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公开课
试题题型:题型不变,分值稳定。 试卷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 文化、文学艺术等。重视人文科学知识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 作用。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
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为必考点。
试题难度:考查更加灵活,强调阅读的整体性与开放性,点对点的简单对比 减少,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认真比较和分析。 题型设置:形成新格局,三道题由点到面,由文内到文外,形成一个合理的 梯度:表述正误——理解正误——拓展分析。思维含量增大,强调对文本内容的
二、近五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纵向分析
年份 2012 全国Ⅰ 卷 试卷 选材内容 考查点
全国卷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老子〉的年代》
2013 全国Ⅱ 卷 全国Ⅰ 卷
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
茶引、盐引的使用 方法及作用
交子、关子、会子等信用 工具的使用方法作用
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 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
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
。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 、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 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 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总述宋代新型信用 工具的作用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一)句的辨认意识——精明地读
1. 从内容上看,抓住能揭示文章观点、主旨的语句, 抓住每一个段落概括段意语句。
2. 从表达上看,注意文章中表程度范围(非常、十 分、凡是、全部、基本上、大都等) 指代(其、这 个、那些等) 、关联词语(一旦、如果、因此、但 是、然而等)、时间时态(已经、将来等)否定 (不会、不能、不能不)语气(也许、可能、大概、 必定等)、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标志性的语句。
三、解题原则
树立一种信念:答案就在文章之中。
牢记三个步骤:
勾画原文 正确转换 对照辨析
排异 (与题干不相干的)
明了排查顺序:
排错
排无
(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
( 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四、解题指导
方法一:强化学生文本意识,抓住阅读的根本。
一、快速理顺文脉,把握主旨 (一)句的辨认意识——精明地读 (二)文脉梳理意识——流畅地读 (三)整体观照意识——“功利”地读
第一步
初步感知
交代金融发展的背景
(新课标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①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
分 别 介 绍 各 类 信 用 形 式 特 点 及 作 用
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深层理解,重视逻辑分析。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畏难。 —— “放弃训练、考试撞运” 。 第二、迷茫。 ——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分。 第三、低效。 ——不会比较、转换,不懂逻辑推理,越做越糊涂。
几点启发
1.要适应新形势,在整体阅读理解的训练上下功夫, 找对策。 2.要改变学生答题时点对点比较的简单思维方式,强 化其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3.要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归纳、推理等 方面的能力。 4.要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训练。
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2016
全国Ⅱ卷
《塞壬的歌声》
全国Ⅲ卷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 历史
二、近五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纵向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 旨在激励考生抱持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 《一代通儒顾炎武》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作文题“小羽的创 表现集中精力率领团队创新,最终成为致 业故事” 富带头人的创业、创新的时代主题 文学类散文《湖殇》直指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发 人深思,促人猛醒。 文言文《宋史·曾 公亮传》《明 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旨在强调以史为鉴、 史·陈登云传》 古为今用; 《明史· 傅珪传》
“3+3”模式与分值设置
语文+数学+外语 + 3门自选 (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每科150分 每门满分100分 合计750分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浙江7选3 另加“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新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发挥育人功能,落实“一点四面”。 精选试卷材料,彰显时代精神。
二、近五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纵向分析
年份 试卷 全国Ⅰ卷 选材内容 考查点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艺术是什么》 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2015
全国Ⅱ卷
全国Ⅰ卷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 研究》
“阅读方式与我的青春阅读” 《在母语的屋檐下》 语言变迁与现代文学
注重思维能力,创新题型设计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图形、表格、漫画的混合文本 阅读理解中的逻辑推理能力、探究能力(全国Ⅲ卷第3题) 传统文化素养 古诗文名篇名句情景默写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成语使用、关联连贯题采用混排的选择方式; 连贯衔接题变为填空;
新高考形势下 论述类文本解读
西安市第一中学 刘跃红
彼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 应天下之务,难矣!
——苏洵《审势》
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新高考时代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颁布,全国28省市区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出台。迎来新的高考
时代。浙江、上海2014年开始启动,2017年执行。陕西、甘 肃、宁夏等6省2019年开始启动,2022年开始执行。 新高考分值组成模式 文理不分科 高考科目“3+3” 。
“中华文化体验”思维导图
文化常识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 《白鹿原上奏响一只老腔》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2016年
山东卷(6~8题)
陈伯海《唐人古体》(唐诗学引论)
突出学科特点,考查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 指一门学科所蕴含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语言构建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理解与传承
本段重要句子
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
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 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 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 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 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 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 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 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 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 常识”的考查内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试论中国凤文化“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 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 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美的奥秘》
2014 全国Ⅱ 卷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 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Page 9
突出学科特点,考查语文素养
全国卷
阅读70分+写作60分+语言运用20分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
2016年卷型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古代诗歌(包括名篇名句默写)
题目
全国Ⅱ卷作文题 北京卷作文题(2选择1)
天津卷作文题 天津卷文学类阅读材料 浙江卷现代文阅读材料
结合自身体会对语文素养提升三条途径谈看法 “神奇的书签”表现“爱读书、读好书”主题
凸显文化传统,维系精神家园。
突出学科特点,考查语文素养。
注重思维能力,创新题型设计。
发挥育人功能,落实“一点四面”
“一点四面” “一点”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四面”即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 目的:形成育人合力,实现高考的教育功能。
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 ,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 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 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
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
第二步 抓住标志
(新课标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①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 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 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