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1.概况2007年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海洋灾害16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37亿元,死亡(含失踪)161人(见表1)。

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8人,直接经济损失为87.15亿元;海浪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43人,直接经济损失为1.16亿元;赤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0.06亿元;海冰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未发生海啸灾害。

灾 种发生次数 死亡(失踪) 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 风暴潮(含近岸台风浪)30 18 87.15 海 浪50 143 1.16 海 冰1 无 - 赤 潮82 无 0.06 海 啸0 无 无 合 计 163 16188.37 1和图2。

图1 1989~2007年海洋灾害经济损失(亿元)图2 1989~2007年海洋灾害死亡(含失踪)人数2.风暴潮灾害2007年我国沿海共发生13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其中7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广东省和海南省沿海(见表2)。

本年度台风风暴潮灾害的特点是:台风风暴潮过程多,灾害发生次数多,灾害造成的损失小。

2007年我国沿海共发生17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2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山东省沿海(见表2)。

表2 2007年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灾害)损失统计“桃芝”(Toraji)、“帕布”(Pabuk)、“圣帕”(Sepat)、“韦帕”(Vipa)、“范斯高(Francisco)”、“利奇马”(Lekima)、“罗莎”(Krosa)等7次台风风暴潮过程给浙江省、广东省、海南省沿海造成较重损失。

●“桃芝”风暴潮热带风暴“桃芝”(0703)于7月5日16时50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兴镇一带沿海登陆。

受“桃芝”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59亿元。

沿海最大增水发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验潮站,为91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受灾人口10.98万,堤防损毁5.72公里,船只损毁16艘,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0.55亿元。

北海市损坏海堤12处3.20公里、损坏小艇10艘,沉没4艘。

钦州市损坏海堤28处0.60公里、水产养殖损失面积3公顷,产品数量7 吨。

防城港市损坏海堤12处1.80公里,缺口2处0.12公里、倒塌房屋20间,损坏船只2艘。

海南省受灾人口0.24万人,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04亿元。

图3 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渔港码头受损船只和堤岸●“帕布”风暴潮强热带风暴“帕布”(0707)于8月10日16时前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屯门沿海地区登陆后,又折向偏西方向移动,并于18时30分在广东省中山市沿海地区再次登陆。

受“帕布”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2.98亿元。

广东省受灾人口112.17万人,4人死亡,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4.59千公顷,潮水淹没农田40.58公顷,堤防损坏31处,堤防决口0.90公里。

●“圣帕”风暴潮超强台风“圣帕”(0709)于8月19日02时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登陆。

受“圣帕”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浙江和广东两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96亿元。

受影响沿海风暴增水超过100厘米的验潮站有4个,最大风暴增水发生在浙江鳌江验潮站,达197厘米;福建省白岩潭验潮站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6厘米。

浙江省水产养殖受灾面积4.98千公顷,防波堤受损887米,码头损坏41座,直接经济损失0.69亿元。

广东省受灾人口4.38万人,损坏堤防38处,堤防决口2.86公里,直接经济损失1.16亿元。

●“韦帕”风暴潮超强台风“韦帕”(0713)于9月19日02时30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霞关镇登陆。

受“韦帕”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浙江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7.79亿元。

受影响沿海增水超过100厘米的验潮站有5个,最大风暴增水发生在浙江省鳌江验潮站,达228厘米。

所有潮位站潮位均未超过当地警戒潮位。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受灾面积24.12千公顷,防波堤受损8,287米,护岸受损1,599米,码头损坏125座,沉没毁损船只929艘。

●“范斯高”风暴潮热带风暴“范斯高”(0714)于9月24日12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沿海登陆。

受“范斯高”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海南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43亿元。

最大风暴增水发生在广东硇洲站,达109厘米;海南秀英站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6厘米。

海南省受灾人口25.84万人,死亡1人,失踪1人,农田受灾面积6.11千公顷,“琼昌江10185号”船在文昌市铺前镇海域失踪。

●“利奇马”风暴潮台风“利奇马”(0715)于10月2日23时登陆海南三亚。

受“利奇马”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海南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04亿元。

沿海最大风暴增水为141厘米,发生在广东省南渡验潮站;广东、海南有4个验潮站的最高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其中海南省秀英站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31厘米。

海南省受灾人口263.69万人,损失成鱼3吨,损失龙虾0.10吨,损失鱼苗25万尾。

●“罗莎”风暴潮台风“罗莎”(0716)于10月7日下午3时30分在浙江苍南和福建福鼎交界处登陆。

受“罗莎”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浙江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7.12亿元。

沿海最大风暴增水发生在浙江省温州验潮站,为162厘米;福建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三个省市有11个验潮站的增水超过100厘米;仅福建省琯头站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13厘米。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受灾39.61千公顷,防波堤受损6.53公里,护岸受损1.18公里,码头毁坏68座,沉没毁损船只212艘。

2.2 温带风暴潮2007年共发生17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2次温带风暴潮过程造成辽宁省、山东省、河北省直接经济损失41.30亿元。

●“0303”特大温带风暴潮2007年3月3日至5日凌晨,受北方强冷空气和黄海气旋的共同影响,渤海湾、莱州湾发生了一次强温带风暴潮过程,辽宁、河北、山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40.65亿元。

