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与税收模拟试题-答案

财政与税收模拟试题-答案

财政与税收模拟试题A、百货商店B、旅店业C、饮食业D、代理业2、下列不属于公共产品的是:CA、国防B、外交C、迪斯尼主题公园D、灯塔*3、关于吉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BA、吉尼系数增大,社会贫困程度增大。

B、社会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吉尼系数为0。

C、洛伦茨曲线代表了社会贫困程度。

D、吉尼系数增大,洛伦茨曲线向45度线移动。

4、今年5月中旬,某商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童装150套,“六一”儿童节之前以每套98元的价格全部零售出去。

该商店当月销售这批童装应纳增值税为(A)。

A、565.38元B、588元C、832.08元D、882元(98*150*4%/1.04=565.38)5、在经济学的视野里,政府的职能不包括:BA、社会基本法律的制定B、在运行良好竞争性市场中规定产品价格C、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共产品D、限制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合并6、某纳税人自产一批白酒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当月没有同类产品价格可以参照,而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缴纳消费税。

其组成计税价格为(B )。

A.(材料成本十加工费)÷(1一消费税税率)B.(成本十利润)÷(1一消费税税率)C.成本÷(l十成本利润率)D.(成本十利润)÷(1十消费税税率)7、科斯定理会建议政府怎样解决公共草地上的过度放牧问题:DA、政府颁布规定,命令每个季度每亩土地上有多少牛羊可以放牧B、政府对于放牧活动课以重税C、政府应大量补贴饲料生产D、政府应把公共牧地卖给私人。

8、在负外部性的例子里,当决定产量时,生产者只把__D__计入考虑,相应,产量将_______它的社会有效水平,价格将_______它的社会有效水平A 私人成本,低于,低于B 社会成本,低于,高于C 社会成本,高于,低于D 私人成本,高于,低于*9、下表为经税务机关审定的某国有企业10年应纳税所得额情况,假设该企业一直执行5年亏损弥补10、发行后可以在证券交易市场上自由交易的国债是:BA、凭证式国债B、记账式国债C、实物券式国债D、长期国债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目要求(如( BC) A、惩罚了治理污染最成功的企业。

B、减少了污染税税收收入。

C、纳税人负担了治理污染的成本。

D、生产者承担了治理污染的成本。

2、以下关于国债,说法正确的有:( C)A、债务负担率(即公债负担率)衡量的是当年财政支出对公债的依赖程度。

B、零息国债是没有利息报酬的国债。

C、记帐式国债是无纸化的。

D、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国债是偿还国债的一种方式。

3、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有:(BD)A公共工程投资B教育经费中的助学金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BCD)A.对于一个有负外部性的企业来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它的产品供给量往往过多。

B.私人企业可以生产大量国防武器,因此公共产品可以由市场有效提供C.帕累托有效配置可以同时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D.公共产品的供应既可以建立在政治程序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在公众自主自愿(自我显示偏好)的基础上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C)A、契税是人们购买房屋土地时交纳的税收,是一种行为税。

B、开采自然资源要交纳,资源是国有资产,所以资源税是一种财产税。

C、在理论上,增值税不影响社会分工,无论是采用一体化生产,还是采用专业化生产,总的税负是一样的。

D、印花税是一种财产税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C)A、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是市场失灵的一个例子。

B、超额累进的税负要比全额累进的税负来的轻。

C、公共物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D、分税制描述了政府间分担税负的关系7、一个社会追求较大程度的公平分配时:(B)A、是一种帕累托改善。

B、可能会造成社会总产出的下降。

C、是一种功利主义。

D、与罗尔斯主义无关。

8、个人最有权威评判什么东西对自己最有利的原则,就是常说的消费者主权原则,下面符合消费者主权原则的是:(AD)A、由市场来决定生产什么产品。

B、国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

C、政府对某些产品课征消费税。

D、市场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CD )A.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是买方纳税还是卖方纳税对价格和产出量有重大影响B.供给弹性越大,需求者承担的税负越大C.对劳动所得征税,税收的收入效应将使劳动供给增加。

D.从理论上讲,当对房产宣布一种税收时,宣布之时的房产持有者将承担全部税收。

10、税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ADEA.强制性B.及时性C.安全性D.无偿性E.固定性三、计算题(30分,按步得分)1、某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999年10月购销业务如下(9分):(1)购进生产原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款分别为23万元、3.91万元,另支付运费(取得发票)3万元;(2)购进钢材20吨,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款分别为8万元、1.36万元;(3)直接向农民收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一批,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为42万元;(4)销售产品一批,向买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50万元;(5)销售产品一批,价税合并收取10万元;(6)将本月外购20吨钢材及库存的同价钢材20吨移送本企业修建产品仓库工程使用;注:外购货物支付的运输费用、收购废旧物资、农副产品的收购金额按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1)、计算当期进项税额(2)、计算当期销项税额(3)、计算该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额1)进项税额:3.91+3*10%+42*10%=8.41本月外购20吨钢材用于形成固定资产,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不允许扣除进项税。

