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课题:《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
【授课科目】化学【所属专业】化学工艺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人数】30人
【授课课时】1课时(40分钟)【授课时间】2015-5-26
【授课类型】实验探究课
【授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通用类)》
1. 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性质与地位
化学是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化学课与专业课联系最为紧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构建了一个知识平台,对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1.2课程内容架构
从学科知识体系看,化学课程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其中一至四章为无机化学知识,《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选自第三章第三节。

从教学实施体系看,本课题包含氯离子的检验、卤素离子的检验和硫酸根的离子检验三个项目内容,以任务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对接化工一线工作岗位实际需要。

1.3课程知识序列
《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放在学习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之后学习,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又是其知识的延伸,为以后学习第四章第三节《重要金属离子的检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题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翻转课堂设计,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探究精神。

2.2学情分析
我教学的班级是2014级化学工艺1班,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课前微课自学,对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他们已初步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尽管初中的检验方法还不够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欠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也是能够顺利完成的。

2.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原理——干扰离子的排除
2.4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该节课教学设计时选题贴近实际生活,整合信息化各种资源,通过实验探究,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做学教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构建知识,具备能分析检验离子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化工一线岗位的需求。

2、设计亮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本节课采用课前学习、课中讨论研究、知识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促使他们个性化学习,让学习更灵活、更主动,让课堂更高效。

●任务设计合理
任务设计层次分明,由简单到复杂,给学生钥匙通关卡,完成相应任务,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本节课利用了微信平台、网络资源平台、化学仿真实验室、学校学生管理平台等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更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3、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学法:自学法、信息化检索法、实验探究法、头脑风暴法、归纳总结法
3.课题教学实施
教学
自学微课程,
理解并完成课前任务。

任务分析课堂导入【PPT展示:课前漫画】
图文导读诱思: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
究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的
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
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强
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使人十
分难受,同学们还记得它是什
么吗?。

前面,学习了氯气的化学性质,
课前又学习了氯离子的检验方
法的微课,现在请部分同学汇
报一下学习成果。

布置任务:看来同学们课前学
习的效果还不错,尤其是提出
的两个质疑非常好,这恰恰是
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离子检验的一般思维(既干扰
离子的排除),接下来我们一起
共同探讨。

学生回答:氯气。

温故而知新。

学生展示课前学习效果;
学生回答:
向待测夜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
硝酸银溶液。

学生质疑一:网上查阅资料,磷
酸银不溶于水,能否排除
的干扰?
学生质疑二:
查阅部分酸、
发现硫酸银是微溶物,检验
的存在时,
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
能是
银,而非
呢?
学生间讨论(头脑风暴法)。

学生回答: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过滤,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任务设计【学以致用】探究二:参照前
面氯离子检验的探究方式,结
合初中所学内容和已给出的药
品,找一找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

提示:可能有哪些干扰离子?
【学以致用】探究三:创设生
活情,请各小组同学利用今天
所学知识,来检验一下你们带
来的物品中是否含有Cl-?
设计实验,
软件验证实验的可行性,
验步骤。

回忆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观察学生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手机录取典型的视频,及
时点评纠正动作,确保每位学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现
2、同学们可在下列两题中任选
择一题完成:
①探究变色眼镜的秘密。

②查阅黑白照相中的化学知
识。

4. 教学创新与特色
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更灵活,同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
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又由于智能手机在课堂中的运用不好驾驭,所以教学设计时,手机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