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疗的养生作用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也伴随而来,人们的身体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疾病,但我们要尽量保养自己的身体,不生大病,少生小病,大病变小,小病变了。
人们要通过合理摄入膳食,生活规律,远离亚健康,掌握人体健康长寿秘诀。
现在有些人之所以早衰,也有些人能长命百岁,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饮食( 饮食有节:节制、节奏、节律)、运动(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生活方式、心理状态。
下面来谈谈食疗对养生则作用。
2食疗对亚健康的防治作用
2.1食疗的含义
我国食疗是在传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探讨如何借助食物烹制并与中医药相结合,以实现促进身体健康、对疾病加以预防、延缓衰老等目的的学科。
食疗与气功、针灸与推拿均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学科。
2.2食疗的原理
中医可称为中华文明之瑰宝,是古代中国人通过对长期的生活实践总结而得的防病驱邪、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食疗为中医重要的组成内容,借助食材具备的药学作用,以日常饮食对人体内环境加以调节,从而实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食疗也可称之为食治,也即借助食物偏性对机体各方面功能发挥影响,促使机体获取健康、对疾病进行治疗。
我们的祖先通过总结日常饮食内使用食物对疾病治疗的一系列规律,是本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的。
2.3食疗的科学养生内涵
2.3.1医食同源,药食同用
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概念由来已久,从广义上分析,食物和药物的来源均为大自然,且食物也可治病。
到今天为止,仍有较多食物在中药中被广泛应用,如白扁豆、芡实、大枣、山药、莲子、梨、山楂、生姜、桑葚、桂皮、葱白等。
与此同时人们也将部分药物作为食物食用,如薏仁米、枸杞子、西洋参、冬虫夏草、金银花、首乌粉等,正因药物可做食物,食物也即药物,且食物也具有归经之分,性味之别,食疗食养效果理想,因此古代医家通常将食物功用与药物等同,如牛肉这一食品由益气血、补脾肾的功效,故古代医家即认为牛肉功效和黄芪这味中药视为等同。
2.3.2重视营养
中医对人体营养非常重视,同时也认为食物摄取是获取营养的重要途径。
古代医家认为,不同食物均具备营养学上的重要价值。
如对老年人十分适宜的改良八宝鸭,就是以中医营养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制作,将糯米、白果、大枣、栗子、莲子、香菇、芝麻、竹笋、花生等填入鸭腔内炖制获得,其具有清湿、养阴功效。
分析各食材功效,香菇有化痰、益气和血之功,芝麻有润肠、强壮、滋养之功,莲子可降血压、镇静、强心、安神,栗子可健胃补脾、活血补肾,大枣可益气生津、和胃养脾,花生可止咳润肺、和胃醒脾,白果有定喘解毒、润肺益气之功,竹笋有和中润肠、清热化痰之功。
诸食材共用,可对老年人发挥良好的养生、调整机体的作用。
2.3.3平衡膳食
平衡就是健康,调整就是治疗。
自古我国人民对于饮食结构调整时,即十分重视平
衡,提倡营养成分不同的食物互相补充,且主要应食用杂食。
2.3.4以脏补脏
我国人民对以脏补脏的理念接受度较高,广大人民习惯借助动物内脏对人体中内脏虚弱的症状加以调整并补养,如以脑补脑、以胃补胃、以肾补肾、以心补心以肺补肺。
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孙思邈大医家建立了以脏补脏、以脏治脏的中医理论。
2.3.5食物四性
我们所吃的食物也具有四性,也即温、凉、寒、热,另外还包含平性,故共分为五性。
四性也即四气,在中医理论中,可对热证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多属于凉性或寒性,可对寒症治疗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
故而湿性、热性食物对阳性不足或寒症之人而言十分适宜;寒性,凉性食物,适宜热证或阳气旺盛的人,食性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应。
2.3.6食物的五味
食物的五味(辛、甘、酸、苦、咸)即五种味道,辛味有宣之功,可通血脉、行气。
甘味可发挥补益强壮之效,对于五脏虚羸、阳虚、阴虚、气虚及血虚人群较为适用。
酸味有固涩收敛之功,可促进人的食欲,发挥开胃健脾之效,能促使肝脏功能藏羌,促使磷、钙等吸收率升高;苦味可燥湿清泻,对湿证及热证患者使用。
咸味有软坚散结之功,同时可发挥润下作用,对于便秘、痞块及结核患者适用。
根据中医理论,五行内五色、五味和人的五脏六腑一一对应,五味入所为:甘入脾、苦入心、咸入肾、酸入肝、辛入肺,入所后五味各有所走且各有所病,肺病禁苦、脾病禁酸、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肾病禁甘。
2.3.7食物升降浮沉
李时珍有言,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为食物升降沉浮之理。
中医营养学中认为,食物的升降沉浮和重要同等食物四性五味学说之间有密切关系,凡性质温热、味属甘的食物多有升浮效果,如薄荷、芫荽、大葱及生姜等均是阳性。
凡性质寒凉、味属苦酸的食物多有沉降之功,如茶叶、杏仁、梅子等,均为阴性。
通常质轻食物如花叶的呢过均可升浮,质重食物如介壳类、果实及根茎等均可沉浮。
2.3.8药膳四季五补
在中医中,营养药膳食疗具有四季五补的说法,在使用时英语四季气候相结合,根茎环境合理使用。
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相适应。
在药膳食疗理论依据是以中医养生学为标本。
3食疗的食谱养方
3.1大蒜
3.1.1大蒜的概述
大蒜虽然虽然味重,但就是因为有这个味,他的食疗功效才更好。
大蒜又名胡蒜、独头蒜。
食性辛温,归脾胃肺经,为健脾解毒养身食品。
日常吃可健脾胃、助消化、清肠道、解诸毒、强身体。
适于胃弱体质、过食肥腻、肠腹不洁以及预防流感、肠道传染病及癌症食用。
可佐餐进食。
3.1.2大蒜的食疗功效
在这个冬春交替的季节,各种流感又要出来了,可是人们就是因为味道不好就盲目拒绝,挑食,才导致了身体总是被流感打败。
其实大蒜还是有很多用处的。
(1)用于肺结核、百日咳、大叶性肺炎、肠炎。
可单用生食、煨食、煮食或配伍应用。
(2)用于食欲不正、消化不良、积滞胀满。
尤能消化肉食。
(3)用于钩虫病、绕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