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专题训练(二)_大气运动_有答案

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专题训练(二)_大气运动_有答案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C.湖陆风 D.盛行西风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

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

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

所以本题选C。

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

所以本题选D。

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

所以本题A、B、C错误,D正确。

如图是2014年12月7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图(阴影表示海洋),单位为hPa。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甲、乙两地此时天气状况分别是( )A.甲:干热乙:大风 B.甲:晴天乙:暴雨C.甲:阴雨乙:低温 D.甲:大风乙:雨雪5.未来戊地天气变化过程是(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微风,雨雪,低压C.气压一直保持稳定 D.气温下降,气压升高6.图中丙、丁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东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C.东北风西南风 D.西南风东北风解析:4.B 5.D 6.C 第4题,据图,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带来晴朗天气,排除C、D 项;乙地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成云致雨,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

第5题,由图可知,戊地位于冷锋前,未来冷锋过境时将带来降温、降水、大风天气,冷锋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戊地,天气晴朗,温度降低,气压升高,综合判断,A、B、C项错误,D项正确。

第6题,先画出丙、丁两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丙、丁所在的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依据图中陆地轮廓可知是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丙、丁处风向向右偏,可判别出丙地是东北风,丁地是西南风,选C项。

读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等压线图(图1)及该区域三地年内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7~8题。

7.图1所示季节( )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高发B.华北玉米正值收获季节C.南半球各地昼长不断变短D.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8.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依次是图2中的( )A.②③①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③②①解析:7.D 8.B 第7题,由图可知,图1所示为地中海地区,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故图示季节应为北半球夏季。

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华北地区玉米收获季节为秋季;夏季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有变化,信息不足,无法判断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青海湖海拔较高,油菜花盛开时间为北半球夏季。

选D。

第8题,甲地纬度较低,位于西风的迎风地带,因此冬季气温应高于乙、丙两地,且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由此可知②应为甲地气候资料;乙地距海较远,降水相对较少,所以①为乙地气候资料;丙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降水量要多于乙地,由此可知③为丙地气候资料。

故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依次是图2中的②①③。

选B。

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加勒比海北缘,年平均气温为25 ℃~26 ℃,8月最热;年降水量因向风、背风而异,山地迎风坡在1 500 mm以上,背风坡在1 000 mm左右。

如图为大安的列斯群岛局部区域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海峡①和海峡②盛行( )A.东南信风 B.东北信风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10.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高峰为杜阿尔特峰,海拔3 175 m,其山麓自然带最有可能的是( )A.东南部——热带荒漠带;西北部——热带草原带B.西南部——热带草原带;东北部——热带雨林带C.东南部——热带草原带;西北部——热带荒漠带D.西南部——热带雨林带;东北部——热带草原带11.杜阿尔特峰所在岛屿的河流特征为( )A.全岛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B.水流平稳,利于航运C.流域面积较小,含沙量大D.河流短小,水流急解析:9.B 10.B 11.D 第9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低纬信风带,且位于北半球,故盛行东北信风,故B正确。

第10题,杜阿尔特峰因受东北信风影响,其东北部为迎风坡,降水量在1 500 mm 以上,为热带雨林气候,山麓自然带应为热带雨林带;西南部为背风坡,降水量在1 000 mm左右,为热带草原气候,山麓自然带应为热带草原带,故B正确。

第11题,该岛屿有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两种气候类型,西南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东北部较小,故A错;该岛屿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故C错;该岛屿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且海拔高,故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故B错,D正确。

二、练重难小题——不失分(2017·湛江测试)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13.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 )A.0°~10° B.40°~60°C.30°~40° D.70°~90°14.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条件C.下垫面性质 D.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解析:12.D 13.B 14.D 第12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近地面,所以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这一规律与纬度无关,只是对流运动的强度随纬度增加而变弱。

另外气温随纬度的变化应从同一海拔高度上去看,而选项没有这一限定。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管1月还是7月,低纬区对流层由于厚度大,顶层海拔高,气温低,而高纬区对流顶层海拔低,气温偏高,(其实这也是对流层厚度的分布规律)所以A、B、C错。

冬季北半球气温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夜长,所以北半球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而对流层大气受近地面影响大,故D对。

第13题,平流层底部即为对流层顶部,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应是接近-40 ℃,而其对应的纬度大致在40°~60°,故本题选B。

第14题,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高度每增加100 m,气温下降约0.6 ℃,因为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越低。

所以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主要是因为下部离地面近,受地面辐射影响大,再加上上部空气稀薄密度小,水汽含量少,大气吸收作用差。

故本题选D。

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印度尼西亚制定了在该国第一大城市雅加达和第二大城市泗水之间建设高铁的计划(如图)。

其一期工程——雅万高铁由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企业合资修建,已于2016年1月21日举行了开工仪式。

读图完成15~16题。

15.爪哇岛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16.雅万高铁修建期间,因天气原因使工程进度受阻最严重的时间段最可能是( )A.1~4月 B.4~7月C.6~9月 D.9~12月解析:15.B 16.A 第15题,从图中可知,爪哇岛位于8°S附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岛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第16题,爪哇岛位于赤道以南,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每月的降水天数及降水量不同。

10月至次年4月爪哇岛盛行西北风,高铁沿线地区位于山地迎风坡,阴雨天气多,降水量大;5月至11月爪哇岛盛行东南风,高铁沿线地区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因此工程进度推进最慢的是1~4月。

三、练主观大题——重规范17.如图为2015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3)与D地相比,判断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解析:第(1)题,图中等压差是5 hPa,A为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A的气压值为1 010~1 015 hPa。

第(2)题,根据B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低压)。

B位于西北太平洋,时间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第(3)题,比较C、D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

第(4)题,E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所以此天气系统是冷锋,那么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

答案:(1)1 010~1 015 hPa。

(2)气旋(低压)。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

台风。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

(3)C地的风力小于D地。

C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

(4)冷锋。

雨雪、大风、降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