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2015要点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2015要点
——《辞海》
“人在其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如矿物、植物、动物、地形、 水、空气、土壤和化石等,只要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效益的, 都属于自然资源”。
--1970联合国出版的文献
“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 经济价值的、以提高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5)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往往是同一客 体.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透过人类社会这个棱镜的反映 (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科学概念,还涉及到经济 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文化景观论开山大师卡 尔.苏尔(Sauer),1963)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第三节:自然资源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资源;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也离
不开资源。一句话,资源 (主要是指自然资源 )是人类社会得 以维持的物质基础。 从字面上看,所谓资源的“资”就是“可以提供的”, “可以利用的”、“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包括一切生产资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 要的任何天然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 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二、自然资源的类型:
1、几个重要的概念:
不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资源 恒定资源 临界性资源
2、自然资源“可更新性”的相对性: 3、分类的多样性
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如:太阳能、地热;
• 临界性资源:可能被掠夺到耗竭程度的可更新资源。
2、自然资源“可更新”的相对性:
• 更新速率—时间尺度大小:地质历史尺度,人类 历史尺度。 • 土壤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太 阳能,风能,潮汐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资源的相对性
(1)哈格特分类系统
(2)自然资源固有属性分类法
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分类
就涉及气候分类、生物分类、土地分类、 矿产分类等问题了。
其中生物分类在方法和理论上最为成熟。
(3) 矿物资源的用途分类: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可得性度量
自然资源可为人类利用的数量? 开发利用极限?
不可更新资源的度量,由于它们存在的随机性,
3、分类多样性
有关自然资源,目前尙无统一分类系统,分类系统之间 有交叉。如:从地球圈层的分布;从用途;从经济学等方面 分类。 有学者主张:流动性或者收入性来代替可更新性,用储藏性或
资本性来代替不可更新性;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存性资
源) (如化石属矿物燃料);可更新资源 (收人性或流动性资源) 还有其他自然资源(如风景、空间等) 如:哈哥特分类系统(图1-1) 还有以固有属性分类法(图1-2)。
1、几个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概念:
• 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由
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如矿
产资源,铜、石油,土壤资源) 。 • 可更新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 资源 。如:生物、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土壤资源。 • 恒定性资源: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
--大英百科全书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研究水 平下,为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我国学者的定义一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 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 界的初始投入。
--蔡云龙
1、自然资源概念—含义
具体含义: (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资本、人力资源)
(2)资源是人为界定的。自然物成为自然资源的两个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 开发利用能力(中性材料,不能成为“初始投入”)。
(3)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4)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自然资源,常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 环境伦理。如:“食物资源”与“宗教文化”。经济地位:如:湿地,(生态学 家,鸟类保护主义者;农民;失业的城市居民)
料和生活资料。“源”是指“来源”。不过这种说法过于简
单概括,尽管它的词义上说得通,但不能涵盖和阐明自然资
源的科学概念
自然资源的定义
“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有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 类的需要时,才是自然资源
--金梅曼《世界资源与产业》(1993)
“资源即资财的来源。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 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 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 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对整个地球物理,化学过程的认识还不够完善, 由于深部探测技术还有待发展,更由于此类资源在分 布规律方面远比流动性资源复杂,因而对它们的度量 还不能满足需要。
可更新资源的估算相对容易,已有了较为成 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太阳辐射、水量平衡、土地
等。
一、不可更新资源度量
1、资源基础:
自然资源定义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形成这 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功能。前者如土地、水、大气、岩石、矿 物、生物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场、矿藏、陆地、海洋等;后者 如太阳能、环境的地球物理机能(气象、海洋现象、水文地理 现象),环境的生态学机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食物链、 微生物的腐蚀分解作用等),地球化学循环机能(地热现象、化 石燃料、非金属矿物的生成作用等”
不可更新资源 使用后就 消耗掉的 石油 天然气 煤 理论上可 恢复 所有元素 矿物 可循环使 用的 金属矿物 可更新资源 临界性 鱼类 森林 动物 恒定性 太阳能 潮汐能 风能
土壤
蓄水层中 的水
波浪
水能 大气
可更新资源使用 到灭绝的程度
一旦超过再生能力, 临界性资源就变成不 可更新资源
由图可知,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线, 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