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
2、七里海
A;七里海湿地是天津众多沼泽洼地之一。
B;天津湿地多,有“北方水乡”之称。
C;了解天津有72沽之说。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地图引导学生认识海河的五大支流,及七里海。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泥沃小学电子教案
课 题
从直沽寨到天津卫
第__单元第___课
授课日期
总课时
授课日期
总课时
2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壳堤的形成,知道贝壳堤是古海岸遗迹。
2、知道海河和海河上游的五条支流,了解海河与天津形成发展的密切关系。
3、知道七里海是湿地,是天津众多沼泽洼地之一。
4、知道贝壳堤、七里海这些古遗迹的珍贵,要自觉加以保护。
教学重点
了解贝壳堤的形成,知道贝壳堤是古海岸遗迹。
教学难点
知道七里海是湿地,是天津众多沼泽洼地之一。
二、图片展示,感悟历史
1、师:最初人们过河都是靠摆渡,后来又有了浮桥。可是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浮桥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特别是1860年天津的港口开放以后,水陆交通迅速发展,许多浮桥陆续改为钢桥。你们知道天津市的第一座钢桥是什么桥吗?
生:大红桥
2、师出示图片 谁搜集到了大红桥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年十一我们一家人去市里玩,晚上,我们乘着游船迎着习习凉风观赏海河的美景,一座座桥梁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异彩纷呈。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些美景呢?
生:想
2、(师播放海河夜景幻灯片)。
3、师:现在海河上的桥很漂亮,你们知道以前海河上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穿越时空隧道,看看过去的桥的面貌,了解桥梁的发展变化。
生:天津市的第一座钢桥是大红桥,是1887年在子牙河建成的,好似一条彩虹,1924年发大水时大红桥被大水冲毁。
3、教师补充:大红桥位于红桥区的子牙河和北运河汇流处,是天津地区建成的第一座钢结构桥。该处原有一座木桥,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建为钢桥。后来,1924年洪水冲毁使钢桥结构全部沉没,此桥仅使用36年。到了1937年,重建成现在的大红桥。
2、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
3、师:同学们,你们个个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哪!不说不知道,一说可吓一跳,我们家乡处处有美景,处处是美景。我区还是卫生先进城,说到这儿,老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一定要做文明少年,为家乡的创优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到宝坻来。
三、家乡更好,升华情感
1、想一想: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课前准备
相关知识收集
教学过程
一、介绍天津地貌
1、天津是海退陆进,地形以平原为主。出示天津地形图
2、学生自己看书,了解天津退海成陆的过程。
二、了解贝壳堤
1、什么是贝壳堤?
2、出示贝壳堤分布图,介绍贝壳堤的分布地区。天津明显的贝壳堤有三条。介
3、学生读书,了解贝壳堤的形成。汇报:贝壳堤是由贝壳残骸所堆积的沿海沙堤。
8、师:宝坻广济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2005年11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广济寺重建工程正式启动。广济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三千多平方米。
生2:我最喜欢我们宝坻的珠江温泉城,这是我拍的照片,那不但环境美,而且建筑也很美,像一个大城堡!去那里洗温泉的人特别多,除了天津的还有好多来自北京的。
9、师:看来,我们宝坻温泉城也小有名气!你们经常去温泉城?那里什么最吸引你?
2、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并迫不及待的和同学交流。教师相机梳理、归纳。
3、播放课件: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4、师: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家乡美丽的画卷中。
1、你知道天津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出示图片,讲解名字由来
2、天津早期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直沽寨
(2)海津镇
(3)天津卫
二、促进早期天津发展的
1、原因
(1)自然条件:天津临渤海,有利于治盐业的发展。
(2)社会条件:成为水运枢纽和军事重镇
2、天津卫城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卫城,天津城墙被拆除。但天津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信心,热爱家乡的民族之心是永远崔不夸的。
指名介绍。
金钢桥、北安桥、大沽桥、刘庄斜拉桥、国泰桥、海门大桥、(教师出示一个个桥近景图片,让学生近距离欣赏)
4、师:海河上还有一些风格各异的桥,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播放(千姿百态的海河桥)(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海河桥,感受海河桥的美。)
四、介绍家乡的桥,激起自豪感
1、刚才我们欣赏了海河桥,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位于三岔河口的子牙河上的慈海桥,谁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1、出示图片,今昔对比介绍鼓楼和鼓楼内的大钟。
2、学生看书,了解鼓楼建设的时间、地点、作用和重建。
3、新旧两座大钟的外观和特点
二、介绍鼓楼文化资源
1、阅读书上鼓楼周围的文化资源,师生互动交流
2、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的重点词来理解感悟,“最完整”、“最宏大”、“全国仅存”等这些重点词眼,来引导学生感悟体会这些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
生介绍彩虹大桥,教师出示幻灯片
2、其实在我们宝坻有没有漂亮的桥,谁来介绍一下,
三、师生互动,激发爱家乡的热情
1、师:在一百多年以前,我市的桥梁建造水平如此高超,那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海河上的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去看看。有谁知道现在海河上有几座桥?
