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课文后面编排的“学习链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适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布置作业
1分钟
1.抄写生字、新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孔子学琴
虚心好学
孔子炉火纯青
精益求精
教学反思
教学了《孔子学琴》一课,课后同事们研讨这节课,我认真听取了意见。进行了反思。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习伟人孔子在五十岁还向鲁国师襄学琴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孔子的:谦虚好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中受到教育。
难点
理解孔子刻苦练习,琴艺逐步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初读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细读课文时,学生抓住孔子学琴时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师襄学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孔子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琴、瑟、笙、磬、毕恭毕敬、诚恳、炉火纯青、如醉如痴、席地而坐、运用自如等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中交流资料更好地学习课文,走近孔子。
(2)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记叙的。
(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过了多少天”)
(3)孔子是个做事认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人
做到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得到更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小结
2分钟
同学们读书真的很仔细,不但了解了文章的记叙顺序,而且对孔子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孔子学琴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孩子多说,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最后升华主题后还可以适时的让孩子根据板书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样孩子就会更深的领会文章的主题。谈感受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采用对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不足,并和孔子的那些好品质靠近,进一步学习孔子的好品质。从文化知识的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3.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学琴》(板书:孔子学琴)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他会有更深的了解。
学生对孔子、古琴都不是很熟悉,龙语为我们提供的资料,使学生能够得到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生字。10分钟
三、默读课文,讨论交流20分钟
一、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孔子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交流,
初读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整体感知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1.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默读课文,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课文主要讲了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
教材编排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孔子专心弹琴、师襄陶醉于琴声的情景。
课后三道思考题。第1题是要求朗读课文。第2题要求默读课文,讨论:孔子学琴是怎样做到炉火纯青的?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第3题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句子,摘抄下来。课后还有一个选做题,是一项拓展练习,要求学生读一读孔子的名言,不理解的字查字典。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岁时向师襄学琴,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全文线索明晰,层次清楚。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了孔子学琴的四个阶:即学会曲谱--掌握技巧--弹出思想--体会作者,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故事既连贯又紧凑。让读者在阅读故事中感受到孔子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与进取的精神,从而产生深深的敬意,受到感染与教育。
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查阅关于孔子的资料,以及解决文中不懂的词语。熟读课文。学生们认真完成了这三项作业。课的开始我采用了同学间交流孔子的资料,然后我出示我所查阅的资料并请同学大声朗读。并没有交流学生查阅到的资料。这里有一点欠缺就是要让孩子们在班中交流自己的资料,展示他们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今后课堂中应该注意的。
接着我出示了文中的词语开火车朗读词语,然后出示了我的朗读要求: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你的朗读说一说孔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同学们大声朗读,然后回答了这些问题。概括了文章的主题。这一部分的缺点是应该让孩子们默读课文给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中年级有这样的要求了就是要学会默读课文,这一点我忽视了。语文的模式不外乎朗读感悟用一个问题穿插文章的主线最后升华主题。我在教学中出示的问题应该一针见血就一个问题足以穿插整节课:阅读课文了解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感悟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我带领孩子们一起理解,但是忽视了词语应该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同的语言环境词语的意思也会有所不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0分钟
1.欣赏古琴曲《文王操》片段。
师:你听过这种音乐吗?好听吗?它使用古琴演奏的。出示古琴图片。
2.出示孔子的图片。
师:你认识他吗?(生答:孔子师板书:孔子)课前大家都搜集了相关的资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绍给其他同学吗?
(2)继续进行自主识字,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等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