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四章 四、幼儿音乐游戏
特点: 是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 活动。在音乐的伴随下,按照某种特定的音乐要求活 动的游戏。 (一)歌舞游戏 侧重于歌唱和韵律活动的游戏。 (二)表演游戏 侧重于按音乐性质变化进行情节、角色表演的游 戏。 (三)听辩反应游戏 侧重于对声音或声音的听辩结果进行快速反映的游 戏。
第一章 第二节
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活动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
具体表述如“能正确感知、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形象、 内容和情感”;“能认识并辨别各种常用打击乐器 及音色特点”等。 2、情感与态度目标
具体表述如“喜欢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在歌唱活动 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积极参加音乐游戏 活动,体验并享受游戏过程带来的乐趣”等。 3、操作技能目标 具体表述如“学习按音乐节拍自然、均匀地做上下肢 的简单动作”;“用连贯、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等。
第五章 二、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
(一)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 (二)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 (三)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单的器乐曲 (四)儿童音乐童话片段 (五)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或片段
第五章 三、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技能
(一)音乐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和常见的表现 形式; (二)常见的乐器名称; (三)听出并理解作品的主要情绪、内容、形象 及作品的主要结构; (四)分辨常见人声和乐器的声音; (五)根据音乐作品展开想象、联想; (六)运用一定的媒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一、教唱新歌
(一)介绍新歌
讲故事、儿歌、猜谜语、 谈话设问、 实物、 (二)导入新歌 1、歌词导入 2、节奏导入 3、动作导入 图片
4、旋律导入
5、情境表演导入
第三章
(三)熟悉新歌 1、填充提问法 2、逻辑提问法 3、节奏朗诵法 例《小鼓响咚咚》 例《小动物怎样过冬》 例《国旗多美丽》
4、直观教具法第三章Βιβλιοθήκη 二、由歌词创编开始的活动设计
词曲内容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语 法结构单纯,清晰,具有某些语言游戏性 质的歌曲
课例
《秋天》中班 《胡说歌》大班
典型特点:从歌词创编开始,歌词创编在前
第三章
三、由情境表演开始的活动设计 歌曲内容所反映的是一些简单的,幼儿 可以一目了然的情境或事件。
课例
《小花狗》小班 《小娃娃跌倒了》中班
第五章 第二节
音乐欣赏活动材料的选择
一、音乐作品 作品内容、风格、形式是否丰富多样 比例结构是否合理 幼儿的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水平 二、辅助材料 动作材料 视觉材料 语言材料
全曲带唱 分句教唱
模式二:先熟悉—后加工的模式 程序:反复感知
分句教唱
加工经验 全曲带唱
反复练唱
第三章
模式三: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
程序:熟悉节奏 熟悉歌曲 熟悉旋律
全曲带唱 分句带唱
反复练唱
模式四:边创造——边熟悉的模式 程序:自由探索 反复练唱 即兴创造 完整带唱
第四章 幼儿园韵律活动
第四章
课例
《顽皮的杜鹃》(大班)
《小雨沙沙》中班
典型特点:用朗诵或歌唱的方式参与
第三章
八、由“副歌曲前置”开始的活动设计
歌曲里带有副歌的,比较大型的歌曲。
课例
《小鼓手》大班
《再见吧,老师》大班
典型特点:从副歌开始,副歌在前
第三章
九、由“无意义音节玩唱”开始的活动设计
幼儿用各种各样的奇怪的声音来玩唱歌曲。
幼儿韵律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整体感受作品 (倾听—感受) (一)作品的情绪、风格和结构 (二)作品的节奏、旋律 (三)感知作品的动作特点 二、学习表演动作 (一)简单动作整体学 (二)复杂动作分解学 (三)不同角色分别学 示范—模仿—练习 分解—组合—完整 玩玩—做做—说说
第四章
三、队形变化和音乐游戏
第一节
韵律活动的教育内容
一、幼儿律动 没有情节,在音乐的伴随下做基本 特点 动作和模仿动作。 (一)基本动作: 走、跑、跳、踢、拍手、 叉腰、击掌、摆臂等。
(二)模仿动作: 日常生活、动物动作、 自然现象、游戏中的动作。 (三)韵律动作组合: 1.身体节奏动作组合;2.律动模仿动作组 合
第四章 二、歌表演
第一章
第三节
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涵义 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合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 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 作用,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 发展为过程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类型 1、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 是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场地,选择以音 乐为主的课题内容和材料,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2、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是指除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以外,随机、灵活地 蕴涵、渗透在儿童的一日生活及其他教育活动之中的丰富 多样的、“隐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特点