生:20座
2、师:现在把你们搜集的桥梁资料在小组内展示,一会在介绍给全班同学。
(小组交流略)
3、师:现在我们进行班级的,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4、每介绍一处风景,让学生谈谈感受,可以对美景的赞叹,也可以到前面合影留念,也可以提出希望(保护环境)等。
5、师:这是很不文明的习惯,如果你遇到上面的情况会怎么处理?
6、师:你是不是上课说说而已,生活中能做到吗?
7、师:(鼓掌)老师也相信你能做到!环境卫生靠我们大家维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身边的环境!
4、师:在1906年天津的环城电车开通了,为了保证电车能过河,航道中的船也能通航于是在东浮桥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可以水平开合的铁桥,取名金汤桥。1927年又建起了一座可以立转开启的老龙头铁桥。由于这座桥连接了海河两岸的各国租界,所以取名为万国桥,解放后改为解放桥。
师从“第一座”、“首座”、“规模最大”这些字眼你能体会到什么
3、出示炮台图片,了解炮台的分布地点、作用
三、介绍铃铛阁
1、学生自学、探究铃铛阁:
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结合温馨提示自己阅读学习
2、汇报、交流铃铛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用途和“铃铛阁”一名的由来。
3、你有什么感受?
四、思考
1、过去的天津卫为什么要建一座鼓楼?
2、说说铃铛阁名字的由来?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采用不同手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二、家乡采风,酝酿情感
(一)展示作品
1、师:同学们,请你们再次认真交流、讨论、选一件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2、启发谈话:现在就把你知道的家乡美景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轮流当小导游!带大家一起畅游家乡!
3、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拿出自己的旅游照片,配上简单的风景介绍,学生有介绍西大寺(广济寺)、宝坻石幢、尔王庄水库、珠江温泉城等)
教学重点
知道天津一些著名设施所在地。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交流,激发学生作为天津人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课前准备
由同学组织收集照片、布置照片展板。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
1、师:同学们,上次课我们了解了家乡天津的地理位置,知道天津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将了解我们家乡宝坻的美丽风光。我知道,在课余时间同学们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风光,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现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去(师生同读课题)夸夸咱们宝坻好风光。同学们,快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吧!
2、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教师在《天津与世界》教学中,应充分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中,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要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产生灵感,让课堂充满着激情与智慧。
泥沃小学电子教案
课 题
海与河孕育了天津
第__单元第___课
三、思考
1、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直沽寨、海津镇、天津卫?
2、为什么说天津人心中的天津卫城是永远也磨灭不掉的?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通过介绍早期天津的形成和发展,明白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由来,激发学生对天津的热爱。
泥沃小学电子教案
课 题
天津卫三宗宝
第__单元第___课
授课日期
总课时
4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津卫三宗宝是:鼓楼、炮台、铃铛阁。
15、师:而我在思考:是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这么美丽?
16、师:家乡的美丽是他们这些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二)猜景点,加深对家乡景点的了解和认识
1、师: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你们眼中的家乡美景。老师可要考考你们,
看谁能速答出这是家乡的哪些景点。(师点击一组图片,生抢答。)
4、绍天津古贝壳堤的科学价值。
贝壳堤为人们提供了地貌、土壤、考古和历史等方面的生动资料,被称为是“天然博物馆”。
三、认识海河
1、认识海河及其五大支流
A;引导学生通过天津地图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区距海河那部分较近,增进学生对海河的了解和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