(2)销项税额:50*17%+10*17%/1.17=8.5+1.45=9.95(3)库存的同价钢材20吨的进项税额在上月已扣除,但在本月用于形成固定资产,因此该笔进项税额不允许扣除应纳增值税:9.95-8.41+1.36=2.9万元*2、假设你要组织一场商业演出,需邀请一位明星出场,对方要求由你代为交纳个人所得税,要求其出场费为税后净得5万,请问你需要代为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6分)设应税所得额为Y,预估Y>5万Y/(1-20%)=5+Yx40%-0.7,计算得Y=5.06税前收入:5.06/ (1-20%)=6.3256.325-5=1.325万,为代缴的个人所得税3、某产品是完全竞争性市场,需求曲线为P=100-0.5Q,供给曲线为P=2.0Q+5,现向给产品征收每单位数量产品1元的定量税,计算政府能够取得多少税收收入,及税负是如何分担的?(6分)(1)税前:P=100-0.5Q,P=2.0Q+5,均衡时P=81,Q=38。

(2)设对消费者课税:需求函数变为:P+1=100-0.5Q,供给函数不变P=2.0Q+5,均衡时P=80.2,Q=37.6。

(3)政府收到税收:37.6*1=37.6生产者承担税负:(81-80.2)*37.6=30.08消费者承担税负:37.6-30.08=7.524、1999年初,某国有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1998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其会计账面利润为400万元,其自行申报应纳税所得额为400万元,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发行与应纳所得税额有关的项目如下:当年发放职工工资100万元(企业当年平均职工人数100人,当地的计税工资限额为600元);当年列支职工福利费9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8万元,工会经费2.4万元;列支业务招待费10万(当年营业收入为2000万);向某财务公司借款80万,列支对应借款利息9.6万元(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为5%)。

试计算1998年度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

(9分)四、分析题(40分)1、分别指出下列经济现象的经济学理由。

(1)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地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用年度报告的方式公开。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形,影响到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政府通过强制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的这种管制方式,方便投资者了解公司运作,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2)在一些农业未充分开拓的地区,蜂蜜的生产会得到政府的补贴。

蜜蜂采蜜同时帮助植物授粉,因此蜂农养殖蜜蜂的行为对农业生产形成了正外部性。

农业发展刚刚起步的地区授粉不足,政府通过补贴蜂蜜生产这种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引导蜂农来此地生产,促进授粉,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3)从2003年7月起,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厂将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向南京下关发电厂购买每年17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

此为排污权交易,是一种治理污染问题的市场化手段。

污染在经济学中被视为具有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当决定产量时,由于“向空气排污”是一种免费使用的资源,生产者决策时只把私人成本计入考虑,相应地,产量将高于它的社会有效水平,形成污染,通过将排污权利明确界定给企业,使得“向空气排污”不再是免费使用的公共资源,变为一项有使用的机会成本的资源,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资源,能让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角度关心污染问题,从而治理污染2、对于烟草、酒类产品征收的消费税适宜中央政府征收还是适宜地方政府征收?说明原因。

烟草、酒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因此对于烟草、酒类产品征收的消费税,税收负担容易向消费者转嫁,属于易转嫁的税收,易转嫁的税收应当由中央政府征收,这类税如果划归给地方,税负主要由其他地区的消费者承担,地方政府以来此类税收来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时,会出现本地区的公共产品的成本由其他地区的公众来承担的不公平的局面。

3、列举几个衡量公债规模的数量指标,并说明其具体意义。

*4、一次总统大选中,时值石油危机,为了鼓励人们节约使用能源,一位候选人建议通过征税来提高石油的价格,同时为了不增加公众的负担,通过减少所得税的方法将所征的税返还给消费者,这个方案受到了许多评论员的嘲笑,他们认为先征税后返还没有什么意义。

你认为这个方案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吗?为什么?(作图分析)X1为石油,X2为其他商品,税前消费者决策点为E1。

现对石油课税,预算约束线从AB变为AC,AC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2,E2点表明课税后石油产品消费量将减少,现为了减轻公众负担,通过所得税返还得方式将所征的税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预算约束线向右平移,形成新切点E3,相比E1,消费者石油消费数量还是减少的,总体而言,该方案达到了节约使用能源的政策初衷,同时该方案给予消费者与税收返还,具备政治上的可行性,但依然造成了税收的超额负担。

X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