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案例分享
根据起病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 竭
根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
–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 –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根据有无舒缩功能障碍分为收缩性和舒张性
实用文档
哪些情况下易发生心衰:(诱因)
感染:最常见的诱因,呼吸道感染常见 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 血容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 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体力过劳、情绪激动、
心-肺吸氧运动试验:用于测定病人对运动的耐受 量
放射性核素检查
实用文档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胸腔内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是评估血 容量、右心前负荷及右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为5-12cmH2O CVP过低为血容量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CVP过高
既往史:患者1个半月前因外伤致右下肢割裂伤(自诉约5cm), 半月前发现伤口感染,在外院就诊(具体资料未能提供),自 诉4天前已更换伤口敷料。既实往用文有档 结肠炎病史(具体资料未能提
护理评估
实用文档
护理评估
实用文档
异常化验
实用文档
异常检查结果
实用文档
治疗
实用文档
护理问题
实用文档
一、气体交换受损
为输入液体过多或心力衰竭
CVP注意事项
玻璃管零点对第4肋间右心房水平 确保管道内无凝血、空气,管道无扭曲 测压时确保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
实用文档
治疗措施
☺ 病因治疗:基本病因的治疗;消除诱因。 ☺ 减轻心脏负荷
✓ 休息:限制体力活动(不强调完全卧床休息),避免精神 刺激
件。 2、对心力衰竭护理专科知识掌握不足,观察病情有不到位之
处。 3、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关注不足实用,文档未能及时复查。
问题讨论
1、如果心衰病人有双下肢水肿,应怎样指导病人饮水? 需不需要限水?与肾病水肿病人指导的饮水量有无区别?
2、心衰病人需每天称体重吗?怎样的体重才能算是正常? 3、如果要进行6min步行试验,应注意什么? 4、对于自视过高,依从性特别差的病人应怎样做,才能
心力衰竭病人的案例分享
综合病区 2015-9-16
实用文档
什么是心力衰竭?
指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肌收缩力 下降或心室舒张功能受损,使心排 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及组 织灌注不足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各 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实用文档
心力衰竭的分类
二、运动指导:根据心功能状态进行体力活动锻炼:可在室内 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等简单轻微的活动,但不可负重。如 要外出活动要根据季节、气候情况做好自我防护。
三、服药指导:说明继续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提高对治疗的 依从性,不可自行停药、减量或擅自改用其他药物。告诉病人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教会实病用文人档 服地高辛前自测脉搏,当脉搏
精神紧张 心脏负荷加重:妊娠和分娩 使治疗不当:如洋地黄用量不足或过量等 合并甲亢、贫血、肺栓塞 气候急剧变化
实用文档
临床表现
左心衰 症状:呼吸困难
劳力性 咳嗽
咳粉红色泡沫痰 夜间阵发性
端坐呼吸
实用文档
右心衰
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水肿
凹陷性、对称性、低垂部位
胃肠道症状
紫绀
实用文档
判断心衰的程度 (中国心衰指南2014)
一、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 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 动可引起上述症状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 常活动可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可有症状, 稍有体力活动症状即加重。如无需静脉给药, 可在室内或床边活动者为Ⅳa级,不能下床并 需静脉给药支持者为Ⅳb级
实用文档
二、腹胀、排便困难
实用文档
三、体液不足
实用文档
四、有受伤的危险
实用文档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实用文档
六、活动无耐力
实用文档
七、皮肤完整性受损
实用文档
八、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实用文档
出院指导
患者于8月29日出院,根据患者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作出院 指导。
一、饮食指导:饮食宜低盐,富含铁、高纤维素及维生素C, 易消化的食物,宜少吃多餐,忌过饱,避免生冷坚硬、油腻及 刺激性食物,也要避免容易产气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衰指南2014)
二、6min步行试验:
用于评定患者的运动耐力。6min步行距离< 150m为重度心衰,150-450m为中度心衰, >450m为轻度心衰。
实用文档
辅助诊断检查
X线检查:心脏的外形和各房室的大小,有助于原 发心脏病的诊断;发现肺瘀血的征象
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腔大小的变化和 心瓣膜结构情况;估计心脏舒缩功能。
✓ 控制钠盐摄入:应注意避免低钠血症的发生 ✓ 利尿剂的应用:最常用的药物 ✓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 增加心排血量:洋地黄类药物;非洋地黄类药物
实用文档
病史介绍
现病史:杨XX,男性,64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年,加重12 天”于2015年8月15日15时55分经急诊轮椅入院。诊断:1、 冠心病 心脏扩大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急性左心衰竭 心功能 IV级;2、不完全性肠梗阻;3、低钾血症;4、高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血症;5、双肾结石;6、右小腿伤口感染并皮肤坏死缺 损。患者于2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悸,伴有轻微气促,休息 后可缓解,无胸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下肢水肿,平 时间断服“心得安”等药物,自诉症状可减轻。近1月以来上述 症状反复出现,间有咳嗽、咳痰,伴腹胀,大便干结难解,伴 纳差,曾多次在我院要求静滴“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 开塞露通便治疗,但拒绝行相关检查。入院当天下午胸闷、气 促进一步加重,安静状态下气促不能缓解,症状持续,要求住 院治疗,急诊遂拟“支气管哮喘?”收入我科作进一步诊治。
总结与反思
护理结局: 1、胸闷、心悸、气促缓解,生命体征平稳。 2、腹平软,有自主排便、排气。 3、病人能建立合理的饮食方式,体重无下降。 4、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活动,活动时心率、血压正常。 5、住院期间无洋地黄中毒发生。 6、病人病情好转出院。
护理不足: 1、病人自视过高、依从性差,入院第二天发生了跌倒不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