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ppt.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我要变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
我要变作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
☆朗读感悟
1、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 出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 的句式来回答。请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
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朗读感悟
1、②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 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 入妈妈的心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 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思考题: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
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 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
3、篇末,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 什 么口吻?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回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 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 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金 色
泰 戈 尔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度 )
花
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译名 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印度著名文学家。罗
宾德拉纳德· 泰戈尔
《新月集》、 《飞鸟 集》、 《园丁集》。
爱、欢乐、光明是他 歌唱的永恒主题。 1913年,其作品《吉 檀迦利》获诺贝尔文 学奖。他的作品在世 界上有广泛影响。
金 色 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 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 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 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 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又 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 话了。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 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 得更温馨。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 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 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 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坏孩子”: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 着急担忧,一见到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 一声不说就走,把妈妈急死了。
24、散文诗两首
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 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 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 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 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1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 星了。 2,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他欺骗我们。 3 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 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 4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寂寥。 5 踢脚只能从地上扬起灰尘,而无法从泥土中得 到收获。 6 摘下花瓣,并不能得到它的美丽。 7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 土地。 8 黑夜悄悄地绽放花朵,却让白天去接受谢意。 9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朗读感悟,深入理解,体验情感。(先由学生圈点勾画,朗读品味)
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
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朗读感悟
① 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嗅( xiù ) 闻(气味) 花瓣( bàn ) 膝上(xī)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 匿笑( 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偷笑。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 育。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总结诗歌中孩子的形象
思考: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文中的 孩子具有怎样的特点?
天真烂漫、调皮可爱、热爱妈妈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 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早在1881年, 他就写了著名的论文《死亡的交易》,谴责英 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1916年,泰戈尔谴责日 本对中国的侵略。他预言:“中国这种巨大的 力量一旦能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运行 ,那就是 说掌握现代化科学,那时候,在世界上恐怕没 有任何力量可以拦阻他们向前迈进。”1924年, 泰戈尔访问中国。1937年,他在自己创办的国 际大学里开办了中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