在歌曲演唱中 配以简单形象的动 作、姿态、表情等 来表达歌词内容,再 现音乐形象,边唱边 进行表演。
第四章
三、幼儿舞蹈
特 点
一般以模仿动作为主,模仿动作与基 本动作的结合,构成生动、活泼、鲜 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一)基本舞步: 小碎步、 小跑步、蹦跳步、后踢步、 踏跳步、 垫步、跑跳步、进退步、 秧歌十字步 (二)舞蹈形式: 独舞 集体舞 邀请舞 表 演舞
第三章 三、歌曲的总体选择
思想性、艺术性、丰 富性、多样性
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
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
第三章
第三节
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由动作开始的活动设计(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 内容是直接描述动作过程或是比较富于动作性的。)
课例
《头发、肩膀、膝盖、脚》小 班
《走路》中班
典型特点:从动作开始,动作在前
例《两只小象》
第三章 (四)教唱新歌
1、整体教唱法 教师完整地教唱新歌,幼儿完整地学唱。 选材:结构短小,内容紧凑,形象集中,音乐 表 现手法单一。
2、分句教唱法
特点:教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 3、具体指导 (1)整体+分句灵活运用; (2)教唱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方法不一;
(3)歌唱形式多样化;
(4)给幼儿留创造空间。
(二)歌词内容应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教育; (三)歌词形式与内容应适于用动作表现。
第三章
二、曲调的选择
(一)音域较狭隘 (二)节奏较简单:时值的长短、节拍和速度P104 (三)旋律较平稳:幼儿不宜唱旋律起伏太大的歌曲。 (四)结构较短小工整:幼儿一般不宜唱结构过于长、 大的歌曲。 3-4岁:2-4个乐句为宜,总长度一般8小节左右。 4-6岁:6-8个乐句为宜,总长度可增加到16-20小节。 (幼儿歌曲多以一段体为主) (五)词曲关系较单纯:幼儿一般不宜唱词曲关系过 于复杂的歌曲。(一字一音的关系是主流)
技能、创造目标
艺术认知目标 二、活动准备:教学具名称、数量、环境创设等 三、活动过程:(参考设计方法及教学方法) 1、游戏方法 主动参与 2、不同层次 不同方法
3、层层深入 与歌曲互动 4、玩唱歌曲 注重操作
第三章 ◆以歌唱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设计模式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程序:引出主题 反复范唱 分析歌词 反复练唱
典型特点:从情境表演开始,情境表演在前
第三章
四、由故事讲述开始的活动设计
歌词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述的 内容和语言结构也较复杂些。
课例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 《丁丁是个小画家》大班
典型特点:从讲故事开始,故事在前
第三章
五、由歌词朗诵开始的活动设计
歌曲中歌词的语言逻辑更加复杂,但情 境性、故事性却又比较弱。
第二章
音乐活动的内容
1、歌唱活动 2、倾听和欣赏活动
模仿动作
律动
基本动作
基本舞步
集体舞
3、韵律活动
邀请舞
舞蹈
表演舞
小歌舞、童话歌舞
幼儿自己创编的舞蹈
音乐游戏
主题游戏 无主题游戏
4、打击乐活动
其它节奏活动
第三章 幼儿园歌唱活动
第三章 第一节
歌唱活动的教育内容
一、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文学。 题材(诗歌、童谣)
第四章 第二节 一、动作
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
(一)动作的类别
基本动作 (二)动作的难度 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从单纯的动作到复合动作 模仿动作 舞蹈动作
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第四章 二、音乐 (一)节奏清晰,结构完整 (二)旋律优美,形象鲜明 (三)道具 ◆能增加幼儿活动趣味性,新颖、有趣; ◆能增强幼儿的美感,能引发和丰富幼 儿想象 和表现; ◆经济和精力不易过多投入
课例
《玩具进行曲》中班
《邮递马车》大班
典型特点:按音节玩唱自己喜欢的声音,任何程序可用
第三章
十、由直观形象开始的活动设计
歌词含义对幼儿来说不够明确,歌词 的先后顺序比较容易混肴。
课例
《来了一群小鸭子》中班
《劳动最光荣》大班
典型特点:突出形象,解决幼儿学习中的困难
第三章 第四节
幼儿歌唱教学的组织与指导
第三章
二、复习歌曲
(一)边唱边表演 唱 (二)边用教具边歌
(三)在玩游戏中歌唱(四)用接唱的方法
(五)为歌曲增加伴奏(六)听音乐绘画
三、创造性的歌唱活动
(一)创编歌词 (三)创编曲调 (二)创编动作 (四)变换演唱形式
第三章
第五节
幼儿园歌唱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系列层次活动理论-——许卓娅教授 是以一个材料为基础而设计的层层递进、环 环相扣,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系列。 情感态度目标 一、活动目标
第四章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