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

五.简答1.教育的个体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促进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

主要表现有三点:(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2.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答:(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法则的原则;(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3.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答:(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4.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阶段;(4)现代教育理论法则阶段。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6.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7.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哪些?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8.20世纪后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0.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11.我国传统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对今天的教育有哪些影响?1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力观。

1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4.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5.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答: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学生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6.简述我国建立学制的依据。

答:(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7.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答:(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想结合18.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19.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20.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1.简述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内容。

答:(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承认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22.简述建立学制的依据。

答:(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3.请谈谈你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24.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答:25.简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

26.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27.简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28.简述教师应如何热爱学生。

答:(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要全面关怀学生;(4)要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和宽容学生;(6)解放学生;(7)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29.教师应具有的专业品质有哪些?3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1.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答:(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泛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32.简述教师应如何热爱学生。

答:(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要全面关怀学生;(4)要关爱全体学生;(5)对学生要白痴积极、稳定的情绪。

33.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答:(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34.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3)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35.如何建立教师威信?答:(1)培养自身;良好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知己36.简述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优缺点。

37.简述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38.课程评价的模式有哪些?39.简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作用。

答:(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只是结构的完善;(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4)焦恩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发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40.简述课程的意义。

答:(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几区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民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41.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哪些关系?42.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哪些?43.简述教师讲授的基本环节。

44.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是什么?45.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

46.简述上好一节课的具体要求。

答:(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7.简述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答:(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

48.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49.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学生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0.简述教学的基本特点。

答:(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51.试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答:(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2)实践性步枪,学生动手机会少。

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接受现成的知识;(3)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53.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有哪些?54.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55.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56.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答:(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除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外,还受教育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57.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中来;(4)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58.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59.简述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答: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它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60.简述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6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62.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答:(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交易;(6)自觉纪律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63.简述学校德育的新形势。

答:(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党校。

64.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答:(1)时代与社会法制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新浪特征。

65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6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67.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答:(1)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68.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答:(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69.简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答:(1)确定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70.简述班级教学管理包括哪些方面?71.班主任怎样建立优秀的班集体?7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什么?73.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74.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答:(1)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2)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3)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4)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