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20160301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20160301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 原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定义式:Ar
精确应用: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实际质量就大 计算应用: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可以用来比较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离子
1.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他层不超过8个(对前20号元素而言)。

2.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
(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体积很小,质量占原子质量绝大多数
121(kg)(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
(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
不变: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
改变: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微粒电性(从不带电到带电)、化学性质
可能改变:电子层数(阴离子不变,阳离子变少)
(5)原子和离子的稳定性
对于稀有气体原子,原子更稳定
对于其他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离子更稳定
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有的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取决于具体的反应)。

2.分子的主要特点: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闻到气味,氨水、盐酸的挥发等),分子之间有间隙(物质三相变化的本质,压缩气体的原理,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的原因),原子也具有以上特点,以稀有气体单质为例可以说明。

3.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比如NaCl晶体)。

考点与考题类型:
1.如何证明分子在运动及分子间的间隙
2.利用4个相等计算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
3.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点
5.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和相关计算
6.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