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考试大纲一、考核大纲说明本考核大纲是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可供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二、课程性质与考核目的(一)课程性质《教育原理》是教育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
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考核目的(1)通过考核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脉络、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2)通过考核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3)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4)通过考核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考核方式与试卷结构(一)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
(二)考核类型:识记、理解、综合运用。
难点在识记,重点在于实例分析与综合运用。
(三)试题题型: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教育教学实例分析。
(四)试卷题型比例:填空15%、选择15%、判断10%、名词解释20%、简答15%、教育教学实例分析15%、论述10%。
(五)认知层次比例:识记40%、理30%、综合运用30%四、考核内容与范围第一章绪论1.识记教育学和教育原理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
3.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1.识记①教育的定义、教育起源的基本理论、教育的构成要素②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2.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特点与教育的社会属性3.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中国现代教育及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识记社会的含义、社会构成的要素2.理解①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社会人口等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②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功能中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控制功能。
3.运用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与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原理分析教育现象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识记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环境等基本概念,人的发展动力理论、二因素论、三因素论、多因素论等理论、二层次三因素论等理论。
2.理解人的发展观与教育、人的个性观与教育的关系,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实践活动、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及诸因素的相互关系。
3.运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理论分析教育现象第五章教育目的1.识记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等概念2.理解①教育目的的功能、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②我国的教育目的历史演变、制定的理论基础3.运用①运用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偏失②运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分析教育现象第六章教师与学生1.识记①学生的基本属性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③师生关系的概念、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2.理解并掌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的劳动特点3.运用师生关系理论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1.识记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的概念2.理解①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与类型②当代国际上学制的类型及改革发展的一般趋势第八章教育内容1.识记教育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概念2.理解①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②当代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基本趋势3.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我国的课程改革实践第九章教育途径1.识记教育途径、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概念2.理解教学的地位、任务、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课外活动的形式3.结合实际运用教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小学教学改革、运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教育问题第十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1.识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含义2.理解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特点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联系3.结合实际分析当代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五、标准样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教育原理》试卷学院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据古代经典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等。
2.德国教育家__________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___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4.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比罗马教育家__________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
5.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是在传递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进行的。
6.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的总和。
7.近代科学教学论,如果从捷克教育家________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算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8.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________作用。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1903年清政府颁布并正式实施长的第一个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戌学制C六三三制D五三二制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使用教育一词,如,一个看完一部小说的人会说“这本书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是指A知识的教育B过程的教育C方法的教育D社会制度的教育3、教育的两大职能是教育的本体职能和。
A社会职能B经济职能C政治职能D文化职能4、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是阶段的特点。
A古代教育B原始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5、“孟母三迁”的故事表明。
A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B环境对人发展起阻碍作用C环境是人发展的客观条件D以上都不是6、师生关系的类型包括:专制型、放任型和。
A友好型B活动型C民主型D压制型8、二战以后,西方发达中家学校教育系统由双轨制向转化。
A学制B多轨制C单轨制9、“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的教育目的是提出的A蔡元培B清政府C孙中山D袁世凯10、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是的观点。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C教育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历史起源论11、“学在官府”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特点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3、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国家的统治者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D以上都是14、教育史上凡是主张从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就称为,凡是主张从个人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就称为。
A教育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B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C遗传决定论和发展决定论D教师权威论和儿童中心论15、“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目的是( )提出的。
A邓小平B毛泽东C周恩来D江泽民18、教育原理也称,它是概述教育的最一般问题。
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概论D教育社会学19、有一种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
这种课程称之为课程。
A潜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三、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0分)1、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劳动”主要指体力劳动。
()2、遗传素质具有先天的相对稳定性,所以遗传好,后天的发展就一定好。
()3、教学是学校的主要活动,是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实现教育目的、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4、良师必须是学者、学者未必是良师。
()5、教育是否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分水岭。
()6、学校每学期的工作大同小异,教师的劳动周而复始。
所以教师的劳动不是创造性劳动。
()7、“五育”各有自己的任务,不能互相代替,因此智育不能赋予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而德育也不能赋予知识传授的任务。
()8、实施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病,就要取消考试。
()9、中小学美育就是音乐、美术教育。
()10、“双轨制”是资产阶级学校的本质特点。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学制2、义务教育3、教育目的4、课程标准5、教育学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2、什么是教育制度?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有哪些?3、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教育应如何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六、案例分析(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1、试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原理分析下面案例。
我国教育经费分布呈“中部凹陷现象”人均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衡量教育经费水平的4个基本指标。
以2001年为例,人均教育经费东部地区的平均值是619元,中部是264元,西部是282元;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东部平均值是2075元,中部是851元,西部是987元……实际上,从这4个基本指标的平均值来看,东部地区的教育经费一直最多,而中部地区总是少于西部地区。
……(中国青年报2005-06-27)2、电影《美丽的大脚》刻画了山村女教师张美丽的形象,(1)试用教师的职业要求(即职业素养)评价张美丽。
(2)结合影片或我国教育实际谈谈什么是义务教育?为什么说义务教育的重点难点在农村?附《美丽的大脚》故事梗概:《美丽的大脚》讲述了乡村女教师张美丽的感人故事。
张美丽是山东人,嫁到了西北农村,她的丈夫由于偷窃铁路道钉而被枪毙,唯一的孩子也因病死亡,从此她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便全身心投入到山区的教育工作中。
张美丽倾尽心血让孩子们读书,以改变贫穷,为此她独自创办了一所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张美丽十分疼爱学生,像慈母一样关怀他们,她对志愿者夏雨说:“我就是把这些娃都当成自己的娃。
”但张美丽文化水平不高,没受过系统的教育训练,甚至在教学生造句时把“千里迢迢”读成了“千里召召”(zhaozhao)……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联系我国目前课程改革的实际,论述现代教育内容的改革和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