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工程发展趋势
• 精益化的特征 : ①低成本、高质量是基本和永恒的生产目标。对“成本”和“质
量”应不断有系统化的理解; ②为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改善,这是精益化
的精髓; ③精益化还应强调生产活动的环境效益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3)促进生产方式的精益化与敏捷化(研究探索先进制造模式)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制造系统在满足低成本 和高质量的同时,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 最典型的例子日本工业生产的起飞。日本二战后,经济百 孔千疮,产品质量低劣的情况没有根本变化,这成为制约 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后来美国教授戴明和朱兰去日本, 从教育和培训着手,帮助日本改进质量,并大力普及和推 广科学管理。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危机冲击下,日本又从 生产入手,创造了一种以杜绝一切浪费为目标的准时生产 制(JIP),后来他成为世界公认的生产管理最好模式之 一。日本主要通过生产管理的不断改进,终于在1980年, 在汽车、家用电器、造船、钢铁和机械等许多领域超过美 国,并占领了世界市场。
征,也是工业工程受各界注目的重要原因。
•
如, TRIZ→ARIZ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6) 工业工程应用模式的多样化 • 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随着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的发展和生产系 统的复杂化,各国在应用与发展IE的过程中,也 都根据本国实际,注重民族特色。
如,美国的MRP →MRPⅡ→ERP 日本的JIT→ LP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3)促进生产方式的精益化与敏捷化(研究探索先进制造模式) 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 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 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又称为丰田生产方式。要实现“零浪费”:把“干毛巾拧出 水”。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⑴ 研究对象的复杂化 IE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整个
生产系统,更注重系统整体优化和综合效益。
扩大到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等整 体的生产系统,并进而延伸到整个经营管理系统,更 注重系统整体优化,研究提高综合效益。
如,供应链管理。关注社会服务等广义系统。
非制造业工业工程应用大有可为
所未有的变化。技术创新加快,使得工业工程作用愈加突出。
•
工业工程历来主张持续改善,达到集小成为大成的效果。
当利用常规工业工程方法效果不明显,达不到要求时,要努
力调查研究问题的矛盾,并大胆的采用科技新成果和跨专业
的知识去创造性地创新解决问题。通过系统评价,利用工具
和方法,实现集成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最基本、最明显的特
先进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和质量永远是IE追求的目标。 现代IE要深入研究运用先进制造系统 (如柔性制造、敏
捷制造) 来提高综合生产率的方法,以及在采用新的生产技 术体制和生产经营环境下提高生产率的途径等问题。同时, 也应大力开展先进制造系统的质量与可靠性保障系统的研究, 推行清洁化生产,提高系统品质和环境质量,真正实现精益 生产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日本有些工厂还推行了零缺陷 运动。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 在80年代,日本大量收购了美国的若干大型企业,在这种 情况下,有的人甚至在主张美国退出整个制造业,美国的 制造业曾称霸世界,但没有竞争威胁就容易停滞,著名的 管理家怀特在这时考察了美国的一些典型企业,发现了许 多管理不善而出现的生产混乱现象,如质量不稳、库存增 加、交货延误、顾客取消订单等等。他及时提出“制造业 是社会财富的基本源泉”的著名论断,并大力推进管理改 革;著名大学MIT还组织了一批教授和专家,花巨资对日 本的汽车生产管理惊醒长时间升入的考察和研究,将日本 汽车生产的管理方法定名为“精益生产(LP)”并结合美 国实行MRPII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管理改革的建议方案。 经历10年的努力,美国反败为胜,到1990年又在汽车、 微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再次领先。在美国《商业周刊》的 1990年世界企业排名表前50名中,美国占了28名,第一 名是美国通用电气,美国在管理方面接受了过去的经验, 有根据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想, 如何重组制造、虚拟企业等。
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科学技术工作的创造力和
改善科技人员管理的科学性等问题。人本原则和人力资源的
开发与管理在IE中越来越重要。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5)大力推进持续改善与集成创新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发展与创新的密切关系和技
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被人们
所确认;技术创新的速度、范围、深度和影响力均发生了前
• 敏捷化的特征: ①企业要能快速、灵敏、积极、有效地响应市场变化; ②生产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自适应性及可重构性、可重
用性和规模可调性; ③虚拟企业、敏捷供应链等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型组织战略; ④合作文化和信息平台的构建成为敏捷化的“瓶颈”与基础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⑷深入探索现代企业系统的人本化
助管理系统和信息化、智能性制造系统,进一步提 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泰勒时代的产品生产是原材料的一系列转换过 程;而信息时代的产品生产可以说是由一系列信息 变换引导和控制着的物质转化过程。
如,电子商务也开始成为现代IE所关注的热点 之一。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3)促进生产方式的精益化与敏捷化(研究探索先进制造模式) 突出重视生产率和质量的研究,注重内涵式发展,采用
• 采掘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工程建设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医疗保健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教育产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物流产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其他产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⑵应用手段的信息化 IE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广泛采用计算机
强化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计算机辅
IE注重研究人的因素和人机环系统,为有效落实人本原则
提供实用技术。 人本化的特征:
①企业的核心要素是人,生产活动中人因突出,人机关系十分
重要;
②知识产品及智力资源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③决策者及所处决策环境处于生产管理的最高层次;
④相关利益和行为主体的态命科学紧密结合,着眼于研究大幅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