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六年级语文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六年级语文判断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临危不俱()肆无忌弹()冰释前谦()慰为壮观()忠心狄狄()汲汲可危()【解析】略2.一锤定音。

(在正确读音后画“√”,错误读音后画“×”)(1)索溪峪(shuǒ xī ɡǔ)()(2)绵亘蜿蜒(mián ɡènɡ wān yán)()(3)断壁悬崖(duàn bì xuán yá)()(4)蹚过去(dānɡ ɡuò qù)()(5)怦怦直跳(pīnɡ pīnɡ zhítiào)()(6)返璞归真(fǎn pǔ ɡuī zhēn)()【答案】(1)×(2)×(3)√(4)×(5)×(6)×【解析】略3.法官巧判断,对打“√”,错打“×”。

1.诺尼磨小刀,想杀尼玛克。

( )2.巡逻队救了诺尼和尼玛克,是因为听到了尼玛克的哀叫声。

( )【答案】1.对 2.错【解析】略4.画线的音节对的有哪些。

无聊(1áo) 吹拂(fó) 涨水(zhàng)颠倒(diān) 萤火虫(yín) 窃笑(qèi)长廊(nàng) 要挟(xié) 呢喃(1àn)【答案】对的有:颠倒要挟【解析】略5.判断下面每组里两个句子的意思有没有不同。

意思相同的,在括号里打“√”;意思不同的,在括号里打“△”。

(1)(2)【答案】(1)△(2)√【解析】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呢?⑴抓住重点词.难理解的词等关键词语来体会。

⑵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⑶分析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⑷联系时代背景及有关资料来理解。

【考点】句子理解6.判断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1)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答案】(1)排比(2)夸张(3)比喻7.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4)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6)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7)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

()【解析】略8.判断正误。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1840年10月6日。

()(2)2005年2月9日二战老兵聚首北京,签署了《北京和平宣言》。

(3)宣言内容以中、英、俄、法、西五种语言镌刻在北京和平墙表面。

()(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把火烧圆明园的英国和法国称为强盗。

()(5)《欢乐颂》的作者是德国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

()【答案】(1)×(2)×(3)×(4)√ (5)×【解析】略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书写有错误吗?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字或音改正在括号中。

(15分)【解析】略10.判断下列句子,对的在()内打"√",错的在( )内打"×",并在原句上修改。

4分(1)再过一学期,我就已经即将小学毕业了。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大家一起欢度美好的佳节。

()(4)虽然时间是无价之宝,但是我们要加倍珍惜。

()【答案】(1)X 再过一学期,我就已经小学毕业了。

(2)√(3) X 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4) X 因为时间是无价之宝,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

【解析】略11.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对得画对号,错的画叉。

(1)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我们”和邻居对沙漠玫瑰这一特别事物的美的不同理解。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八天时间观察到了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由衷地赞美了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4)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送真的形状。

这句话用到了比喻的修辞。

()(5)我”赞美沙漠玫瑰惊人之美的理由:“出生”于恶劣环境,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答案】(1)√(2)X (3)√(4)X (5)√12.在不需要回答的句子后面画“√”。

(1)老师,为什么我写出来的文章不生动呢?(2)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呢?(3)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4)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答案】(2)√(3)√【解析】略13.判断,在括号里打“√”或“×”。

(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

”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西游记》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

()(3)“我已经将要毕业了。

”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

()(4)《如梦令》是一首词,“如梦令”是词牌名,作者李清照。

这首词中“兴尽”的“兴”指的是游玩的兴致。

()(5)“他一路唱着歌:‘啊,在碧绿的……草地上……欢唱!’”句中省略号表示的是声音的断断续续。

()【答案】(1) ×(2) ×(3) ×(4)√ (5) ×【解析】略14.给说法正确的句子打“√”错误的打“×”。

(6分)(1)模糊(mó)似乎(sì)转身(zhuǎn)分量(fèng)这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一个错的。

()(2)“辉”用部首查字法查“光”部,“光辉”的“辉”与“辉煌”的“辉”意思一样。

()(3)“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感情色彩相同,都是褒义词。

()(4)“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5)“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

”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6)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解析】略15.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⑴李大钊是一位忠于革命,忠于祖国的优秀共产党员。

()⑵《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毛泽东。

()⑶《草船借箭》一文选自《水浒传》。

()⑷“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析】略16.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打“∨”,错的打“×”)(2分)(1)大卫和普罗米修斯都是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写的《圣经故事》里的人物。

()(2)“他急急忙忙地拿出标杆,插在地面上。

”这句话中两个“地”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一样。

()(3)“孰为汝多知乎。

”的朗读停顿是“孰为汝/多知乎。

”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伯父说“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说伯父经常在晚上出去办事,经常走夜路。

()【解析】略17.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X”。

(3分)(1)“杂伴儿”“礼拜”“圣诞树”这三个词都没有错别字。

()(2)“你真厉害啊,说起脏话来没人敢回应”中的“厉害”带有表扬的意思。

()(3)“藤”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艹”,再查15笔。

()【答案】(1)√(2)X(3)√【解析】略1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2分)(1)剧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2)盛唐时期的颜真卿被后世称为“书圣”。

()(3)“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缴”读“zhuó”,是缴纳的意思。

()(4)我国于2001年7月13日获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解析】略19.小法官,巧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打“×”,正确的打“√”)。

(5分)(1)《山海关》的作者是峻青写的。

()(2)香港是1997年12月1日回归祖国的。

()(3)《刺猬汉斯》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

()(4)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这篇课文赞扬了鲁本美好的心灵,教育我们要关爱我们的父母。

()【答案】√ ×√√√【解析】略20.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⑴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

()⑵《半截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⑶《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宋代词人所作,这都是词牌名。

()⑷三四月份是广玉兰盛开的季节。

()⑸莫泊桑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

()⑹“鼎”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D”,再查音节“ding”。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目”字旁,再查7画。

()⑺“那名妇女怀抱着婴儿”和“他年轻时就怀抱着远大的理想”两句中的“怀抱”一词的解释是相同的,都可以解释为“抱在怀里”。

()⑻《鸟鸣涧》是唐代的杜甫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他被人们称为“诗圣”,他写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 )⑼“一出校门,就忍不住拆开信封”这句话的语病是缺少主语,修改的时候应该在“就”字前面加上主语“他”。

()⑽“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⑾《史记》是一部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的文学巨著。

()⑿“圆舞曲之王”贝多芬创作了《蓝色多瑙河》。

()⒀西汉时期,让匈奴心惊胆战的“飞将军”是张骞。

()⒁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个典型的勤劳、朴实、本分的普通劳动者。

()⒂《那时候,我爱“玩儿课”》中的“玩儿课”指的是课外活动。

()【答案】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解析】⑴————⑸思路分析:判断句子说法的题要先认真读句子,体会这个句子意思表达是否完整,阐述的内容是否正确。

名师详解:我们逐道题来看,⑴句子成分完整,语序正确,所以是对的;⑵的内容是阐述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的,正确;⑶这两个都是词牌名是正确的,但是说它们都是宋代词人所做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就曾经学过张志和的《渔歌子》,所以这个句子的说法是错误的;⑷三、四月份不能说成季节,属于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所以是错的;⑸莫泊桑不是德国作家,是法国的,所以这种说法还是错误的。

⑹思路分析:这道题考查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两种方法如何查字,要结合查字方法具体分析、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