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大气运动(一)(2016 •北京海淀区模拟)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 .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多B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多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少D •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2.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A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B .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D •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2016 •衡水一中一模)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
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A.甲地 B .乙地C.丙地 D .丁地4.丁地所在半球及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A .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南半球;东南信风带C.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公地大敢It大工赵聊禹地我仮射乔肝帖」云疫时1*亠3 M地竦治讨收Z(2016 •河南郑州质检)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 30C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 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5.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A .哈尔滨 C .青岛6 •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A •气温较高B. 北京 D .重庆)B •气压较低C .降水较多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D •日温差大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7~9题。
7 •图中A 、B 、C 三点气压P 相比较 A . P A >P C >P B B . P A <P C <P B 8.此时A . B 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A . A 近地面晴朗,B 近地面晴朗B . A 近地面阴雨, B 近地面阴雨C . A 近地面阴雨, B 近地面晴朗D . A 近地面晴朗, B 近地面阴雨9. C 点近地面吹()A .西北风 B .偏北风 C . 东南风D . 东北风(2016 •山东泰安 5月模拟)“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 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单位:百帕),回答5~6题。
10~11 题。
)C . P C >P B >P AD . P A = P C = P B10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B •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 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 •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1.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 .年降水量增多 C .水汽蒸发加快D .地面风速增强12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图1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 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 指出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风向的成因。
(2) 评价甲地作为新疆风力发电基地的条件。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 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
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2)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
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 B .热量交换变缓160天左右,年)和“op*阳示碗叫问頻巴力啦图2(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13 . (2016 •宁夏银川一中月考)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JJU罔洌LJ抄埋■声山9衬it胡砖擅剖。
城沽‘―蛊疇參」\水葩・啊却艸*Mtt用-J 2QO-第宦水■轨图甲图乙材料二: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PQ铁路线的建成对该区域的铜矿开采、冶炼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强劲的风力”和沙丘的成因。
(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说出图乙中PQ铁路运输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并指出铜矿开采及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大气运动(一)答案1~5. DCBAA 6~10. DDDCB 11. B12. (1 )盛行风为西北风。
甲地有大片绿洲分布,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拆迁费用低;风力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
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3)该地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大),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空洞便于通风,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
13.(1)强劲的风力:湖区地势北低南高,易受冬季风影响;地表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小;湖口河谷(狭窄)呈瓶颈状(或狭管效应),加大了风力。
沙丘的形成: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或地势起伏较大);雨季,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区大量泥沙堆积;(枯水季节,湖内沙滩出露)强风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
(2)风力资源丰富;沙地地价较低;风力发电较清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等。
(3)自然灾害:洪涝、滑坡、泥石流。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或酸雨)、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大气运动(一)解析1~2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少,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多,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所以D正确。
第2题,大气环流、大洋环流能促进不同纬度之间的热量、能量交换,因此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所以C正确。
3~4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雾霾的形成需要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弱等条件。
乙地近地面上空,气温随高度从-2C上升到了0C,这种变化与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的规律相反,即出现了典型的逆温现象,此时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上升气流形成,加上该区域为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出现雾霾天气,B项正确。
第4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南北方向。
由图可知从丁地至甲地,越向南,气温越低,故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排除C. D两项;由材料可知,此时为最冷月,则图中丁地最低月均温小于15C,大于0C,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均与信风带无关,排除B项;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A项正确。
5~6•【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哈尔滨盛行西南风,北京盛行偏北风,青岛盛行偏东风,重庆盛行偏东风。
A项正确。
第6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乙地位于低压中心;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甲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D项正确。
7~9•【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 .B . 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 A=PC = P B , D对。
第8题,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
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
对应的近地面应是A高压,B低压。
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对。
第9题,C地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从A 指向B,风向大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为东南风。
10~11.【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B对。
该效应大气没有形成环流,A错。
阳光照射强弱绿洲与沙漠相同,C错。
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D错。
第11题,“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对;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 . D错;地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错。
12•【解析】第(1 )题,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绿洲和沙漠热力性质差异对近地面受热状况的影响,进而对气压分布差异影响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判断风向。
第(2)题,从风能资源丰歉程度、土地价格、拆迁费用、开发历史及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有利条件。
从资金供给、技术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说明不利条件。
第(3)题,结合气候的降水和光照条件及荫房的通风特点等进行分析。
13•【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湖区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支流注入,可以判断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
湖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湖区周围低山丘陵上的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在湖区有大量泥沙堆积。
冬季是枯水季节,湖内沙滩露出水面,形成了丰富的沙源,强风的吹动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
第(2)题,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要从资源本身的状况、地形、土地成本、市场需求、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
第(3)题,铜矿开采会导致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铜矿冶炼会产生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