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热液矿藏 又称“重金属泥”,是由海脊(海底山)裂缝中喷出的高温熔岩,经海 水冲洗、析出、堆积而成的,并能像植物一样,以每周几厘米的速度飞快地增长。 它含有金、铜、锌等几十种稀贵金属,而且金、锌等金属品位非常高,所以又有 “海底金银库”之称。饶有趣味的是,重金属五彩缤纷,有黑、白、黄、蓝、红 等各种颜色。
海洋—21世纪的药库
据有关医学专家预测,人类将在21世纪制服癌症。那么,人类靠的是何种灵丹妙药?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海洋将成为21世纪的药库。 海参是一种含有高蛋白的名 贵海味。然而,你可能没有想到,有几种海参会从肛门释放出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具有抑 制肿瘤的作用。 牡蛎——这种小小的贝类,十分鲜美可口,不过,它更大的价值却是由 于含有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具有抗肿瘤作用。 目前,一些制药业的研究人员正在进 行从海藻和微小海洋生物提取有毒化合物的实验,以作为医治某些疾病的有效手段。初步 实验表明,从某种海绵状生物中提取的有毒物质,有抑制癌细胞发展的作用。从灌肠鱼体 内提取的某种物质有助于治疗糖尿病,美国一位海洋问题专家形象地说:“海洋生物犹如 一个可提供有关健康问题解决办法的咨询中心。” 在考虑从海洋中采药的时候,医学专 家们十分重视对珊瑚的开发和利用。实验表明,从珊瑚礁中提取的有毒物质,和某种海绵 状生物中提取的毒物一样,也具有抑制癌细胞发展的作用;而从珊瑚礁中提取的其他物质 对关节炎和气喘病可起到减轻炎症作用。有一种产于夏威夷的珊瑚,它含有剧毒,可用于 制成治疗白血病、高血压及某些癌症的特效药。中国南海一种软珊瑚的提纯物,具有降血 压、抗心率失常及解痉等作用。
稀锰结核 锰结核是一种海底稀有金属矿源。它是1973年由英国海洋调查船首先 在大西洋发现的。但是世界上对锰结核正式有组织的调查,始于1958年。调查表明, 锰结核广泛分布于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最大的金属矿资 源。令人感兴趣的是,锰结核是一各种生矿物。它每年约以1000万吨的速率不断地 增长着,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
的原理,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而后在那儿培植 海藻,再用海藻饲养贝类,并把加工后的贝类饲养龙虾。令人惊喜的是这一系列试验 都取得了成功。 有关专家乐观地指出,海洋粮仓的潜力是很大的。目前,产量最高 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只有0.71吨。而科学试验同样面积 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27.8吨,具有商业竞争能力的产量也有16.7吨。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均耕地面积正在逐渐缩小。全世界都在关心 地球如何养活 人类的问题,其着眼点不能只局限于进一步发展陆地上的农牧业,也 要积极开发利用广阔的 海洋。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不仅可以建立海上农 牧场进行海水养殖,而且还有许 多有待于我们去开发的用途。
1984年美国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使贝 类、鲍鱼的养殖产量提高了25%。根据所发 现的几种鱼类的生长激素其因,进行了基因分离 和转移实验,1986年成功地将虹鳟鱼 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鲇鱼中,使鲇鱼养殖周期缩短一半 以上。从南极鱼类中分离抗冻 基因,将其转移到大西洋鲑鱼中,增加了鲑鱼的抗寒能力,扩 大了其养殖地区。利用 细胞工程进行鱼类性别控制研究,培养出全雌性鲑鱼和对虾、全雄性 罗非鱼等,这对 于进行大量人工育种有重大意义。目前正在研究通过控制遗传基因使具有洄 游习性的 某种鱼,能对声波和光线作出反应,以便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除了进行品种改良外, 还把高技术用于建设海洋农牧场中。建立人工鱼礁便是一例。它是为 鱼类建立舒适的 家,以吸引更多鱼类到这里来栖息繁衍。人工鱼礁就是把石块、水泥块、废 旧车辆、 废旧轮胎等以各种方式堆放在海底,以造成海洋生物喜欢的环境,微小的海洋生物 和 海藻会附着它上面,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另外,突出于海底的人工鱼礁,会使海 水从 底部流向上层,把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上来增加其肥性,以吸引鱼儿的到来。 据估算,在不破坏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以2000年时 全球人 口达到63亿计算,每人每年平均可得476千克,每月39千克。单从蛋白质产量 看,海洋每年 能生产蛋白质约4亿吨,约为目前人类对蛋白质需要量的7倍。由此可见, 海洋对解决人类的 吃饭问题能起何等大的作用。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短期内能 一蹴而就的。
海洋——矿物资源的聚宝盆
海洋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经过20世纪70年代“国际10年海洋勘探阶段”,人类进一 步加深了对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储量的认识。
油气田 人类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在当代,石油在能源 中发挥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于比较容易开采的陆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业已 告罄,有的濒于枯竭。为此,近20~30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来发展 海洋石油工业。 探测结果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000亿吨,可开采量约3000 亿吨,其中海底储量为1300亿吨。
海洋——未来的粮仓
有些读者可能会想,在海洋中不能长粮食,怎么能成为未来的粮仓呢? 是的,海洋
里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中的鱼和贝类却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 富的蛋白食物。 大家知道,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它是生命的基础。 现在人类消耗的蛋白质中,由海洋提供的不过5%~10%。令人焦虑的是,20世纪70 年代以来,海洋捕鱼量一直徘徊不前,有不少品种已经呈现枯竭现象。用一句民间的 话来说,现在人类把黄鱼的孙子都吃得差不多了。要使海洋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鱼 鲜产量至少要比现在增加十倍才行。美国某海洋饲养场的实验表明,大幅度地提高鱼 产量是完全可能的。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 有贝类,有了贝类就有小鱼乃至大鱼……海洋的总面积比陆地要大一倍多,世界上屈 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这是因为,藻生长需要阳光和硅、磷等化合物,这些 条件只有接近陆地的近海才具备。海洋调查表明,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硅、 磷等含量十分丰富作用,深海水自动上升到表面层,从而使这些海域海藻丛生,鱼群 密集,成为不可多得的渔场。 海洋学家们从这些海域受到了启发,他们利用回升流