
配 位 数
硫酸四氨合铜(Ⅱ)
[Co(NO2 )3 (NH3 )3 ]
三硝基· 三氨合钴(Ⅲ)
形成配合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形成体、配体
三个要素
配体、形成体、组成和空间构型
1.2 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书写原则 (1) 配合物: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 [Ag(NH3)2]Cl 氯化二氨合银(І) K4[Fe(CN)6] 六氰合铁(Ⅳ )酸钾 (2)配离子:形成体在前,配体在后,并把配离 子用方括号括起来 ,并在方括号外标出电荷 数。 [CrCl2(H2O)4]+ 二氯· 四水合铬(Ⅲ)配离子 [Co(NH3)5(H2O)]3+ 五氨· 水合钴( Ⅲ)配离子
1.
(2) 配合物:配离子命名同上,配离子与外 界之间服从无机盐的命名:暨阴离子为配 离子或无机含氧酸根离子命名为“酸”, 阴离子为无机非含氧酸根离子命名为 “化”。 K4[Fe(CN)6] 六氰合铁( II)酸钾 [Ni(NH3)6]SO4 硫酸六氨合镍( II) [Co(NH3)6]Cl2 氯化六氨合钴( II)
⑥配体化学式相同但配位原子不同,(- SCN, NCS)时,则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字母顺 序排列。
1.4 配合物的分类
简单配合物、螯合物、多核配合物、特殊配合物
1、简单配合物
由金属离子与单基配体形成。 K4[Fe(CN)6] K3[Fe(CN)6] [PtCl6]2K2[PtCl6] K2[HgI4] [Ag(NH3)2]+ [Cu(NH3)4]2+ 亚铁氰化钾 铁氰化钾 氯铂酸根 氯铂酸钾 碘化汞钾 银氨配离子
第一章
1.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1.2 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3 1.4
配合物的命名 配合物的分类
1.1
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2Cu2++SO42- +2H2O +2NH3
Cu2(OH)2SO4↓(浅蓝)+2NH4+
1.配合物的生成
Cu2(OH)2SO4 ↓+2 NH4+ + 6NH3 2[Cu(NH3)4]SO4(深蓝)+2H2O
③ 同类配体,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 母顺序排列 [Co(NH3)5(H2O)]Cl3 氯化五氨· 水合钴(Ⅲ) ④ 同类配体中如配位原子相同,较少原子数 配体排在前面,较多原子数配体排在后面。 [Co(NO2)3(NH3)3] 三硝基· 三氨合钴( Ⅲ) ⑤ 如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原子数也相同, 按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字母 顺序排列。 [Pt(NH2)(NO2)(NH3)2] 氨基· 硝基· 二氨合铂 ( II)
** 配位数
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几何因素(中心离子半径、配体的大小及几何构型) 静电因素(中心离子与配体的电荷) 中心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 外界条件(浓度、温度等)
定义 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电子的一 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和具有接受孤对 电子或∏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按 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 物。
**形成体
金属正离子、金属原子、金属负离子、… …
**配体
常见的配位原子及配体
配位原子 卤素 O N C S 配体举例 F -,Cl - ,Br - , I H2O,OH- ,ONO-,RCOO-,C2O42NH3,NO,NO2-,NH2-CH2-CH2-NH2(乙二胺) CN-(氰离子),CO SCN-(硫氰根离子)
1.3 配合物的命名
命名原则 (1)配离子:先配体后形成体,不同配体 之间用圆点(· )分开,在最后一个配体 名称后加一个“合”字,配体数目用二、 三、四等数字表示,如果形成体的元素 不止一种氧化态,在该元素名称后加一 圆括号,里面用罗马数字表明它的氧化 数。 [Co(NH3)6]2+ 六氨合钴( II)配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