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完整版课件
•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 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 有特定身份人的行为期望。
• 角色知觉就是根据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认识 对方的地位,并根据对方的地位来推测他应遵从的 行为,也包括对自己的地位和行为规范的认识。
• 角色知觉正确与否,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其次又深深地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包括兴趣、需要、动 机、经验和情绪状态等的影响。
• 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学习交流PPT
5
整体性
•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并是把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 立部分,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 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 社会知觉的本质是着重从社会情境因素来研究人 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
• 社会知觉的类型:
对他人的知觉
对自己的知觉
角色知觉
学习交流PPT
10
对他人的知觉
• 对他人的知觉,主要是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 觉,进而取得对他人的动机、情感、意图、性格 等方面的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 外部特征是反映人的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标准。 主要有:
学习交流PPT
15
自我知觉
•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 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 自我知觉不一定比对别人的知觉更易,也不一定比 对别人的知觉更正确。
• 自我评价的方法:
社会比较; 根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 通过与自我期望相比较完成的自我评价。
学习交流PPT
16
角色知觉
在学习知交流觉PPT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
8
恒常性
• 当客观事物由于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在一定限度内有 所变化时,所产生的知觉映象却仍然相对地保持不 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 知觉的恒常性通常表现在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和声音恒常性几方面。
学习交流PPT知觉又称人际知觉、对人的知觉或社会认知。 它是关于社会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种种特性(人格、 意见、态度等)的相互认知。
第三章 社会知觉与管理
林良夫副教授
学习交流PPT
1
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 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直接反映。
• 知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 属性的反映。
• 知觉是我们对环境中刺激模式进行组织和理解的 过程。
学习交流PPT
2
选择性
• 人对作用于自己的各种客观刺激并不是一视同仁的, 而是有选择地将其中的某些刺激组织起来,作为知 觉的对象,加以清晰的反应;与此同时,只是被模 糊地感知着的事物,就成为衬托这个对象的背景。
学习交流PPT
14
三是仪表特征
• 人的相貌、举止、风度、穿戴等仪表特征,可提 供其年龄、职业、角色、个性、修养等的部分信 息,在知觉他人时,可作参考。但要防止“以貌 取人,失之子羽”。
• 一个人的服饰实质上表现了一个人的特性,成为 人自身的一种延伸。
• 穿着打扮的式样、色彩,受社会不同背景、审美 习惯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也表明人们思想意识的 开放和观念变化。
学习交流PPT
6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封闭性原则
学习交流PPT
7
理解性
• 在知觉过程中,当刺激物模糊 不清,无法知觉是何物时,一 经提示,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 马上会突出清晰出来。
• 知觉这种由于对事物的理解而 获得映象的特性叫作知觉的理 解性。
• 影响知觉的理解性的因素:
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 人的这种对外来信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叫做 知觉的选择性。
学习交流PPT
3
•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可能 相互转换,形成可逆的对象--背景效应。
学习交流PPT
4
• 知觉选择的影响因素:
首先依赖于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态、刺激 强度等方面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从 背景中区别出对象;反之,则难以区分。
• 这两种效应在知觉上都不能说是全面的。
学习交流PPT
20
晕轮效应
• 晕轮效应又称为光环效应,或为以点概面效应。 是指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某些 突出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而掩盖了对 其余品质和特征的知觉。
对角色的社会期待的明确程度;
角色学习和经验的程度;
环境和时代的变化。 学习交流PPT
17
社会知觉偏见
• 社会知觉中的偏见,是指在对人知觉时出现的一 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偏差。
• 社会知觉中的偏见产生的根源是以有限的或不正 确的信息,用固定的、不变的思维模式,对他人 作出错误的或片面的判断。
• 社会知觉中的偏见的产生,在事实上难以完全避 免。
表情特征
情绪的生理变化
仪表特征
学习交流PPT
11
一是表情特征
• 根据表达情绪的部位,人的表情分为:
面部表情是指人的面部的情绪表达,这是人的情绪表达 的主要方面。
体姿表情是指人的身体各部分的姿态、动作的情绪表达。
言语表情是指言语中声调、快慢、音色随情绪变化。
• 有7种面部表情是全世界的人都能辨认和理解的, 即高兴、害怕、悲伤、愤怒、厌恶、轻视和惊奇。 但许多特有的面部表情是受文化限制的。
学习交流PPT
18
首因效应
•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指一个人最先给人 留下的印象具有优先效应,往往造成“先入为 主” 。
• 不同顺序出现的信息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 面的信息,而忽视后面的信息。
即使人们同样注意到了后面的信息,也会倾向于认为 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 “偶然的” 。
学习交流PPT
12
瞳孔缩放
男
女
美女照
+18%
-8%
俊男照 风景照
+5% +10%
+25% +0%
学习交流PPT
13
二是情绪的生理变化
• 人的情绪的发生通常伴有一定的生理变化,包括 呼吸、循环、消化、外分泌、内分泌等系统的变 化。
• 尽管情绪具有较大的社会性,可受意识控制,但 情绪的生理变化则更多地受自主神经控制,因而 更为客观。
当人们接受了前面的信息后,往往按前面的信息来解
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
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学,习交从流PP而T 保持整体一致的印象。
19
近因效应
•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最 为深刻、影响也最强烈的那种印象。
• 在感知陌生人时,首因效应起作用大;在感知熟 人时,近因效应起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