沿海增水超过100厘米的有4个验潮站,最大风暴增水发生在莱州湾羊角沟验潮站,为202厘米;羊角沟、龙口和烟台验潮站超过当地警戒潮位,其中烟台验潮站超过当地警戒潮位49厘米。

图4 山东烟台市区滨海公园和国际会展中心现场灾害图辽宁省大连市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8.60亿元,损毁船只3,128艘。

河北省沧州市海域受风暴潮影响,损毁海塘堤防及海洋工程20公里,直接经济损失0.30亿元;风暴潮造成神华集团黄骅港机械受损停产直接经济损失0.10亿元。

山东省死亡7人,6700多公顷筏式养殖受损,2000多公顷虾池、鱼塘冲毁,10公里防浪堤坍塌,损毁船只1,900艘,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

图5 山东威海和龙口现场灾害图●“1027”温带风暴潮2007年10月27日~28日天津市、河北省沿海发生温带风暴潮过程,河北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65亿元。

天津市塘沽验潮站和河北省黄骅验潮站最大风暴增水均为123厘米,黄骅站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潮位14厘米。

河北省沧州市海域受风暴潮影响,伤亡2人,损毁海塘堤防及海洋工程10公里、海洋水产养殖面积损失5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0.50亿元。

风暴潮造成神华集团黄骅港机械受损停产,直接经济损失0.15亿元。

3.海浪灾害2007年我国近海海域发生波高4米以上的海浪过程35次,其中台风浪过程12次,冷空气与气旋浪过程23次。

海浪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43人,直接经济损失1.16亿元。

3.1台风浪灾害2007年我国近海海域共发生波高4米以上台风浪过程12次,其中7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统计在风暴潮灾害中(见表2)。

●“桃芝”台风浪热带风暴“桃芝”于7月4日~5日在北部湾海面形成6米~7米的台风浪。

国家海洋局涠洲岛海洋监测站实测最大波高6.6米。

●“万宜”台风浪超强台风“万宜”于7月12日~14日在东海形成6米~10米的台风浪,国家海洋局东海9号浮标(29.5°N,124°E)7月13日07时观测到的波高为8.1米的狂浪,东海17号浮标(31.2°N,123.5°E)7月14日07时测得波高为6.2米的狂浪。

●0706台风浪0706号热带风暴于8月3日~9日在南海形成4米~5米的台风浪。

受台风浪影响,8月9日,海南省一艘渔船在涠洲岛西南面海域沉没,3人失踪。

●“帕布”台风浪热带风暴“帕布”于8月7日~11日在南海北部形成4米~5米的台风浪。

受“帕布”台风浪影响,广东省人员伤亡4人,损毁船只21艘。

●“蝴蝶”台风浪热带风暴“蝴蝶”于8月8日在台湾海峡形成4米的台风浪。

●“圣帕”台风浪超强台风“圣帕”于8月17日~18日在东海南部和台湾海峡形成了5米~8米的台风浪。

国家海洋局东海18号浮标于8月18日14时测得波高7.6米的狂浪,崇武海洋站于8月18日17时观测到波高为4.8米的巨浪。

●“百合”台风浪强台风“百合”于9月15日在东海南部形成12米的台风浪,国家海洋局9号浮标于9月15日22时测得波高6.2米的狂浪。

●“韦帕”台风浪超强台风“韦帕”于9月17日~19日在东海形成5米~14米的台风浪。

国家海洋局9号浮标(29.5°N,124°E)9月18日23时测到波高为9.5米的狂涛,18号浮标9月19日04时测到波高为12.1米的狂涛。

图6 温岭市石塘镇沿海海浪高达十几米,巨浪扑打大桥受“韦帕”影响,浙江省炎亭镇炎亭渔港的台风浪超出防浪墙达12米多,两块5吨重的消浪块被巨浪打入海,建设标准50年一遇、主体刚完工的90多米长的新防波堤在袭击中全部损坏。

图7 被巨浪彻底摧毁的新建防波堤和被巨浪卷走了的消浪块体●范思高”台风浪热带风暴“范思高”于9月24日~25日在南海中部海面形成4米~5米的台风浪。

国家海洋局东方海洋监测站实测最大波高3.5米。

●“利奇马”台风浪受“利奇马”台风影响,9月29日~10月4日,南海中部海面形成7米~8米的台风浪。

国家海洋局莺歌海海洋监测站实测最大波高4.3米。

●“罗莎”台风浪受“罗莎”台风影响,10月2日~8日,东海和台湾海峡形成了7米~8米的台风浪。

浙江3艘渔船沉没。

●“米娜”台风浪受“米娜”影响,11月26日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形成5米的台风浪。

●“海贝思”台风浪“海贝思”台风于11月21日在南沙群岛附近海面形成4米~5米的台风浪,国家海洋局南沙海洋站连续测到4米巨浪。

受台风浪影响, 11月22日起,几十艘中外渔船和千余名渔民被困西沙和南沙海域,在南沙海域从事网箱养殖的海南省籍“琼泽渔820”渔船及网箱基地工作人员9人失踪;另外有2艘外籍渔船沉没,62名渔民落水,36名获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