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
1、职位:指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2、职系:又叫职种,指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
集合。
3、资格说明书:又称工作规范,它是工作分析结果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主要说明任职责需要具备什么样
的资格条件及相关素质才能胜任某一岗位的工作。
4、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的做法是扩展一项工作包括的任务和职责,但是这些工作与员工原来承担的
工作内容非常相似。
特别是水平方向上的扩展,不需要员工具备新的技能。
所以,并不能改变原有工作的枯燥和单调。
5、工作轮换:是让员工先后承担不同的、但是在内容上很相似的工作。
其本意是不同的工作要求员工具
有不同的技能,从而可以增加该员工的新鲜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内在薪酬。
6、特殊工作日写实:以研究特殊问题为目的,以个人或工作团队为对象,由观察人员实施的工作日写实。
7、工作抽样法:是统计抽样法在岗位调查中的具体应用,它是根据概率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对工作岗
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利用抽样调查得到的数资料对总体状况做出推断的一种方法。
8、关键事件分析法:指工作分析的调查人员、本岗位员工或与本岗位有关的员工,将劳动过程中的“关
键事件”加以记录,在大量收集信息之后,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9、品味分类:指以人的学历、资历及贡献大小为条件,将人员分成不同的品级,为人员的聘用、考核、
晋升、培训、奖惩及薪酬等各项管理提供依据的一套原则、方法和规章制度。
10、工作岗位纵向分级:指在横向分级的基础上,根据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承担岗位工作的
人员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等因素,对同一职(岗)系中的岗位划分出不同职(岗)级,以及对不同职系中的岗位统一职(岗)等。
11、劳动环境: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的外部环境条件。
它主要包括生产场所的温度、湿度和气流、
气压状况,生产场所的照明和色彩调节状况,噪声和振动的控制状况,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有害有毒物质和粉尘的防治状况等等
12、工作分析契约: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认同观念,即认为工作分析的结果一一工作
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等,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种契约,员工和管理层都必须按其所描述的那样履行工作。
13、动态环境: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引起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引发企业组织结构、
工作构成、人员结构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多选
1、岗位设计的原则1)因事设岗原则;2)规范化原则;3)系统化原则;4)最少岗位数原则
2、岗位设计的内容1)充实工作内容;2)工作扩大化;3)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
3、组织结构设计1)直线式组织结构模型;2)职能式组织结构模型;3)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型;4)区域
式组织结构模型;5)事业部式组织结构模型;6)复合式组织结构模型
4、工作分析结构的要素1)名称;2)定义;3)标志;4)标度;5)注释
5、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应该符合的要求:1)可操作性;2)普遍性;3)独立性;4)完备性;5)简
约性
6、工作岗位分级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系统性适度性客观性适应性)
7、岗位横向分级原则:(单一性程度时间选择)
8、岗位评价指标的劳动责任分为:1)质量责任;2)产量责任;3)看管责任;4)安全责任;5)消耗
责任;6)管理责任
9、确定岗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评分法):1)岗位的复杂难易程度2)岗位的责任3)劳动强度与环境
条件4)岗位作业紧张、困难程度
10、描述性统计方法1)百分比和百分比分布2)集中趋势分析3)离散程度分析4)关系分析5)重叠统
计法
11、多元统计方法1)因素2)聚类3)多元回归4)组间差异多因素方法5)典型相关关系6)多维度量
表
简答:
1、弹性工作制
弹性工作制的典型做法:是企业要求员工在一个核心期间必须工作,但是上下班时间由员工自己决定,只要工作时间总量符合要求即可。
弹性工作制优点:员工可以自己掌握工作时间,为实现个人要求和组织要求的一致性创造了条件。
可以降低离职率和缺勤率,提高工作绩效。
弹性工作制缺点:每天的工作时间延长,增加了企业的公用事业费,同时,要求企业有更加复杂的管理监督系统来确保员工工作时间总量符合规定。
2、事业部式组织结构模型优点:
1)由于事业部制是以最终成果来考核各部门的业绩,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此有利于调动各事业部的积极性;
2)同一地区、同一产品的供、产、销服从于同一利润中心,目标一致,便于协调;
3)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使得每个部门可以对环境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增强了整个企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4)由于每个部门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这就要求各部门领导都要具有较高的整体领导能力,这十分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5)由于每个部门都各司其职,最高领导便可以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战略规划和制定重大决策上来,以便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
3、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的思路:人数、时间、地域、职能、产品、工艺、策略、顾客、矩阵
1)仅按照人数进行设计;
2)按照时间设计;
3)按地域设计;
4)按照企业职能设计,
(1)优点:可以合理地反应企业内的职能分布;有利于维护主要职能的权力和威信;符合专业化的原则;有利于简化企业培训;为企业高层提供了严格管理的方法。
(2)缺点:降低了公司总的目标;关键人员在这样的模式下显得过度专业化,观点容易倾向狭隘;减弱了不同职能之间的协调;把盈利的责任仅仅限制到最高层,不利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比较差;限制了全面管理人员的发展。
5)按照顾客设计;
6)按照工艺流程设计;
7)按照产品设计,
优点:把注意力和努力集中在产品系列上;有利于充分利用专项资本、设备、技术和知识;有助于增加产品和服务项目,并使其多样化;加强了职能活动的协调;把利润责任分放到部门一级;为全面的管理人才提供广阔的培养场所。
8)矩阵组织;
9)策略经营单位。
4、产品设计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把注意力和努力集中在产品系列上;有利于充分利用专项资本、设备、技术和知识;
有助于增加产品和服务项目,并使其多样化;加强了职能活动的协调;
把利润责任分放到部门一级,为全面的管理人才提供广阔的培养场所。
(2)缺点:需要比较多的全才;难以维持经济的集中服务,有增加费用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